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
紫鹅绒,是菊科菊三七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灰白色,茎多汁,幼时直立,长大后卧俯蔓生;叶对生,长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叶缘具尖齿,叶脉紫红色,新叶呈紫红色,老叶逐渐转绿,上密布绒毛;头状花序,花梗紫红色并具绒毛,小花黄色;花期春至夏。茎叶上密披着鹅绒般的紫红色细毛,因而得名。
因茎叶上密披着鹅绒般的紫红色细毛,因而得名。
紫鹅绒,是菊科菊三七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盆栽30-50厘米。茎灰白色,多分枝,茎多汁,幼时直立,长大后卧俯蔓生。新枝绿色,全株密布紫红色的长柔毛使全株呈紫红色。叶互生,有柄,柄粗壮,托叶小,叶片卵圆形或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脉紫红色,主脉明显,背脉突出,边缘有大小相间、不规则的重锯齿,叶面手摸时有绒毛毡之感觉;幼叶呈紫色,老叶逐渐转绿。茎叶等处都覆有紫色绒毛。头状花序,圆锥花萼。花梗紫红色并具绒毛,花黄色或橙黄色,单生于茎顶端。花期春至夏。
紫鹅绒通过扦插、播种和分株的方式繁殖。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的热带地区。
性喜光照充足、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生长适温18℃-28℃。最低不可低于8℃,否则易引起落叶,冬季宜在12℃以上。耐热,不耐寒,喜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常用扦插法繁殖。在春、秋两季选取10厘米长的茎段,每段插枝要带一二片叶,插入草炭和砂的混合基质中。可数枝插于一盆,第一次浇足水,用塑料薄膜罩好,放于明亮光照下,以后每天视干湿情况向叶面喷一二次雾即可,过湿易腐烂,约2-3周生根。也可用水养法,要保证水温高于气温,几周以后即可生根。
紫鹅绒幼嫩茎段。
诱导培养基:M秒+6-BA1毫克/升(单位下同)+NAA0.2;增殖培养基:M秒+6-BA2+NAA0.2;生根培养基:M秒+IBA0.1+0.1%活性炭。上述培养基均加入4%白砂糖、0.55%卡拉胶,pH5.8。培养温度(23±2)℃,光照13-14小时·天,光照度2000-2500勒克斯。
不定芽的诱导:剪取材料上生长健壮的幼嫩茎段,除去叶片,切成合适长度,先用毛笔在流水下轻轻刷洗茎段,再用洗衣粉水泡洗约8分钟,并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70%酒精浸泡约30秒,无菌水冲洗3-4次。最后,把材料浸泡在6%次氯酸钠溶液中20分钟,无菌水冲洗5-6次。吸干材料表面水分后,把茎段切成0.5-1厘米带1个侧芽的茎段,接种到培养基①上,每瓶2段材料。接种后约10天,侧芽开始萌发,有的高约0.3厘米,呈紫色;16-20天,可见丛芽形成,但数量不多,一般为2-3个,同时,切口基部也长出黄绿色的愈伤组织。
不定芽的增殖:材料接种后约25天,把长出丛芽的茎段转入培养基②,这时丛芽数增加的速度加快,而且长势良好。转瓶后约15天,这些丛芽又可以再切割,继续进行增殖。这一过程一般可持续5-6次,其繁殖系数约为5.2。
生根培养:当丛芽在培养基②中生长20-25天、芽体高约4厘米时,把它们一株株剪切下来,每株高2.5厘米左右,转入培养基③进行生根培养。经7-10天,长出细小的根,再过5天左右,通常就可以长成适合移栽的新根系了。其生根率可达90%以上。
移栽:把适合出瓶移栽、健壮的试管苗(株高为3-4厘米)取出,清洗干净,栽入经消毒处理过的细泥炭、沙、珍珠岩(1:0.5:0.5)混合基质中,保持适当的温度(26℃左右)、湿度(75-85%),适当遮荫、通风,经过10天左右的缓苗期,就可以进入正常的栽培管理阶段了。移栽的成活率也相当高,一般在96%左右。
全年要求充足的光照,但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宜选择居室的南窗摆放。强光会使叶片焦枯,最初叶片稍变白,不久就会发黑,呈现脱水干燥的状态。相反,光照不足其表面的紫色绒毛就会褪色,叶色也会变得暗淡。栽培土壤一般用园土、泥炭土、腐叶土按2:1:1混合配制。在生长期掌握宁湿勿干的浇水原则,一旦土壤干透,叶片就会萎蔫下垂,此时需立即浇水或喷水,以促使其恢复坚挺生长。切忌直接把水喷在叶面上,否则会出现色斑。叶面绒毛长期积水,叶片极易变质腐烂。冬季保持中等水量,不然枝条会变得柔软弯曲。保持相对湿度50-60%。生长期可每周施肥一次,氮肥不要过多,以免引起徒长,且叶色淡化,多施磷、钾肥。施肥要注意一是肥不沾叶,二是施肥后控制盆土适当干些,这样植株叶片粗壮有力,紫色更浓。春、夏开花之际,花朵散发异味,可将整个花序剪去。每年换盆一次。由于植株生长得快,应注意修剪和更新,可整成球型或悬崖式、斜坡式等增添美感。越冬时可用纸包好植株,扎好后再用塑膜口袋罩上,扎于盆口,置于室内即可。植株受冷后易腐烂。
紫鹅绒以长满如天鹅绒状柔毛的紫色叶片著称,在阳光下看如紫色丝绒制成,用手抚摸也有丝绒般的感觉。可单独栽种,一般作中型盆栽,如用于组合盆栽或与吊兰等花卉配植装饰效果更好。可用于观光温室吊挂栽培或用于山石边、石隙处栽培观赏;也可单独栽种或者组合盆栽用于居室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