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02:59
红土乡,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地处恩施市东南部,东邻建始县景阳镇、官店镇,南与鹤峰县中营乡接壤,西南与宣恩县椿木营乡毗邻,西与新塘乡交界,北与沙地乡隔江相望,乡人民政府距恩施市区110千米,区域总面积228.7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红土乡户籍人口为45528人。
清乾隆末年,陈、皮二姓在九龙坡下坪中修建街道,定名为“回水溪”。
清嘉庆十年(1805年),改名为“红豆溪”。
民国时期,更名为红土溪,属恩施县第二区。
1950年7月,设红土区。
1952年8月,改为第六区。
1953年,将石窑从第五区(济安)划入第六区。
1957年1月,改为红土区。
1958年11月,改为红土公社。
1961年5月,改为红土区。
1975年,分为红土、石窑2个公社。
1984年6月,红土、石窑2个公社合并为红土区。
1989年,石窑从红土划出,成立石灰窑区公所。
1996年12月,2个区公所分别改为红土乡和石灰窑乡。
2001年3月,红土乡与石灰窑乡合并为红土乡。
1996年,红土乡辖长树湾、马湖堤、赴家坪、大河沟、栈房垭、龙角坝、蓼叶坪、彭家垭、漆树坪、秋木山、黄家坪、长岩屋、岩湾、罗家坪、石灰窑、龙潭、高岭、刘家坪18个行政村。
2001年,红土乡辖红土、石窑2个居委会和天落水、郭家坝、铁场坝、董家河、赵家、乌鸦坝、陶家岭、石板场、金塘水、稻池、桑园、前塘、后塘坝、杉树淌、望月淌、峁子山、下米坨、老村、赵家湾、核桃坪、八斗田、茅田、帅家垭、老湾冲、笋子淌、白果坪、红土溪、龙洞湾、把持、阴坡、三岔溪、湖坪、鱼塘坪、长树湾、马富坝、赵家坪、大河沟、栈房垭、龙角坝、蓼叶垭、彭家垭、秋木山、漆树坪、黄家坪、罗家坪、龙潭、高岭、刘家坪、长岩屋49个行政村。
2011年末,红土乡辖红土、石窑2个社区,天落水、乌鸦坝、稻池、平锦、老村、红土溪、大岩、大河沟、龙角坝、漆树坪、石灰窑11个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红土乡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红土社区、石窑社区、天落水村、鸟鸦坝村、稻池村、平锦村、老村村、红土溪村、大岩村、大河沟村、龙角坝村、漆树坪村、石灰窑村;乡人民政府驻红土集镇。
红土乡地处恩施市东南部,东邻建始县景阳镇、官店镇,南与鹤峰县中营乡接壤,西南与宣恩县椿木营乡毗邻,西与新塘乡交界,北与沙地乡隔江相望,乡人民政府距恩施市区110千米,区域总面积228.72平方千米。
红土乡境内多山,由东北向西南自然呈低山、二高山、高山三级分布。最高峰位于南端石灰窑村殷家坪,海拔1902米;最低点位于东北端的绵羊口,海拔262米。
红土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左右。
红土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暴雪等。最严重的一次暴雪发生在2008年,涉及境内13个村(居)委会,46278人遭受雪灾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64860亩,成灾面积61000亩,经济林木受灾面积(果木)8500亩,茶叶面积3000亩,成灾面积(果木)780亩,茶叶面积3000亩,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5500万元。
2011年,红土乡耕地面积61208亩,人均1.3亩,
截至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6200人。其中男性23014人,占49.8%;女性23186人,占50.2%。总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达28025人,占60.7%,汉族15209人,占32.9%;另有苗、蒙古、壮、满、侗、黎、回等少数民族。
截至2019年末,红土乡户籍人口为45528人。
2011年,红土乡财政总收入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
