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3 15:59
红额鹦鹉(学名: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为绿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前额、头顶、眼睛后方延伸的条状羽毛均为红色。羽毛艳丽,具粉绒羽。晚成雏。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为水果、浆果、种子、坚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于新西兰及周边的数个小岛。
红额鹦鹉栖息于新西兰所有不同高度的森林,尤其是面积广泛的林区;灌木丛、草地、森林边缘地带、在小岛上延着海岸的地区等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栖息在小岛的森林及周围小岛内的开阔灌木丛与草地上,偏好在森林边缘地带与开阔的地区活动。
在繁殖季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大部分在树顶或是树木在外侧的枝干上聚集;平时大多在靠近地面或是地面上觅食;对鸟通常整年都会离群独居,但也经常和其他同伴组成小群体;在春季会聚集在岛上的小水坑处,共同分享仅有的水源,一起饮用或是洗澡等。偶尔也会前往邻近的小岛上觅食,对人类相当友善,可以近距离接近;当觅食的时候会彼此发出清柔的交谈声,飞行的时候则会发出比较尖锐的鸣叫。
红额鹦鹉的鸣叫声听起来很像羊的叫声,在新西兰,它们的数量已不多,新西兰周围海岛的数量比新西兰本岛多,繁殖期外的时间常常成对或一小群在树上或灌木丛中活动,经常在地上或靠近地上的地方觅食,有时群集在有泉水或水塘旁饮水洗浴。
主要以树叶、植物嫩芽、花朵、花蜜、水果、浆果、大量的昆虫、动物剩下来的残渣或是屍体;有时候会捡食些小碎石块。同时在沿海地区也会觅食海藻、贻贝等。
分布于新西兰和近海岛屿,包括三皇岛,一些豪拉基海湾岛屿,卡皮蒂岛,斯图尔特岛及其周围岛屿,查塔姆群岛,圈套映群岛,奥克兰群岛,诺福克岛(澳大利亚领土自治)。在豪勋爵岛和麦格理群岛已灭绝。
繁殖季节主要在10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筑巢于树洞中,在树木较稀少的新西兰邻近岛屿的族群在树洞不足的情况下会筑巢在岩石裂缝与地洞内,一窝约产5枚卵;在欧洲移民还未到达新西兰时,它的数量很多,现在有些亚种的数量只剩数千只甚至数百只,而如今世界上的数量可能超过一万五千只,但常与黄额鹦鹉混种,所以有部分不是纯种的红额鹦鹉。
人工饲养卵生繁殖,成功率很高,约5个月即有生殖能力,但建议在完全成熟时(约1岁大时)再让它们繁殖,一对成熟的成鸟通常繁殖的欲望很高,全年都可繁殖,一年可生好几窝,一窝可产4-9枚卵枚,通常为5枚,孵化期19-20天,羽毛长成约35天,在幼鸟尚未离巢时,雌鸟可能继续生第2窝甚至第3窝,不建议连续不停的繁殖,如果发生最好将幼鸟抓出巢手养 ,以减轻亲鸟的负担。
列入为《华盛顿公约》附录Ⅰ 一级保育种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红额鹦鹉是一种外表艳丽的鸟类。它们的身体呈绿色;胸部、腹部和尾部覆羽为黄绿色;前额、头顶处的条状羽毛呈红色;背部下方两侧带有红色羽毛;外侧飞行尾羽为蓝紫色。
红额鹦鹉依照不同亚种,体长26到32厘米、体重50-113克不等。鸟体为绿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内侧覆羽为黄绿色;前额、头顶、眼睛后方延伸的条状羽毛均为红色;背部下方两侧也带有红色羽毛;外侧飞行羽蓝紫色;鸟喙浅蓝灰色,尖端黑色;虹膜红色。雌鸟头部的红羽较少;虹膜为红棕色,尾巴较短。
红额鹦鹉饲养难度不高,价位合理,并有着安静稳定的性格,是不错的宠物鸟选择,也是成对饲养繁殖的不错鸟种,建议非繁殖期可提供较宽敞的笼舍来供其活动,喂食上与一般澳大利亚长尾鹦鹉相去不远,日常的混合种子喂食与定期蔬果提供。
可以用饲养虎皮鹦鹉的种子食物,水果和绿色食物饲喂红额鹦鹉。红额鹦鹉有时也吃粮食中的蠕虫,当它们在育雏期间更是如此。红额鹦鹉体质强壮,可养在室外。要保持鸟舍地面的干燥、清洁,因为红额鹦鹉常像小鹳那样在地上刨食,所以不清洁的地面会使它们容易感染上蛔虫。
红额鹦鹉在市面上的价格较低,也有一些变种,除了合理的价位,安静与容易繁殖也是它们的优点,可惜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幼鸟也有此情形;它们不太怕人,很快的就能信任主人,共有6种亚种,市面上已有多种变种-黄化、派落等。
在欧洲移民还未到达新西兰时,它的数量很多,现在有些亚种的数量只剩数千只甚至数百只,而世界上的数量可能超过一万五千只,但常与黄额鹦鹉(Yellow-frontedKakariki)混种,所以有部分不是纯种的红额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