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书院

更新时间:2023-10-21 13:15

紫金山书院,中国元代时期闻名全国的书院,以位于邢州(今邢台市)西部的紫金山上而得名。《元史》记载: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曾拜开国勋臣刘秉忠为师,并与当时名流张文谦王恂、张易等人同学于紫金山,史称“紫金山五杰”。

书院概况

元代河北省将近20所书院,邢台有1所,全国著名。史书上说“惟封龙书院、紫金山书院(邢台西部)独具特色”。紫金山书院的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郭守敬等在天文、数学、水利工程、土木建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形成了一个科研群体,史称邢州学派。刘秉忠是大元王朝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并开佛教曹洞宗刘太保系一派,郭守敬是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他的科技成果有十多项遥遥领先世界水平。

紫金山书院 在紫金山小寨处的北部山腰。山顶上还有“紫金山书院”石碑一块。书院有十几间房屋和数十丈长的围墙遗迹,还有一眼小井,仿佛是这里700多年前辉煌盛况的见证者。据考:紫金山书院始建于元代。有大门、书房、操场、宿舍、读书台,后又建观象台共6部分。

紫金山五杰

元朝名臣刘秉忠(河北邢州即今邢台人)、元朝名臣张文谦(邢台沙河人)、元朝数学家、历史学家王恂(河北唐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历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河北邢台人)、元朝名士张易(太原临州人)等先后在紫金山书院读书、研讨。史称紫金山五杰,其中以刘秉忠为首,其学问渊博精深,贯通释、儒、道,郭守敬在科技方面成就最高。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刘侃,号藏春,释名子聪。此人自幼“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于书“无所不读,无不精通”。尤擅长天文、地理、律历、算学。十七岁做邢州节度使府令史,因不甘“汩没为刀笔吏”,隐居山中,“与全真道者居”1238年被天宁寺禅师招为僧,逐学兼儒、释、道三家。1239年由海云禅师推荐,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秉忠“应对称旨,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深得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藩邸,在其后的三十余年,跟随忽必烈南征北战打江山,出谋划策统天下,为元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一代开国功臣,是大元王朝的设计者,荣宠之高,有元一代汉人之最。

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1231年生。自幼勤奋好学,《元史·郭守敬传》说郭“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十七八岁时,从学刘秉忠。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水利诸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编成《授时历》,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比现行公历早确立300年。《授时历》实际使用长达364年。郭守敬注重实地测绘与观察,一生制作测绘仪器近20件,并主持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四海测绘”活动,在各地创建了27个天文观察点,紫金观象台为其中之一。他积累了大量天文数据,除《授时历》外,还完成了数学,天文,历法等14部著作,计105卷。

郭守敬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家。1981年国际天文学会在北京召开,隆重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组织将美国在月球上发现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山”,把太阳系国际编号为2012的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星”。

张文谦

张文谦(1217——1283)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读书善记诵,洞究术数,精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和刘秉忠年相若,同研习,志相投。1247年由刘秉忠推荐进入忽必烈幕府,任中书左丞、大司农卿等官职,对帮助忽必烈恢复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贡献颇大,成为了辅佐忽必烈推行“汉法”、建立元朝、统一中国的首席谋臣。

张易

张易(?——1282)字仲一,太原交城人,为学驳杂,洞究术数,不仅学兼儒、佛、道三家,而却于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律历等无不精通。1247年由刘秉忠推荐进入忽必烈幕府,任中书右丞、枢密副使等职,是元初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成为元朝一代为数不多的政治地位显赫的汉人之一。

王恂

王恂(1234——1281)字敬浦,中山唐县人。六岁就学,性颖悟,十三岁学九数,辄造其极。王恂从小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父王良、其母刘氏当时是他极佳的启蒙老师。1247年刘秉忠回邢奔父丧的路上,见王恂这位神童,自然大喜过望,认为是可造之材,于是携带王恂到邢州进一步培养,其后推荐进入忽必烈幕府,任太子伴读、太史令等职,后来在天文、历法和数学上的造诣、天资大约更胜郭守敬一筹。

