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8 19:33
紫琅书院始建于清朝初期,乾隆十二年(1747年)通州知州董权文于城西北隅选址建书院,因经费无着而中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知州沈雯募筹经费,复加规划,整葺堂宇,焕然一新。设前后讲堂各三楹,面临清池,旁列号舍,有亭有楼,厨房、浴室等都设置完备。这所书院命名为紫琅书院。
紫琅书院始聘浙西名进士吴坦为师,后又遵苏郡平江条例为章程,学额由60人扩大至120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道光十年(1830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和同治十一年(1872年)通州知州俱重修紫琅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通州筹建高等小学,经两江总督核准,以紫琅书院为校址,书院始废。沈雯建书院屋舍时,便设学田,供诸生膏火之费,后书院的学田屡有增加,至书院废设时,计有民田401.7亩,田租年收入778银元,有沙田、粮田1万多亩,另有存款钱999.4万文,银元4866.93元,取息为书院经费。清同治七年(1868年),知州梁悦馨在通州四甲镇(今属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建东渐书院,至清末停设时有学田161亩,田租年收入220.5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