截至2019年末,红土乡有工业企业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2011年,红土乡农业总产值34391万元。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20736吨,人均448.8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羊为主。生猪饲养量1.8万头,存栏47053头;羊饲养量38603只;家禽13685羽。
2011年,红土乡工业以煤炭、物流为主。工业生产总值6300万元,拥有工业企业7家,职工12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4%。
截至2011年末,红土乡有商业网点215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2011年末,红土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9亿,比上年增长2.5%;各项贷款余额3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0%。
2011年,红土乡邮政纯收入30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10万元。
红土乡境内新建大道等道路过境。
截至2011年末,红土乡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0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6所,在校生2628人,专任教师145人小学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37人,专任教师10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红土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999万,比上年增长16%。
截至2011年末,红土乡有业余艺术团体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3个,各类文化专业户60户;各类图书室20个,藏书20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团队66人。
截至2011年末,红土乡有有学校体育场2个,5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
截至2011年末,红土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床位80张,固定资产总值10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4名,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21人,注册护士11人。2011年,红土乡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3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7727人,参合率86%。
2011年,红土乡农村最低活保障户数1517户,人数3641人,支出276.8万元,新增农村低保户345户,人数712人,新增低保资金5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村五保户户数64户,支出五保经费5万元。福利院1家,床位10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0人。全年接受社会捐助5000元,4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3260人,参保率达85%。
截至2011年末,红土乡有邮政局1个,邮政业务总量320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6万份。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600门,固定电话用户520户,电话普及率50%;移动电话用户5000户;互联网用户300户。
红土乡因乡人民政府驻红土溪村得名。
出恩施城,向东南行一百余千米,有一座四面环抱、一条小河依山而流,古称施鹤要,随谐音今叫石灰窑。它与建始官店、鹤峰中营、恩施双河、宣恩椿木营毗邻,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是这里土家人的传统节日“女儿会”,这天,许多的青年男女便走出幽径小道前来赴会,寻找梦中的情人。