紫金山学派

邢台紫金学院的刘秉忠、张文谦、郭守敬、张易、王恂等被近代史学家称为“紫金山学派”,也称“邢州学派”,因其学识渊博、文武兼备、大略雄才。成为元世祖忽必烈重要谋士和开国大臣。为元朝的统一和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为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设定进军路线图

刘秉忠、张文谦自入忽必烈幕府,每当召见垂询,谈及天下形势。二人无不从历史高度纵论得失,世祖听后每每称赞。行军打仗都邀于同行,对其言听计从。蒙古军队进攻南宋两淮与荆襄地区时。因淮水与长江阻隔,加上南宋军队布防严密,抵抗顽强。几次进攻都不能得手,而且损失严重。此时刘、张二人向忽必烈建议:暂弃淮湘,绕道吐番(今西藏),攻取大理,南北合兵,统一全国的进军路线,被忽必烈采纳。1253年十月发兵进攻大理。十二月份攻占大理国首都羊苴咩城,并降服四川、云南不少部落,使南宋后方动摇,并断其避走西南的可能。为元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纪晓岚书评这一历史事件说:“大理据宋之西,而为元人所得,此为灭宋之张本,亦为化行南国之根基。”

二、减少民族杀戮

蒙古多为骑兵,作战勇敢,但喜杀戮、善抢掠。战争只要遭到抵抗或受到损失,便屠城灭族。铁蹄过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对中原地区造成极大破坏。邢州士大夫集团辅佐忽必烈,空闲时,常跟其讲爱国怜民的故事。灌输“广施仁政,达济众人”,方可为天下主“的道理。进攻大理国时,忽必烈派玉律术三人前去议和,结果被大理国宰相高祥所杀”大理国首都羊苴咩城被攻破,蒙古将领要求屠城,为玉律术等报仇。忽必烈出于愤怒,已经同意,一场大的民族屠杀迫在眉睫。张文谦、刘秉忠、姚枢闻讯,连夜进谏曰:“杀死玉律术罪在高祥,而不在百姓。我们不能随便屠杀这里的人民。我们兴兵是在义取天下,如果滥杀无辜,我们得到的是一座空城,对我们有何用处。忽必烈采纳了张文谦、刘秉忠、姚枢的意见,下令禁止杀伐。使大理免遭屠城之祸,数万计民众得以保全。

有一次夜宴,姚枢给忽必烈讲了北宋大将曹彬进攻南唐,不杀一人,而“市不易肆”的故事,张文谦、刘秉忠也趁机进言说:“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忽必烈说道:“曹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并与刘、张、姚等说咱们君臣信守诺言。进入南宋地界,传令各路将领,不能枉杀无辜,不能焚烧房屋,所获战俘百姓一律放还,违者军法从事。在收取南宋各战役中,一改大肆杀掠风气。收到好的效果。张文谦、刘秉忠等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最大的限度减少民族的杀戮,减轻了战争的流血牺牲。

三、协助忽必烈取得汗位

忽必烈为王时,受命总制漠南汉地。邢州是其重要属地。在刘秉忠、张文谦分别推荐下,郭守敬(今邢台市信都区人)、张易、王恂(唐县)、马享(今邢台市南和区人)赵秉温(邢台县人)等邢州士人效力于忽必烈,受到信任和重用。1259年7月,宪宗蒙哥在攻打南宋合州钓鱼台城时,重炮死于营中。朝中诸大臣:阿兰答尔、浑都海、脱火思、脱里赤等谋立阿里不哥为汗王。在漠南、漠北调兵,紧逼开平。消息传来。忽必烈当时感到不知所措。张文谦说:“坐视观望,死路一条,不如先发制人”。忽必烈接受了张的建议。一方面迎接蒙哥灵车,一方面与南宋丞相贾似道签订和约,并率兵星夜北上。蒙哥灵车到蒙古境地。朝中大臣不得不来迎接。此时,亲忽必烈的王公大臣趁机劝进,忽必烈称汗即位。定都开平府(元上都)。阿里不哥知道忽必烈即汗位,派心腹到六盘山,青台、成都等地用重金收买军政要员。约以共同举事推翻忽必烈。忽必烈依靠刘秉忠、张文谦等汉族大臣支持,派遣使臣到各路宣抚圣旨,汉将刘里马、汪惟正、张易、马享领命分别进剿。马享杀叛将刘太平等,总帅汪良臣督军杀阿兰答尔、浑都海等,最后阿里不哥兵败昔木土,并率残部投降。一场汗位争夺战以忽必烈取得全胜而结束。

