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鸡

更新时间:2024-10-23 20:05

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属于秧鸡科、黑水鸡属,别名红骨顶。黑水鸡体长约30~38cm,体重约192~493g。雌雄体色相似,通体黑褐色,略沾紫。从胸部到两胁有一白色纵纹。羽毛颜色丰富,上背部为有蓝灰光泽的黑色,下背部、两肩和翅膀的覆羽为橄榄褐色。下腹部有些羽毛尖端白色,形成黑白相杂的斑块。尾下覆羽,中央黑色,两侧纯白。跗趾、趾黄绿色,爪子黑色。虹膜颜色为红色,喙为浅黄绿色,喙基部为鲜红色。额甲上端圆形,鲜红橙色。游泳时尾部向上翘起露出尾下十分明显的两块白斑。

命名由来

瑞典科学家林奈(Linnaeus)于1758年将黑水鸡命名为Gallinula chloropus,属名Gallinula在拉丁文中是小鸡的意思,其英语名“Moorhen”来自13世纪的中古英语,意为“沼泽母鸡”。

形态特征

黑水鸡体长30~38mm,体重192~493g,平均体重为约300g,翼展长度约50~55cm,嘴峰长约4.1~4.9cm,翅长约24.4~27.1cm,尾长约8.2~10.8cm。

成鸟:两性相似,雌鸟稍小。雌雄体色相似,通体黑褐色,略沾紫。从胸部到两胁有一白色纵纹。黑水鸡的羽毛颜色丰富多样,上背部为有蓝灰光泽的黑色,下背部、两肩和翅膀的覆羽为橄榄褐色。下腹部有些羽毛尖端白色,形成黑白相杂的斑块。尾下覆羽,中央黑色,两侧纯白。跗趾、趾黄绿色,爪子黑色。虹膜颜色为红色,喙为浅黄绿色,喙基部为鲜红色。额甲上端圆形,为鲜红色。身体健康的雄性喙尖的黄色区域更大,额板的面积也更大,颜色更为鲜艳。这种醒目的颜色有助于吸引异性和威慑潜在的竞争对手。

幼鸟:上体棕褐色,飞羽黑褐色。头、颈侧棕黄色,颏、喉部灰白色,前胸棕褐色,后胸及腹部灰白色。嘴近端黑褐色,远端沾绿。额甲小。

雏鸟:刚刚孵化出的雏鸟,黑色绒羽覆盖全身,爪子为黑色。喙的尖端为黑色。额甲为粉红色,裸露在外。

栖息环境

黑水鸡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丛、草丛、沼泽和稻田中,也见于沙化草原中的水泡及其附近灌丛中,这些天然屏障为黑水鸡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足够的庇护。黑水鸡不耐寒,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通常在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开阔的场所较为少见。栖息地海拔从海平面到青藏高原的4000米左右。

分布范围

黑水鸡广泛分布在除大洋洲以外的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在中国分布很广,几乎遍布于全国各个省区,通常认为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是常见的夏候鸟。而在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区黑水鸡是常见的留鸟。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黑水鸡善于游泳和潜水,常在邻近的芦苇和蒲草的明水面上游泳。游泳时身体浮出水面很高,受惊时可潜入水底隐蔽,用脚抓住植物经久不出,呼吸时则会在水面露出鼻孔。但是,黑水鸡不善于飞行,飞行缓慢,常常紧贴水面飞行,且飞行距离不远就会落下潜入草丛。其活动水域一般较浅。它们在飞行时头颈部和腿都会伸直。常发出单调的“ge ge gei”声。

黑水鸡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在繁殖期间会有明显的占区行为,主要表现为不让其他个体,包括自己的后裔靠近或进入自己选定的巢区内。通常单个或成双活动,但是在天气恶劣尤其是冬季,它们可能会组成数量多达30只的觅食群体。

防御行为

繁殖期间的黑水鸡有明显的护巢行为,部分个体甚至表现出攻击性。当闯入者入侵时,亲鸟会低着头猛冲向闯入者,以阻止其威胁雏鸟。但如果闯入者体型太大而无法抵挡,黑水鸡则会逃跑并躲藏起来。

它们通常会在草丛、苇丛或灌木丛中寻找遮蔽物,以保护自己不被发现。在遇到人类时,黑水鸡会立刻游进苇丛或草丛躲避。也会潜入水中,游到远处,再浮出水面以远离威胁。

节律特点

日节律行为

在一天中清晨及傍晚时段是黑水鸡的活动高峰期,上午太阳升高之后活动减少。在中午及下午时段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通常栖息在莲叶下或站在堆积的枯枝上。在较为寒冷的季节,黑水鸡上午的活动高峰会推迟1小时。

