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堇

更新时间:2024-07-22 20:13

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罂粟科紫堇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厘米。主根细长;茎分枝,花枝常与叶对生;基生叶具长柄,叶倒卵圆形;总状花序花冠粉红或紫红色,外花瓣较宽;蒴果线形下垂;种子密被环状小凹点;花期3-4月,种期4-5月。

形态特征

一年生灰绿色草本植物,高20-50厘米,主根细长。茎分枝,具叶;花枝花葶状,常与叶对生。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近三角形,长5-9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1-2回羽状全裂,一羽片2-3对,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倒卵圆形,羽状分裂,裂片狭卵圆形,顶端钝,近具短尖。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

总状花序疏具3-10花。苞片狭卵圆形至披针形,渐尖,全缘,有时下部的疏具齿,约与花梗等长或稍长。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小,近圆形,直径约1.5毫米,具齿。花粉红色至紫红色,平展。外花瓣较宽展,顶端微凹,无鸡冠状突起。上花瓣长1.5-2厘米;距圆筒形,基部稍下弯,约占花瓣全长的1/3;蜜腺体长,近伸达距末端,大部分与距贴生,末端不变狭。下花瓣近基部渐狭。内花瓣具鸡冠状突起;爪纤细,稍长于瓣片。柱头横向纺锤形,两端各具1乳突,上面具沟槽,槽内具极细小的乳突。蒴果线形,下垂,长3-3.5厘米,具1列种子。种子直径约1.5毫米,密生环状小凹点;种阜小,紧贴种子。花期3-4月,种期4-5月。

产地生境

紫堇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辽宁、北京、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山东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紫堇生于海拔400-1200米左右的丘陵、沟边或多石地。

生长环境

紫堇喜温暖湿润环境,宜在水源充足、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种植,怕干旱,忌连作,宜与高秆作物套种。紫堇的栽培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响。

繁殖方法

紫堇主要繁殖方式是播种繁殖。

紫堇通过种子繁殖,每亩约需种子3-4公斤。通常与禾本科植物套种。小暑与大暑节待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封垄后,在行间浅锄地面,将种子均匀撒入行间,用大锄推一遍,将种子埋严,浇水,要保持畦面湿润,30天左右出苗。

栽培技术

因紫堇为喜阴植物,故出苗后要勤浇水,加强管理。大秋作物成熟收获时,注意不要埋住地丁苗。上冻前要浇冻水,覆圈肥。翌春化冻后,将粪块砸碎,整平。

清明至谷雨节新生叶尚未布满地面时,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追后要浇水。立夏后停止浇水,以防茎、叶腐烂,降低产量。

病虫防治

垂柳锈病

发病症状:紫堇4月下旬至5月初发病。病害在叶、茎、果实上均有发生,且同时在病害部位出现淡黄色疱疹。疱疹上生有淡黄褐色点状性孢子器,相继在其附近产生疱状隆起,皮破后露出黄粉状的锈孢子堆,锈孢子飞散后,叶、茎、果枯死。

防治方法:垂柳锈病的初侵染来源是转主寄主紫堇上的锈孢子,因此,及时铲除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用2,4-D丁酯1000倍液,该药有较理想的效果。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据《本草图经》记载,紫堇味酸、微温、无毒,可治脱肛、去热除烦、养精保血,退急黄、利二便,女子赤白带下,男子尿血淋痛。现代研究表明,紫堇在体外实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化脓性中耳炎、皮肤细菌性感染和蚊虫叮咬肿痛等。

药性:苦涩,凉,有毒。

《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辛,有毒。

《陕西中草药》:苦涩,涩,凉、有毒。

南药《中草药学》:苦、涩、有毒。

《彝药志》: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疮疡肿毒;聤耳流脓;咽喉疼痛;顽癣;秃疮;毒蛇咬伤。

《贵州民间草药》:润肺、止咳血,治肺痨咳血。

《贵州草药》:镇静,止血。

《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收敛,固精。治疮毒,顽癣,秃疮,带状疱疹,蛇咬伤,脱肛,遗精。

《安徽中草药》:杀虫止痒、解毒消肿。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暑。主治中暑头痛,腹痛,尿痛,肺结核咳血;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脱肛,疮疡肿毒,虫咬伤。

《彝药志》:有生津催奶之效。主治产后缺乳,咽喉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克。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

【使用注意】该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观赏价值

紫堇因花型奇特、清新而美丽,还可用于地栽和盆栽观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