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18:14
系统论是20世纪为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而诞生的哲学分支,它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医学以科学为基础,但众所周知,科学不能推导出伦理,科学主义指导下的医学伦理必然导致混乱。疾病诊疗过程中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性和患者主观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医学还有人文属性,与艺术有共通之处,但单纯人文艺术思想指导下的医学难以在技术上获得进步。系统医学,是将系统论用于医学领域。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名誉研究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教授。专长领域:脑和脊髓血管病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专长领域:脑肿瘤、脑血管病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暨美国中心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专长领域:针灸、生理学、时间医学、系统医学等。
什么是“系统医学”
对生命的认识本是从治疗开始的,新的生命哲学也将随系统医学的出现而诞生。经济学是最早运用自耦合分析的科学。令人惊异的是,研究市场机制中各种稳态的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居然没有运用到生命有机体中。
纵观今天医学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疾病谱的转变,还是越来越多的过度干预带来的问题,以及基因缺陷和疾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这就是十九世纪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对疾病发生的因果解释。如果疾病真的是一个或数个原因所致,那么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病因并通过干预除去病因当然不会有错;但如果不是这样,那一切都不同了。换言之,今天已有充分理由让我们怀疑,治疗疾病可能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寻找病因并将其除去的过程。
基于系统医学的病理和治疗原理可以提出独特的治疗方法,它和今日以因果分析为基础的“去除病因”治疗不同,亦和针对基于概率论的“循证医学”不同,存在着独特的以系统调节艺术为特色的治疗原则和相应的医疗伦理。本书的主旨即是展开上述构想,为建立系统医学提供基础。
第1章 导论:什么是“系统医学”
1.1 21世纪医学面临的挑战
1.2 从系统生物学到系统医学
1.3 系统论起源的生理学基础
1.4 生理学和病理学之间的逻辑断裂
1.5 寻找桥梁:从结构稳定性开始
第2章 自耦合分析和结构稳定性
2.1从血压调节的实例讲起
2.2 在正常状态(原点)附近的调节机制
2.3 调节机制的结构稳定性
2.4 线性近似下内稳态的移动
第3章 系统医学的基本公理
3.1 作为“整体”的子系统
3.2 内稳机制:“生理函数”的自耦合
3.3 疾病:内稳机制受扰动和内稳态的移动
3.4 个体化的疾病和普遍疾病
3.5 系统医学的基本公式
3.6 偏离正常的两种类型
3.7 康复和疾病恶化的系统医学表述
第4章 生理稳定和康复的“系统医学”分析
4.1 自由的调节
4.2 蛛网模型
4.3 受约束的调节
4.4 两种调节模式:对生理稳态的分类
4.5 “调节机制减弱”规定的疾病
4.6 康复和受约束的调节
第5章 为什么治疗是可能的
5.1 作为“干预内稳态偏离”的治疗
5.2 病因树的结构
5.3 内稳态的互相隔离
5.4 “目标差”调节(负反馈)的功能
5.5 从平衡点到“调节点”
5.6 “平台”的移动
5.7 病因分析和治疗
5.8 康复机制是治疗有效的前提
第6章 “整体自洽”的治疗原理
6.1 精准医学:普遍疾病的治疗
6.2 个别性疾病:治疗负反馈不可化约
6.3 治疗对患者“自耦合系统整体”的从属性质
6.4 基本原则:保持人体内稳态完全集最大不变性
6.5 干预的基本单位和顺序
6.6 案例之一:输液
6.7 案例之二:肿瘤摘除和自耦合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6.8 治疗负反馈的“整体自洽”
第7章 面对“复杂性”和与病共存
7.1 复杂疾病的类型
7.2 获得信息和干预的良性互动
7.3 恢复有效隔离:顽固疾病的治疗
7.4 调节的艺术:与病共存
7.5 维持、等待和希望:危重患者的医学
第8章 医生: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的承担者
8.1 医学在人类“思想”和“行动”中的定位
8.2 科学和人文相交:个体生命的“知识”
8.3 界于认知、艺术和道德之间
8.4 系统医学“三戒”
8.5 治疗的多元性:针灸、中医及其他
8.6 医生和患者角色想象中的互换:“大医精诚”
8.7 热爱生命:医学的意义世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