四、邢州复治全国示范

古时邢州,地处京畿,为元时交通之要道。朝廷派达勋臣八答、启昔礼食邑邢台。派到各县的达鲁花赤(地方长官),到任后,不思治理,只知横征暴敛,百姓不堪负担,纷纷远走他乡。邢州由金朝的八万多户,锐减为六七百户。据沙河县志记载:“达剌罕部所派各县的达鲁花赤及武牟,日夜骚扰,百姓骇散,千里萧条,十室九空,城中百余户以土塞门,从地道出入”。新任县令吕城到任后非常气愤,与进士马德谦不远万里来到忽必烈所在的和林城,具状奏于本部。文谦闻知马上奏明忽必烈,要求派能干大臣治理。经张文谦推荐,忽必烈派近侍脱兀脱及正定太守张耕为邢州安抚使,洺水人刘肃为副史。三人到邢台,齐心协力,采取革除弊政,惩治贪暴官员,减轻赋税等措施。时日不长,流亡人口全部回归。户籍增至十倍。出现复治局面。元世祖下诏,将邢台升为顺德府。并下令全国学习效仿。尔后,河南、陕西等地也得到治理,出现稳定繁荣局面。元史中曰:“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五、确定国家机构建立纲纪法典

一建国,采纳刘秉忠意见定国号为“元”,命刘秉忠为参领中书省,同知枢密院事,负责筹建国家机关,建立纲纪法典。刘秉忠、张文谦采用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中适宜元朝稳定和发展的内容建立了新的纲纪法典。《元史.刘秉忠》传中写道:“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忽必烈采纳刘秉忠、张文谦建议,下诏设定了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抚司等衙门具体管理国家事务。并广纳贤士、招朝中旧臣,山中隐士纷纷出来做官,朝中风气焕然一新。中书省成立,太子领中书省,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建立纲纪、讲明利弊,以安国便民为务,天下有太平之望。

六、设计建造元上都元大都

元代都城共二处,即元上都(开平)、元大都(今北京),都是由刘秉忠亲自勘察设计和督建。元上都初名开平府,是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前,于宪宗元年(1256年),命刘秉忠率人在封地建造的,历时三年才完成。这是在蒙古地区统一规划建造的,设计独特,布局严整。区划分明,功能齐全,第一座城市。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又命刘秉忠在金中都设计建造新的都城。元灭金后,中都城遭到很大的破坏。刘秉忠自领命建大都以来,带领属下,走遍金中都地区的山山水水和中都的大街小巷,呕心沥血、匠心独运,经历十年而建成。元大都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按照设计、整体规划而建造的都城。是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世界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其规划布局严整,建筑技术精湛,艺术水平高超,世所罕见。元大都的建设张文谦、张易、王恂提了好多建议,特别到后期郭守敬对全城的水系的规划治理,使元大都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北京有今日气势,邢州学派功不可没。