石窑“女儿会”源远流长,相传,在很久以前,这儿地远山深,男女之间是没有拘束的,他们在劳动中唱歌跳舞,倾吐爱情、私订终身,尽情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牧歌生活。后来,有十姓人从山外攀藤越崖,登上海拔1700余米的石灰窑,这十姓人是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他们分割居地,挽草为界,搭棚建屋,立户创业,号称“十个棚”,到了明代末年,薛姓中有一人被推为“乡士”(有学问、能号令一乡之众的人),薛姓多女少子(今石灰窑薛姓已绝),膝下有九女,薛姓教女,严守闺门,平时不许外游。儿女由父母包办订婚,无见面之机,只等适龄,拜堂后方能相见,此时,“十个棚”的儿女结姻,多由父母包办,女发男纳八字庚贴。
有一年,薛乡士到山外远游,于七月十一日回到家里,全棚为乡士大办筵席,庆贺他云游归来,薛乡士很高兴,一边饮酒,一边畅谈沿途见闻,酒酣兴尽之时,把他最钟爱的幺女珍妹唤至身旁,吩咐道:“明天就是月半节了,一早,你和姐姐们穿上新衣服,上街玩一天,观赏秋景,只等这一天,平时不得离棚”。出得门来,山寨的小伙子远观近望,不离左右,以山歌相追,以眉目传情,九姐妹均在这天相中了如意郎君,直至踏月而归。尔后,每到七月十二这天,她们就梳妆打扮,穿着一新,偷偷溜出家门,与邻里姊妹相邀上街,连续数年如故,积之成习,人们便称农历七月十二日为“女儿会”。姑娘们时时盼望着那一年一度的“女儿会”,七月十二这一天,劳累了一年的女儿们戴上最漂亮的首饰,穿上层层不同颜色的镶边衣裳,里长外短,层层翻新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表示富有和美观,并用花背篓背点土特产上街赶集,女儿云集,争奇斗妍,吸引着众多的年轻后生,后生们在集市上相中了一位妹子便连忙走拢去打招呼:“哎,妹子,这梨子好多钱一个?”妹子便讲起价钱来。小伙子就说:“哎呀,好妹子,这梨子是金砣砣还是银蛋蛋?”妹子毫不马虎:“我说这位大哥哎,要的是价,还的是钱,一年梨树长多高?一双梨子结多少?我费的功夫你知道?这价码还嫌高?”就这样讲着价,斗着智慧,探着深浅,要是价儿还不下来,说明妹子看你不上眼,小伙子赶快知趣走开,要是那价码儿越来越低,小伙子的希望就越来越大,价儿降利一半时,小伙子得赶忙把梨全买下来,替妹子背上背篓,妹子自然会跟你走。
土家妹子以歌见美,以歌为媒。“歌儿唱得好,凉水点燃灯”、“一不是爱你人才好,二不是爱你家富豪,爱你会唱歌打锣鼓”。坠入爱河的青年男女总有对不完的歌,从《望郎歌》、《一根竹子巅搭巅》、《一对八哥朝南飞》到《十爱》、《十想》、《十二时》……以歌为媒,私定终身,并互送订情物,男送女的有戒指、象牙梳、绣花针之类,女送男的或一双青布鞋,或一双绣花袜底,或一只刺了绣的荷包。真是月上柳上头,别时两依依。
后来女儿会变成了这里土家人的文化盛会,唢呐队、花锣鼓队、摆手舞队、板凳龙队震得山响,还有老艺人演出的被窝戏、猴把戏,有几十号人演出的傩戏,有扳手劲、抵下巴、举重、踢毽球等传统的体育比赛,女儿们再也不必担心家人的跟踪,踏歌而来,大大方方和小伙子们跳起了摆手舞。
吟唱劳动习俗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里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刘禹锡词)这首词描写了土家族地区山高坡陡,男女劳作,刀耕火种的情景,正因为这种生存环境,换工,就成了土家族地区的传统习俗。“四五月耘草,数家共趋一家,多至三四十人,一家耘毕,复趋一家,一人击鼓,以作气力;一人鸣钲,以节劳逸,随耘而歌,自叶音节……”相邀结群,形成合力,薅草锣鼓则是结群而耘的纽带。
土家族收获的季节,人们灯前月下撕苞谷壳叶,打谜、讲古、说笑话,自娱自乐。
“莲香”是一种介于说唱、舞蹈之间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其称谓有“莲香”、“莲湘”、“连响”等多说,从发展起源来说,称“莲香”较为准确,从表演形式来讲,称“连响”,则因道具发出的优美响声而得名,确更有一番道理。
“莲香”所使用的道具分长、短多种,常用的为2尺5寸长,最长的为3尺,无论长短均为直径15公分的竹竿制作而万,竹上凿有12眼,眼内嵌24枚古代铜钱,十二眼为“莲香”标示兄妹寻父12载,24钱意为兄妹十二年间形影不离,表演者手执“莲香”轻轻一动,就会发出有节奏的连贯响声。