季节节律行为

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北方种群在9月至12月向南迁移,在3月至5月再次返回。黑水鸡在中国的种群一般在春季4月中下旬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则于10月初开始迁离繁殖地,迁徙过程可一直持续到10月末。其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主要为夏候鸟,在长江流域以南(除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地区主要为留鸟。

觅食行为

黑水鸡是杂食性鸟类,以蠕虫、软体动物、蜘蛛、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及其种子为食。觅食时黑水鸡会仔细搜寻停留在植物叶片、茎上或落入水中的昆虫,及时将其吞入腹中。通常会沿着水生植物边缘游泳,有时也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食谱中动植物比例根据地域会有所不同。

生长繁殖

4月下旬开始营巢繁殖,繁殖期主要在4~7月。一般雌雄成对单独繁殖,有时也会形成松散的小群集中繁殖。

求偶与交配

在求偶过程中,雄性黑水鸡会与其他雄性战斗,争夺与雌性交配的机会。雄性在求偶过程中会追逐雌性。雌性还会通过叫声向雄性传达已经准备好交配的意思。交配过程通常不在水中,而发生在陆地上。

黑水鸡为一夫一妻制婚配,单配制,且有领域意识,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

筑巢与产卵

鸟巢的选址受到栖息地环境稳定性、安全性、便利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后代的存活率密切相关。黑水鸡两性共同营巢,但也有1雌2雄建立家庭或2雌、多雌与1雄合作建巢的记录。黑水鸡筑巢主要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筑巢所用材料主要是枯芦苇和蒲草,它们将巢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于或漂浮在水面上,偶尔也会将巢建在灌木丛中或树上。巢的大小为外径为25×28厘米,内径15×17厘米,巢高18厘米,深5厘米。

黑水鸡产卵期相对较短,从4月中旬到6月底,在5月上半月达到高峰。每窝产卵5~8枚,多者可达10枚。卵为灰白色、乳白色或赭褐色,上面有红褐色斑点。卵为卵圆形或长卵圆形,短径约3厘米米,长径约为4-4.5厘米,卵重16~18.9g,平均为17.4g。通常每天产卵1枚。

孵化与育雏

黑水鸡卵的孵化时间在17~22天,平均孵化时间为20天。产满窝卵开始至首枚卵破壳,雌性和雄性轮流孵卵。

雏鸟孵出后,由雌雄双方照顾和抚养,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幼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雏鸟为早成性,破壳当天即能跟随亲鸟进行活动,下水觅食。雏鸟21~25日龄可自行觅食,45~50日龄长出飞羽,72日龄可独立生活。黑水鸡在生命的头两年中死亡率较高,其寿命可达11年。

亚种分化

黑水鸡种下有共记录15个亚种,Howard and Moore(1991)合并为12亚种,主要依据身体大小、上体和翅膀覆羽的颜色以及额甲的大小进行划分。

近种区别

秧鸡科为一个小科,在中国分布的仅有黑水鸡、董鸡、白骨顶等几种,本词条将对以下三个物种进行比对: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6年,黑水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为无危(LC)。

截止2016年,黑水鸡被列入欧盟鸟类指令附件II(EU Birds Directive Annex II)。

2023年,黑水鸡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种群数量稳定。2014年全球除欧洲以外的黑水鸡数量约为290万至620万只。欧洲黑水鸡数量约为273万-430.5万只。全球黑水鸡数量在500万至1000万只之间,数量较为稳定。

致危因素

其一,恶劣天气,特别是严冬会导致黑水鸡的种群数量有较大的波动;其二,该物种易感染禽流感和禽肉毒杆菌中毒,并可能受到这些疾病未来爆发的威胁;其三,黑水鸡常被蟒蛇(Boidae),无尾目(Anura)动物,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等动物捕食;其四,在有些地区,黑水鸡的栖息环境遭到了破坏。

保护措施

中国河南省于1988年设立了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该区域具有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适宜于黑水鸡的繁衍生存,原本作为夏候鸟迁徙于保护区的黑水鸡,受益于区内充足的繁殖场地和食物,逐渐转变为留鸟,并在此大量繁衍生息;与此相同的还有贵州草海保护区,1992年出现于该保护区的黑水鸡被记录为冬候鸟,随着草海水禽繁殖区的建立,2005年黑水鸡在草海保护区成为了留鸟;2003年开始,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附近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了放牧限制措施,2004年,繁殖期的黑水鸡现身于此保护区,至2007年时,黑水鸡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上升。

此外,为了减少对该物种巢穴和其幼雏的伤害,附近有黑水鸡生活的稻田应该避免过早的收获。

主要价值

在新乡黄河湿地、贵州草海保护区等地,随着栖息环境的改善,黑水鸡从候鸟转变为留鸟。黑水鸡是一种合适的观赏鸟类,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湿地的景观、文化等,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但在世界某些地区,该物种因常成群结队觅食谷物,也常被视为农作物的破坏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