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3:48
糜耕云(1910—1998.10.8)别名朝旭,别署阿弥。江苏无锡人。早年专学山水画,后为张大千入室弟子,苦学张氏笔墨,艺事大进,技法全面,功力深厚。作品多次发表。为上海美协会员、上海书协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糜耕云祖上曾在昆山一带做官。祖父是位国画家,擅长画山水。糜耕云少时学画山水、人物,悟性很高。10岁时画作被陈列校园画廊。13岁在无锡读书,16岁中学毕业进入先祖父亲戚与人合办的无锡庆丰纺织厂。后到上海总公司任襄理,第二年入中国画会,当时会长汪亚尘。也就在这时他认识了吴湖帆、冯超然等人,在画圈里小有名气。他山水取法石涛、石溪诸家,均为名山胜水记游所得。1946年,张大千客居上海石门路李秋君家,糜耕云找李秋君呈上临绘的“四王”册页请她评阅,并恳请她介绍当大千先生弟子。大千先生看画后大为赞赏,后在李府按传统仪式备酒拜师。
糜耕云学张氏笔墨艺事大进,作画技法更为全面。大千先生一边挥毫作画一边大摆“龙门阵”,论古论今,海阔天空,从不介意作画时有人学习观摩,旁观者越多谈兴越浓,落笔越加形神兼备。糜耕云目睹大千先生用笔布局,大开眼界。领悟老师画的意境与神韵,笔性就更接近老师了,其工细描绘与疏略放笔中均内涵着高雅的文人气息。大风堂同仁都说糜耕云学大千画得真像,所画人物是大千先生的“翻版”,所绘青绿山水,几可乱真。
1948年春天大千先生在上海办画展,画展订购红纸条“满堂红”。随后他跟从张大千、谢稚柳等赴京搜购散失民间的古画,师生同宿北京颐和园养心轩。白天老师带他在长廊和沿湖的荷花丛中看荷,传授如何勾画出笔。盘桓数日,糜耕云对画荷心领神会。1984年大千逝世一周年,上海博物馆举办“大风堂师生画展”,糜耕云参展中有三幅是画荷花。刘海粟见其1964年作的墨荷十分欣赏,题款:“石涛之墨,八大之笔,缶老之骨,大千之髓,耕云此幅可以当此众美。”
张大千很重师生情,到美国赠糜《墨荷》,在台北又赠《红叶小鸟图》。1982年糜耕云准备开个人画展,张大千又书展题:“大风堂门人糜耕云画展”。张大千将15幅画送大风堂学生,也是通过糜耕云转交的。
1989年,北京天安门管理处来函,为布置天安门城楼和编印天安门藏画集征稿,糜耕云由学生钱凡陪同去北京作画,他以毕生之力绘就一幅《桃源图》,长3.84米,宽1.8米,均为大千式的泼墨泼彩。据学生说,糜师性格狷介,画得不好的作品宁肯撕毁也不外流。《红叶小鸟》与《李白像》两幅画分别作于1977年和1979年,可能在大千送他《红叶小鸟图》之后。画面意趣古厚,笔致清隽,有大千神韵又有自己心得,实属少见。
1998年10月8日,糜耕云以88岁高龄谢世。生前为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