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08:27
红大戟(Knoxia roxburghii (Spreng.) M. A. Rau)是茜草科红芽大戟属草本植物。红大戟全部被毛,有肥大、肉质、纺锤形、紫色的根;叶近无柄,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侧脉每纤细,不明显;托叶短鞘形,披针形的裂片;聚伞花序密集成半球形;花冠紫红色,淡紫红色至白色,高脚碟形;花丝缺,花药长圆形;花柱纤细;蒴果细小,近球形;花期春夏之间;果期10月。其根辛、苦,如戟人咽喉,故名“红大戟”。
其根辛、苦,如戟人咽喉,故名“红大戟”。
茜草科红芽大戟属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全部被毛,有肥大、肉质、纺锤形、紫色的根。叶近无柄,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侧脉每边5-7条,纤细,不明显;托叶短鞘形,长8-10毫米,基部阔,顶端有细小、披针形的裂片。
聚伞花序密集成半球形,单个或3-5个组成聚伞花序式,有长3-12厘米的总花梗;萼管近无毛,长仅1毫米,萼檐裂片4,三角形,长0.5毫米;花冠紫红色,淡紫红色至白色,高脚碟形,管长3毫米,内有浓密的柔毛,裂片长5毫米;花丝缺,花药长圆形,长约5毫米;花柱纤细,长2毫米,柱头2裂,叉开。蒴果细小,近球形。花期春夏之间。果期10月。
红大戟分布在中国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柬埔寨也有分布。红大戟以种子繁殖。
红大戟分布于中国、柬埔寨等地。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生于荒坡灌木草丛中或疏林下。
红大戟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贫瘠,忌积水;栽培以土壤微酸性的红壤、黄红壤土为宜,其次为砂质壤土。
剪取地上部分茎尖。
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诱导培养基:①MS+BA3.5毫克/升+NAA0.1毫克/升;继代增殖培养基:②MS+BA2.0毫克/升+NAA0.1毫克/升;生根培养基:③1/2MS+NAA1.0毫克/升。以上培养基均含2.0%食用白糖,0.5%琼脂,pH值为5.8-6.0。培养温度为(25±2)℃;用日光灯作光照培养,光照度为1500-2000勒克斯,每天10小时连续光照。
将红大戟嫩茎置洗衣粉水中浸泡10分钟,用自来水流水冲洗2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0.1%氯化汞浸泡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浸洗4次,每次2分钟。将带有嫩芽的外植体切成1厘米左右,接种到培养基①上。
接到培养基①上的外植体,约15天后,茎尖的切口处开始膨大产生乳白色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并变浅黄色。大约25天后在切口处长有愈伤组织的地方长出丛生芽2-3个。35天后,便可形成6-8个芽的丛芽。60天后,就能长出带有3-4节8厘米高的小苗。此时就可转换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
在①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5天后,丛生芽平均高度可达到5-6厘米,此时,将诱导出的丛芽,切成带有愈伤组织的2个芽为一丛,接种于培养基②上。15天后,在基部的节上长出丛芽5-6个,25天后,新长的丛芽就可达到6-8厘米高。此时,可把植株较高而健壮的苗转到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将小苗连同愈伤组织切下放入丛芽增殖培养基继续增殖继代培养。
将长至6厘米以上高的健壮芽苗单个切下,转入培养基③上培养,15天后,芽苗的基部与培养基相接触的茎段膨大,28天后,茎段膨大的地方长出10条左右的须根,靠近基部的1-3节上亦有少量(2-3条/节)须根长出。生根率100%。
将发育良好,具有3个节以上的试管苗瓶盖打开,置室内常温下炼苗3-4天。取出小苗,用清水洗去根部培养基,因为红大戟试管苗没长有主根,全部为须根,直接移栽营养杯红大戟试管苗较难成活,为提高红大戟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应先移植到阴蔽度为70%的育苗棚内的沙床中(细河砂),待须根长得粗壮一些再移植到营养杯进行培植。
红大戟白绢病属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齐整小核菌(Selerotium rolfsii Sacc)侵染引起发病。病菌主要危害红大戟根部,发病初期地上茎叶在中午高温时出现萎蔫状,随后干枯死亡,枯茎易拔起;根部病斑初期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划形,随着病斑扩大,上被白色绢丝状菌丝,严重时菌丝覆盖整个根表面,见图1;发病后期在菌丝表面形成油菜籽状菌核,初为灰白色,逐渐变成暗褐色;根变色软腐,病组织呈纤维状。天气潮湿时,菌丝层会扩展到病株周围土壤,形成暗褐色、油菜籽状菌核。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菌丝体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1-2年,菌核在土壤中能存活5-6年。10-40℃均可引起植株发病,发病最适温度25-35℃。第二年温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体,菌丝在土中生长蔓延,侵染红大戟根部,病菌在土壤中随地表水流进行传播。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因此红大戟白绢病多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一般于6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气温上升至30℃左右时为发病高峰期,9月末停止发病。酸性至中性的土壤和沙质土壤中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红大戟斑枯病属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壳针孢菌(Septoria citri Pass.)引起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老叶先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发病初期在叶上出现圆形褐色油渍状小点,后期病斑扩大或相互愈合,形成中部灰白色、边缘褐色的椭圆形或不规划形病斑,严重时引起叶片干枯死亡,见图2。天气潮湿时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可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种皮内的病菌可存活一年多。8-32℃均可引起发病,最适发病温度20-25℃。条件适宜时,病菌在种皮及病株残体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带菌种子可远距离传播。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体内。侵入后菌丝在寄细胞内蔓延、发育,最后表现症状并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影响斑枯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冷凉、高湿的气候条件。7-9月,阴雨天多时病害发生严重,并且能迅速蔓延和流行。
红大戟生理性茎叶干枯病常发生于中午高温、强光照条件下,发病初期表现为萎蔫状,3-4天后地上茎叶完全干枯死亡。
红大戟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草丛或疏林下,属阴生植物。露地栽培是诱发红大戟生理性茎叶干枯病的主要原因。移栽当年,由于根系不发达,常于9月雨水较少时开始发病,发病率可达70-85%;第二年随着根系发育完全,发病率降低,但仍然有20-30%的植株发病。该病的发生与当地雨季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降雨多,空气湿度大时一般不发病。雨季结束后期,空气干燥和强光照条件下病害发生严重。茎叶干枯后可刺激根茎处重新萌发新植株,但新萌发的植株开花少或不开花,种子难于成熟。
防治红大戟生理性茎叶干枯病防治的关键措施是根据其喜阴性的特点开展遮荫栽培,选择林下开展人工驯化栽培,或与玉米间、套作,也可人工搭建遮荫棚栽培。红大戟遮荫栽培要控制好适宜的遮荫度,以30-50%遮荫度较适宜。
药用价值
红大戟根入药,具有泄水逐饮、消肿散结作用;主治水肿胀满、腹胀、痰饮积聚、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等病症。使用时注意用量,因其有微毒。其根含虎刺醛(damnacanthal)、甲基异茜草素(rubiadin)、轻基巴戟醌(3-hydrotylmorindone)和红芽大戟素(Knotadin)等3种蒽醌成分。
保护级别
红大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易危(VU)保护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