七、劝事农桑 恢复生产

连年战争,国内土地荒芜,人口锐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国力积弱。刘秉忠几次上疏曰:“今地广民微,赋敛繁重,民不聊生,宜差劝农官一员,率天下百姓务农桑、营产业,实国之大益。”至元二年(1265年),张文谦任大司农卿。上任伊始,奏请在全国各道设劝农司,掌管农业事宜。亲自或派员巡视各地,劝耕农桑。并鼓励农民开拓土地,扩大耕地面积。为提高重视农业意识,命令在全国祭祀“先农”、“先蚕”活动。用毕生所学著成《农桑辑要》一书,指导百姓采用新的种植技术恢复农业生产。并率先在北方建立村社制度,广栽树术,普及养鱼。在黄河中下游,推广种植苎麻和木棉。在南方种桑养蚕织锦,对全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朝刚刚建国,朝中费用很大,平章政事王文统提出要增加赋税,以保国家费用。文谦据理力争说:“百姓足,君孰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于是决定全国范围内常规税减十分之四,酒税减十分之一。这一重大政策的实施,极大的减轻了广大民众的负担。

国家初立,蒙古贵族一些人骄横奢逸,霸占农田,逼良民为奴,不少有势力的大户私蓄农奴达数千人。汉人受害首当其冲,致使不少人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对此不合理的现象,朝廷引起争议,但久议不决。张文谦决定以已未年为限(公元1235年),户口帐没有户籍者仍为这些人所属。有正式户口的不能沦为家奴。这一政策随之确定为法律,并得到贯彻落实,使无数百姓免受奴役之苦。

八、兴修水利 广利民生

为整治水利,引进懂水利的人才,张文谦向忽必烈推荐了郭守敬。忽必烈在上都接见了郭守敬。向其询问了水利方面的问题。郭守敬根据平时所学及实际测量的情况,提出以修复从中都到通州的漕运河道以主要内容的六条建议,这些建议深得忽必烈的欣赏,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并说:“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于是任命郭为都水监、工部郎中,主管水利事务。

1264年,郭守敬随张文谦到西夏视察水利设施。见渠道由于兵乱,年久失修,损失严重,已经废弃不用,影响西夏农业生产。在二人主持下,决心修复河渠,造福西夏。宁夏地区唐来、江延等大小80多条河渠得以修复。九万多顷土地得以灌溉,为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郭守敬任水利长官期间,先后在刘秉忠、张文谦等人的支持下,完成“六大”水利工程;一是经郭守敬勘测设计修通原来的运河,还新开凿了一条从元大都到通州的通惠河。这样从江南到大都的水路运输畅通无阻;二是引达活泉之水经顺德府城分三渠到城东浇灌大片土地;三是疏浚旧泮河,将旧泮河引入滹沱河并入大运河,以通船运;四是从磁州东北引水入泮,流经滏阳河、邯郸等地,即可灌溉又可分洪;五是引怀水、孟沁河余水和丹河余水汇合,可浇灌武涉县二千亩土地;六是将黄河水从孟州引出一渠至温县,在流入大河可浇灌三千亩土地。另外郭守敬首次完成对黄河源流考察工作,最早使用“海拔高度”这个词。这些水利工程完成,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的条件,提升了元大都城市功能,使相关地区百姓受到泽被后世的实惠。

九、不懈斗争计除权臣阿哈马

阿哈马,如清朝之和坤。集财、政、军大权于一身。其为人狡诈善辩,阳柔阴威,打着为国理财的幌子,搜刮民财、卖官鬻爵、广结私党、滥用刑法,欺君罔上,弄得全国上下民怨沸腾。有大臣如秦长卿等上书揭发其罪状而被害死于狱中,因与其意见不同而受到迫害的官员不计其数,使朝中百官不寒而栗。刘秉忠、张文谦、张易为了国家的利益挺身而出与阿哈马进行了坚决而不懈的斗争。(一)阿哈马长期推行增加赋税、言利害民的政策,刘秉忠曾上书指出:“这是残民而自利”。张文谦也几次上书要求,减免赋税,藏富于民。反对私蓄奴隶、侵占农田。(二)阿哈马打着为国理财的幌子遇事想绕开中书省直接报于朝廷。张文谦说“为国理财可以,但不能专擅,遇事不让中书省知道太没道理,这些事难道都让皇帝亲自处理。”世祖闻之曰:“文谦所言是也”,肯定了文谦的意见。(三)阿哈马为广集私财实行收全国铁器而由官方铸成农器,然后以高于市价十几倍价格卖于农民,并滥印钞票,发往各省道的政策,引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张文谦对着阿哈马说这是“干政害民”。并在世祖面前庭辩,“极论罢之”。(四)公元1278年张文谦任御史中丞,阿哈马怕御史台发现其不法行为,以经费紧张为名奏请撤消各道按察司,以便撤掉御史台下属机构,架空御史台。张文谦据理力争,终使各道按察司撤销一年后又恢复。(五)东平路御史程思廉,云中人。曾弹劾阿哈马,被下狱,阿哈马死党巧言构陷欲置于其死地。由于本人处置得当,加上张文谦的暗中保护得以幸免,事后被张文谦提拔到河南、河北道任按察史。元史中说张文谦“为人刚明简重,凡所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失一不以经意”。

