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02 16:23
纂香书室位于东莞市凤岗镇凤德岭上村,约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由上村张姓十七世祖张超群用千金所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在纂香书室举办培训班,并开办“纂香女子学校”,是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纂香书室位于凤德岭上村南门坪。建于清乾隆时期,为上村张超群捐资所建。书室坐北向南,宽19.86米,进总深20.09米,建筑面积399平方米。头门面宽三间12米,进深二间,硬山顶,碌灰瓦,龙船灰塑正脊,门额为宋湘题“纂香书室”四字;中进大厅横梁架“思敬堂”匾;后进厅设高1.25米长形供台。整个书室的檐棂。山墙都饰有花鸟图室,或彩绘或灰塑。2004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纂香书室所在上村,座落在矮岭山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流沛,年平均所温22.6摄氏度,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适于农作物生长。
居民为客家人,主要由福建汀州地区,广东梅州地区迁入。书室的创办人为凤岗上村的张超群。清乾隆年间广东才子宋湘在书室讲学。书室周围民居林立。
在凤岗近代史上,私塾教育十分兴旺,先后设有学堂、书院、书室57间,遍布乡间村落。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是凤德岭上村的纂香书室。
纂香书室的历史价值,在于其办学历史悠久,古建筑保留完好。
纂香书室是凤岗现存历史最久远的书室。据考证,纂香书室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当年由凤德岭上村富商张拔萃花费万两白银建造。纂香书室建筑气势非凡,面积达900多平方米,由7间房屋组成,分为四进两厢。远观书室,飞檐翘角,东西两端,鳌尖高突。走近书室,高约3米的红木大门沉稳大气,门楣上书“纂香书室”四个方正有力的大字。书室墙体由一色水磨青砖砌成,檐楼、山墙饰有飞禽走兽、花草鱼虫各种图案,典雅多姿。步入书室,先是一处天井,左右各有一个廓庑,设有花格窗棂。大厅正梁上悬挂横匾,上书“思敬堂”。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厢房,设有回廊,宽敞明亮。后厅设有长形神台,供奉祖宗和“天、地、君、亲、师”牌位。纂香书室堪称典型的客家建筑历史文化遗存。
纂香书室的历史名气,又在于其留下历史文化名人宋湘的传奇。
宋湘是清代颇有传奇色彩的客家才子。宋湘1756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象湖村。他自幼聪颖过人,13岁应童子试,中了秀才,名噪乡里。后走出山乡到广州粤秀书院继续求学,结识凤岗富商张拔萃,两人惺惺相识,结为忘年之交。1782年,宋湘时年26岁,应邀来到凤岗游学,聘为纂香书室教师。“纂香书室”由宋湘所起名,并题字留存。后张拔萃见宋湘怀抱从仕为官志向,不再挽留他,又资助他到南澳深造。宋湘命运并不顺利,又经多年艰苦寒窗,历经四次考试,直至1799年(嘉庆四年),终于考中二甲第十一名进士,这才进入翰林院出任编修。后在仕途上先后放任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为官,一生清廉亲民,政绩斐然。
宋湘文采非凡,被誉为诗文、楹联、书法奇才。流传最广的故事是有一次,嘉庆皇帝寿诞,翰林院推举宋湘即席献上一副寿联:顺睦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昌隆恩庆万年。此联从顺治以始,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代皇帝年号嵌于联中,可谓善颂善祷。嘉庆皇帝龙颜大悦,当场封宋湘为“广东第一才子”。从此宋湘的名气远扬,为世人津津乐道。
纂香书室作为凤岗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岁月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和名人名气,更为珍贵的是纂香书室传承了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
在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观念中,读书是一种立身之道,是谋生和发展的根基。诸如“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一类的祖训。可以说,“崇教尚文”是客家文化传统的精髓和灵魂。当年凤德岭乡绅张拔萃正是客家文化传统的守护人。他为了光大客家宗族祖业,不惜耗费重金建造书室,并留下三峰(今清溪镇三中)田租用于办学,供村中子孙后代免费入读受教育。纂香书室办学一直坚持到民国时期,才收归乡府办学。
当年宋湘应邀从广州繁华都市来到凤岗小山村执教,给后人留下的也不仅是名气。“纂香书室”这个名字有点特别,我们也难以知道宋湘为书室起名的全部由来。或可从字面上揣测一下,据《康熙字典》,“纂”与“攒”相通,可解作“汇集”,可用作“纂言”、“纂论”、“纂述”。“香”字则浅显,自古有“书卷之香”的比方。宋湘在青春年少之时来到凤岗任教,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他其实有着远大的抱负,后来也终于得到实现。宋湘落脚凤岗,眼前要不负朋友、乡亲和莘莘学子的厚望。念兹于此,宋湘奋笔题下“纂香书室”四个大字,发下“汇集天下书香”,传授诗书礼义,培育天下英才的宏愿。这就是宋湘题名纂香书室的深刻涵义。
古人远去,逝水如斯。纂香书室,经历百年风雨,依然书香沁人。纂香书室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财富,就是客家人世代传承的崇教尚文的优良传统,客家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