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寺

更新时间:2024-09-09 17:01

紫霞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鄂东名寺之一,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道观河风景区西部。

历史沿革

紫霞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道观河风景区西部,始建于隋末唐初,唐皇李世民御敕寺名重建,为鄂东名寺之一,香火鼎盛。

石匾历史

“文革”初期,始建于隋末唐初的紫霞寺大部分殿堂遭到破坏,传说中唐皇李世民御敕寺名的一块“唐敕紫霞”石匾受损破碎,碎片被附近村民拿回家。

1985年,紫霞寺重新修葺,有村民陆续将3块碎石匾送还寺院。当时任该院民主管理小组组长的邹国富,受当地政府叮嘱,将此匾埋在寺院后山地下。

2009年2月,新洲旧街街道观村农户邹国富,为不让人将石匾偷走,特意将此匾埋藏于新洲东部紫霞寺内一小山地下。

2011年8月7日,新洲区文物管理所现场对石匾进行考证,当石匾仅有的3块拼在一起时,“唐敕紫霞”四字清晰可见。通过现场考证,应还有3小石块缺失。

新洲区文物管理所长谢新民称,该石匾距今有近1400年的历史,上书四字是否李世民所题有待考证,如果完整无损,价值连城。

民间传说

传为隋末唐初为当地富翁李永富之宅,因人丁俱损,后改作寺。唐贞观三年,李世民南巡至此,见其风景秀丽,天上紫云簇拥,遂挥毫御敕“唐敕紫霞禅院”,后惊四方豪绅,捐资修建,仿御书刻“唐敕紫霞”(因其为小寺,故删禅院)汉白玉匾。加以重建,后声震鄂豫皖,列鄂东名寺之属。香火鼎盛。因地处团麻公路之要道,历系兵家之要塞,故多遭兵焚。

重建时期

清代末年,翰林院学士洪良品回乡扶持重建紫霞寺,建有9幢大殿,3栋文昌阁,两侧围屋计70余间。“文革”初期,紫霞寺大部分殿堂遭到破坏,现经修葺,已恢复了两栋三间殿堂。寺庙依山傍水、乔木莺迁,寺后两山夹凹,门前清流潺潺,一派清幽雅致的景象。

紫霞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鄂东名寺之一,位于大别山余脉西南的旧街道观村虎头山上。该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环境优美,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具有伏虎之势;东北面崇山峻岭,峰峦高耸,蔚为壮观;寺前沙河,清流急湍,应对左右,奔入长江。

古今地位

紫霞寺,现存有相传为秦王李世民御笔题节“唐敕紫霞”汉白玉石碑,紫霞寺因此而得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