阿哈马一意孤行,天怒人怨,张易、王著借太子还朝让阿哈马迎接这个机会,派兵若干集合东宫前。宣布阿哈马罪状后,王著用锤击碎阿哈马脑袋,并杀死死党郝祯及随从多人。世祖知道后大怒,杀死王著、高和尚并煮成肉酱,张易也惨遭杀害。阿哈马死后,忽必烈从枢密副使孛罗口中得知阿哈马种种不法罪行。又得到两张阿哈马用以诅咒人用的带耳人皮,及用来谋反的图画。世祖大怒曰:“王著杀之(阿哈马)诚是也。”下令发墓剖棺,戮尸于通玄门外,让狗撕咬其肉。杀其子侄,没收家产。严惩其死党。阿哈马入奸臣档。张易为正朝纲,以身殉国,是邢州学派唯一一个有功而无传的功臣。

十、创建《授时历》

在古代,广大农民从事农业活动往往是依历书而行。元朝建立仍沿用《大明历》。《大明历》是南北朝祖冲之,根据当时观察条件而创立的,距元已八百多年。渐渐的落后于实际天象。依据旧历,不时出现有误农时的现象。1276年,忽必烈命张文谦为昭文馆大学士领太史院以总其事。《授时历》在张文谦具体领导下由张易、郭守敬、王恂、许衡等配合开展编修工作。郭守敬为修历工作顺利进行,研创一种结构简单,刻度精密简仪。并在太院建造了一座新司天台,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点。郭守敬、王恂等也亲自到几个重要点去观察。各地的观察点把得到的数据全部汇总到太史局。郭守敬根据大量的数据,在王恂帮助下精确计算,花了二年时间,《授时历》问世。《授时历》比旧历法精确的多,他算出一年时间为365.2425天,同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间只差26秒。比欧洲人确立格里历(公历)一年周期相同,但比格里历早三百零二年。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紫金山景区

邢台紫金山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县白岸乡前坪村,东距邢台市66公里,沿邢左公路西行1个半小时即到。紫金山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四季分明的迷人景观,是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观冰的绝佳去处。用“山高、林密、水秀、谷幽”这几个字来形容紫金山的美景洽如其份的。

众所周知的伟大天文学家,水利学家、仪器表制造家郭守敬,少年时就是在紫金山拜一代名相刘秉忠为师学艺的元朝时这里有规模档次较高的书院——紫金山书院就是郭守敬少年时读书的地方,现遗址保存完好,被后人称为古代的“清华大学”。不久前,联合国天文组织特地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一颗编号为2012的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景区——安峡内沿途依次分布排列着七个形状各异、大小相似的水潭,形成幽峡北斗七星状,人赠美名七星潭,就是按照当年郭守敬在紫金山研究天文时发现天上的七个星座而命名的。

紫金山海拔平均在1300米以上,最高峰摩天岭海拔1747.5米,这里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9-12度,被专家们誉为“邢台清凉世界,太行香格里拉”,是人们登山、戏水、旅游、度假、避暑、写生的绝佳去处。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