更新时间:2024-04-13 01:13
粥店街道,隶属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地处岱岳区区政中心,东与泰山区财源街道、泰前街道相邻,南与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接壤,西接天平街道、道朗镇、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北靠泰山,总面积96平方千米。2011年末,粥店街道辖区总人口11.89万人。
明时,境域属济南府泰安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泰安县。
民国元年(1912年),属泰安县乐利区。
民国九年(1920年),属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十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分属六、七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龙山区、黄山区。
1950年,属十一、十三区。
1954年,属十四区。
1955年,属六郎坟区,旋区治迁至粥店村,遂改为粥店区。
1958年,设立粥店乡。
1960年1月,分属泰山、道朗公社。
1962年,改为粥店公社。
1984年4月,改为粥店办事处。
1985年5月,属泰山区。
1999年6月,划归郊区。
2000年4月,改为粥店街道,属岱岳区。
2011年末,粥店街道辖粥店、司家庄、曹家村、堰东、堰北、过驾院、老王府、枣行、高王寺、大佛寺、杜家庄、常家庄12个居民委员会,大河、马湾、李家庄、六郎坟、上旺、堰西、小堰堤、下旺、廿里埠、董家庄、大官庄、小官庄、石腊、黄草岭、大辛庄、小辛庄、后陡、南麻套、曹家庄1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粥店街道辖19个社区、11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粥店社区。
粥店街道地处岱岳区区政中心,东与泰山区财源街道、泰前街道相邻,南与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接壤,西接天平街道、道朗镇、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北靠泰山,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6.4千米,总面积9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91.8平方千米,占95.63%;水域4.2平方千米,占4.37%。
2011年末,粥店街道辖区总人口11.89万人,其中男性6.42万人,占54%;女性5.47万人,占46%;14岁以下18548人,占15.6%;15~64岁7.43万人,占62.5%;65岁以上26039人,占21.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32万人,占95.18%;少数民族有回族5730人,占4.82%,彝族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5.1‰,人口死亡率1.8‰,人口自然增长率3.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13人。
2011年,粥店街道财政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亿元,增值税0.1亿元,企业所得税0.2亿元。
2011年,粥店街道有耕地面积7860亩,人均0.07亩。
2011年,粥店街道农业总产值达7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
2011年,粥店街道生产粮食2370吨,其中小麦1178吨,玉米1192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果树、蔬菜等。果树种植面积2100亩,产量1407吨;蔬菜种植面积86亩,产量260吨;茶叶种植面积120亩,产量0.75吨。
粥店街道的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59万头,年末存栏0.35万头;牛饲养量0.5万头,年末存栏0.32万头;羊饲养量0.53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家禽饲养量10.84万羽。养鱼120亩,年末出产淡水产品30吨。
粥店街道的工业以服务业、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达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7%。工业企业896家,职工15000人;实现产业增加值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有省优产品2个。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商业网点5600家,职工11000人。有6条商业街。
2011年,粥店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9%;服务业销售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增长50%,服务业的税收比重达63.3%。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外贸产品生产企业2家,出口总额0.6亿美元,主要产品有各种调味料、各种电容蔽极式及吊扇马达,销往日本、美国、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
2011年末,粥店街道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中心29个,各类文化专业户312户,各类图书室23个,藏书18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128人。民间故事队9个,业余体育队28个。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2168人,专任教师298人;小学9所,在校生2920人,专任教师180人,初中1所,在校生1320人,专任教师10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泰小学院2所普通高校;山东交通运输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泰安一中西校、长城中学、英雄山中学3所高中。
2011年,粥店街道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49.2万元,比上年增长62.38%。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各类科技人才358人。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五十余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三项。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泰安市肿瘤防治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职防院),泰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大医疗机构;病床940张。小型医院7个。办事处卫生院下设32个社区卫生室,拥有床位42张,在编医疗人员38人。另外辖区内有个体医疗站(所)70多个。
2011年末,粥店街道有学校体育场7个,29个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8%。
2011年,粥店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4户,人数733人,支出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4%,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长30%;医疗救助18人次,共支出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61户,人数998人,支出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91元,比上年增长1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敬老院1处,床位29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5人。社区服务中心13个。慈善协会1个,慈善联络站29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3万余元,使993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基金支出5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
2011年,粥店街道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万人,参保率95%。
1964年10月,粥店街道建立公社广播站,后改为广播电视站。
2011年末,粥店街道共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入户率88%。
粥店街道因办事处驻粥店社区,故得名。
七圣堂位于过驾院村。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村人张检等重修,泰安学者萧儒林为撰碑。民国时又曾重修。堂座北朝南三间,东西长10米,南北宽6米,顶高5.5米,檐高3米。院内乾隆、民国重修碑尚存。
通西桥位于粥店社区西,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年间村人姜桂松捐金施工重修。大桥东西走向,全长72米(不包括两边引桥),共17孔,每孔由5块巨石砌成。巨石短的长3.8米,长的长5米,均宽0.60米,厚0.40米。桥东有清代重修碑多方。
崇兴寺位于境内堰堤村。创建年代不详,清代曾重修。寺院座北朝南,占地东西9.52米,南北7.96米。寺四柱三间两架梁,寺前出厦133厘米,墙厚40.5厘米,门前有两柱,墙内各有一柱。厦东西头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修碑各一通。1957年被定为县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下旺清真寺位于境内下旺村。创建年代不详,经明朝天启、清朝雍正、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历次重修。寺院坐西朝东,南北各有讲堂,西有东西排列的后窑殿、主寺、前卷棚。砖木结构。主寺为正殿,东西宽10米,南北长19米,高10米,清真寺总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并保存有清代碑刻十通。1980年、1996年两次局部维修,现保存完好。有阿訇驻寺。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位于境内大佛寺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现遗存大殿主体,东西长16.2米、南北宽8米,面积129.6平方米,高约8米,砖石木结构。大殿内原供铜铸“丈八佛”,已毁。仅存康熙年间赵国麟所撰建寺碑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粥店村古槐位于粥店村中央,据传古槐植于宋代。今树高8米,树冠10米,围长2.20米。树下有古石碾,立碑镌隶书“槐碾”二字,寓怀念之意。
大官庄村古槐位于境内大官庄村西南。据传古槐植于明末清初,今树高6米,树冠11米,围长3.80米,树枝用石柱顶着,树干上部用铁匝保护,长势旺盛。
历史名人宋焘(1571~1614年),字岱倪,别号绎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泰安粥店村人。先任庶吉士,寻改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学政。
烈士吕士隆(1909~1938年),字道宏,泰安县城西李家庄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考入省立高级中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考入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政治系,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莘县县长。被范筑先誉为“抗日模范县长”。1938年11月19日,聊城沦陷,被日伪军暴徒杀害。
粥店街道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旅游强乡镇。
2020年7月29日,粥店街道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6月,粥店街道党工委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