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22:13
浮梁红塔,原名“西塔”,俗称“红塔”,又称“大圣宝塔”,位于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旧城内西面的一个小土丘上,唐太和六年(832年),僧度创建浮梁红塔。1983年,南京工学院教授主持修复浮梁红塔。
唐太和六年(832年),僧度创建浮梁红塔。
宋建隆二年(961年),由浮梁县民黎文表倡导建造。
宋康定元年(1040年),浮梁红塔建成。
明万历十三年(1575年),浮梁红塔进行过一次重修。
1983年,南京工学院教授主持修复浮梁红塔。
浮梁红塔通高约50米左右,平面呈六角形,共七层,属于楼阁式砖塔。用青砖砌塔身时,所用的封砖灰浆是以石灰、糯米浆、红土壤和砂四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塔身各层都用青砖砌出塔檐与平座,外侧设护栏,塔身设计逐层向内收进,直至塔顶红塔采用的是穿壁绕座式的结构设计。登临塔顶,须从塔内底层先上一层,步出塔门之外,沿着塔外的平台绕半圈,然后,从另一门进入塔内,上台阶登上一层,再出来绕半圈。这样循环往复数次,才能登上塔顶。
塔顶有一铜质锅状的复盆,上铸文字,记载了红塔建造完成的时间。
浮梁红塔用红土壤和砂等混合而成的,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灰浆中的红土颜色不断外溢,逐渐把整个塔身染成了红色,所以一座青砖塔逐渐变成了“红塔”。
传说浮梁的宋代高僧佛印和尚,曾多次来此讲经说法,泛舟昌江,与大文豪苏东坡、黄庭坚等人互唱机锋,留下了许多脍叙人口的美谈。
浮梁红塔是江西境内时代较早、体量较大、保存较好的古塔之一,被誉为“江西第一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也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红塔反映了北宋初期佛塔的建筑外貌和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一座具有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也是研究浮梁地方史和塔刹建筑史较珍贵的实物资料。
2019年10月7日,浮梁红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浮梁红塔位于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旧城内西面的一个小土丘上。
自驾车从景德镇火车站出发,全程12.2千米,共需24分钟,途经瓷源路、县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