“莲香”的表演形式可分为高桩、矮桩、滚龙莲香、肉连等,高桩“莲香”多站立表演,矮桩莲香表演者在表演时必须半蹲表演,“滚龙莲香”为男女二人在一条高板凳上表演,表演者以一条高板凳为表演区,二人穿梭于板凳上,表演自如,犹如一条板凳忽起忽落,故名“滚龙莲香”,这大概是民间艺人,功到艺熟境地,为展示其高超技艺而设计的一种表演形式。上述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均带道具—“连响”,另一种表演形式,根本不用道具,浑身上下只穿短裤,偶尔也有在头上系上红绸,胸前佩戴红带的装扮,表演者用手拍打身上各个部位,发出如同“连响”一样的优美动听的响声,故称“肉连响”,无论是使用道具和不使用道具均以击肩、臂、腰、头、腿、脚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其主要表演动作有秧歌步、穿掌吸腿步、颤步绕头转身等。表演队伍分双打、三响、七响、十响等。
年俗,是每个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作为土家族聚居地的恩施地区,自清雍正“改土归流”以来,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其风俗文化与汉俗交汇,形成一种奇异而特殊的年俗文化。
杀年猪是土家人一年中值得喜庆的事,杀了猪不仅可以过个好年,也是平时待人接客和全家人一年油水的保障,土家人杀年猪,先要看日子,然后请屠夫,屠夫将猪杀死后,要在猪鼻子上划一刀再刨洗 ,意却我破了你的猪相,投生再不会变成猪遭杀戮了,实际上这一刀是屠夫对自己杀生太多这一“罪过”的心理安慰。
到了腊月末,土家族人忙着打粑粑,拍醪糟,准备过年,粑粑有三种,一曰糍粑,二曰印子壳,三曰冻粑。糍粑是将糯米蒸熟,或用碓舂,或用杵、槌砸打,或用削尖的竹条把子戳揉,把糯米饭整成泥状,现分捏成团、挤压成饼或在专用木模中压制成型,便是糍粑了,大小由主家定,大的有两三斤一对的 ,小的只有一二两一个,大的主要用于走人家送礼,配上糖食糕点,显得又好看又实在,高山不出稻谷,糯米金贵,要掺一些糯包谷米,这样做出来的糍粑黄金亮色的,烤来吃比纯糯米的还香甜,印子壳儿是将糯米和粘米两掺,有的也用高粱米,用水浸泡后磨成浆,盛入包袱中悬吊一晚,大部分水分吊失,称之为吊浆,将吊浆分捏成团,在印模中挤压成型,蒸熟即成,因此印子壳儿又被叫做吊浆粑粑,做成的汤圆则称之吊浆汤圆,冻粑是恩施土家族人特有的节令食品,选择寒冷的天气,将大米磨成浆,将一半炒熟的米浆和另一半生浆抖和后发酵,然后在冰天雪地里冻几天,再分捏成团蒸熟,吃起来绵软可口,有的人家将绿豆或红豆煮烂成泥,放进糖、盐、香料做成的甜、咸豆馅,包进米浆中,放在猴栗树叶上蒸成粑粑,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拍醪糟,就是酿制米酒。这不仅是土家人过年必备的美食,还是预卜来年运气的习俗,腊月下旬,家家主妇都要备置上等糯米,不出米的地方用糯包谷米代替,将糯米或包谷米蒸熟,倒入簸箕中摊开,洒上凉水搅散,再抖入甜酒曲,趁微热时装盆,这样醪糟生坯就做成了,在生坯中间扒入一个小炕,坑周围插上几支筷子做支撑,然后包上干净的棉织物,叫做“出窝”。刚出窝的醪糟如果甜水盈盈,叫做浮子水多,特别是成团的醪糟在盆中可以转动,味道又特别香甜,便预示来年天缘好,地丰收,家运旺,全家人都高兴,如果醪糟变成了红色,叫做“天映”,主有财运,更是欢喜。
农历正月十五夜,土家人张灯结彩,玩花灯采莲船,舞龙灯狮子灯蚌壳灯,跳摆手舞通宵达旦“闹元宵”,与汉俗同。除此之外,取杉树枝,于宅外搭棚烧之,儿童大声呼逐,“赶毛狗,赶毛狗,一赶赶到张家大嫂灶门口,大嫂打个屁,毛狗子不成器”,谓“赶毛狗”或“赶毛九”,为土家独特风俗。
相传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玉皇大帝多喝了几杯酒,在南天门口看下界,嫌山旮旯里的吊脚楼、茅草棚子丑得很,就叫火神下凡,把吊脚楼、茅草棚子都烧哒。火神刚到凡间,跟着来了屋脊神和挡门神。这屋脊神和挡门神晓得凡人修屋造宇不容易,劝火神积点德。火神也晓得玉皇是喝多了酒的,就想打个马虎眼,叫天兵天将用柴草在山里搭起好多棚子,点火烧燃。只见烟雾腾腾,火势熊熊,凡间只看见烟和火,么子都辨不清楚了。玉皇在天上一看,以为真的烧尽了人间房屋。后来,凡界百姓都在正月十五搭棚子烧,专门糊弄玉皇大帝。这茅草棚子好像庄稼人守毛狗的棚子,于是就叫搭毛狗棚了。
红土乡地方特产有烟叶、魔芋、蔬菜、药材(石窑当归、竹节人参、天麻、厚朴、鸡爪黄连)、干鲜果、茶叶、爱巴仁富硒核桃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