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5 21:26
红尾伯劳是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鸟类。红尾伯劳体型略小,雄鸟头顶和枕部为灰色,有宽阔的黑色贯眼纹;背部、两翼和尾羽为棕褐色。喉部为白色,胸腹部和腹部为皮黄色;雌鸟外观似雄鸟,但头部灰褐色,两胁有褐色鱼鳞纹;幼鸟外观似雌鸟,但头顶为棕色。红尾伯劳俗名为褐伯劳。
红尾伯劳普通亚种额和头顶前部淡灰色(指名亚种额和头顶红棕色),头顶至后颈灰褐色。上背、肩暗灰褐色(指名亚种棕褐色),下背、腰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红色,尾羽棕褐色具有隐约可见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横斑。两翅黑褐色,内侧覆羽暗灰褐色,外侧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具棕白色羽缘和先端。翅缘白色,眼先、眼周至耳区黑色,连结成一粗著的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直到耳后。眼上方至耳羽上方有一窄的白色眉纹。颏、喉和颊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两胁较多棕色,腋羽亦为棕白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苍淡,贯眼纹黑褐色。
幼鸟上体棕褐色,各羽均缀黑褐色横斑和棕色羽缘,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满杂以细的黑褐色波状横斑。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铅灰色。
体重♂23-37克,♀28-44克;体长♂170-208毫米,♀175-204毫米;嘴峰♂12-18毫米,♀13-16毫米;翅♂83-92毫米,♀80-95毫米;尾♂80-100毫米,♀90-97毫米;跗蹠♂23-29毫米,♀23-27毫米。(注:雄性——♂;雌性——♀)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疏林和林缘地带,尤其在有稀矮树木和灌丛生长的开阔旷野、河谷、湖畔、路旁和田边地头灌丛中较常见,也栖息于草甸灌丛、山地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林缘灌丛及其附近的小块次生杨桦林内。红尾伯劳为广布于中国的温湿地带森林鸟类,为平原、丘陵至低山区的常见种,尤以在低山丘陵地的村落附近数量更高。
红尾伯劳东北亚种繁殖于中国黑龙江,迁徙经中国东部;指名亚种为冬候鸟,迁徙经中国东部的大多地区;日本亚种冬季南迁至云南、华南及海南岛越冬。
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泼,常在枝头跳跃或飞上飞下。有时亦高高的站立在小树顶端或电线上静静地注视着四周,待有猎物出现时,才突然飞去捕猎,然后再飞回原来栖木上栖息。常在较固定的栖点(树枝、电线)停栖,环顾四周以猎捕地表的小动物和昆虫。该猎点的这一段较粗树枝的树皮被剥光,并用树皮纤维筑巢。繁殖期间则常站在小树顶端仰首翘尾地高声鸣唱,鸣声粗犷、响亮、激昂有力,有时边鸣唱边突然飞向树顶上空,快速地扇动翅膀原地飞翔一阵后又落入枝头继续鸣唱,见到人后立刻往下飞入茂密的枝叶丛中或灌丛中。
红尾伯劳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头虫科、金龟子科、瓢虫科、半翅目蝽科和鳞翅目昆虫。偶尔吃少量草子。昆虫占99.6%,以鞘目昆虫最多,包括金龟子、沟叩头虫,伪步行虫、象甲虫等;其次为鳞翅目夜蛾科和天蛾科幼虫,以主蝼蛄、负蝗、螳螂等。此鸟喜食蝼蛄、蝗虫和地老虎,也捕捉蜥蜴,将之穿挂于树上的尖枝杈上,然后撕食其内脏和肌肉等柔软部分,剩余物则挂在树上绝不回顾。幼鸟就具有将食物(肉条)挂钩在笼内尖刺物上撕食的本能,而并非贮藏。
现存(留鸟):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和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和东亚区)。
现存: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 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现存(非繁殖地):不丹。
现存和游荡:圣诞岛、丹麦、马尔代夫、帕劳群岛和英国。
现存和旅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和台湾。
繁殖期5-7月。在长白山5月中旬即已开始占区,此时雄鸟常站在巢域中比较高的小树顶端鸣唱。领域性较强,对侵入的外来鸟类,则加以驱赶。5月下旬即进行营巢活动,并不时出现交尾行为。解剖观察雄鸟睾丸为9毫米×12毫米,已发育成熟。通常营巢于低山丘陵小块次生杨桦林、人工落叶松林、杂木林和林缘灌丛中。巢多置于落叶松、山丁子、刺槐等幼树和灌木上,距地高0.6-7米,随环境而变化,着巢部位多为枝叶茂密的中上部紧靠树干的侧枝基部。巢呈杯状,巢材以莎草、苔草、篙草等枯草茎叶为主,偶尔混杂有一些细的小树枝,内垫有细草茎、植物韧皮纤维和羽毛等。
巢的大小为外径12-14厘米 ×15-16厘米,平均14厘米×15厘米,内径7-8厘米×8-9厘米,平均7.8-8.3厘米,高7.5-10厘米,深4-5.6厘米。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5-6天才能筑好,巢筑好后第二天开始产卵,1年繁殖1窝,每天产卵1枚,每窝产卵5-7枚,偶尔有多至8枚的。卵为椭圆形,乳白色或灰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19毫米×21.1-24.5毫米,平均17.1毫米×22.0毫米,卵重3.1-3.5克。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警戒和觅食饲喂雏鸟。孵化期15±1天。
雏鸟晚成性,刚出壳的雏鸟重2.6克,除腹侧有一行绒羽外,全体光裸。6日龄睁眼,背、翅及尾羽羽尖开始露出。10日龄背羽及尾羽羽鞘开始破裂。12日龄上嘴出现齿突。14-15日龄开始离巢。15-30日龄在巢区附近由双亲继续抚育。40-55日龄进行雏后换羽成为幼鸟。实验测定雏鸟的化学体温调节能力始于10日龄。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4-18天。雏鸟离巢后仍由亲鸟喂食,特别是离巢的头几天,仍在巢中留住,亲鸟觅食归来后不到巢上喂食,而是在离巢1m左右鸣叫,招引雏鸟取食,雏鸟出巢取食后仍飞回巢中,直到16-18日龄后,雏鸟才不再回巢,但仍跟随亲鸟在巢区活动和学习觅食。亲鸟仍不时给幼鸟喂食,当幼鸟能够自己觅食后,才随同亲鸟离开巢区游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379项)。
尽管全球物种数量估计数包括:约10,000-100,000个繁殖对,约1,000-10,000个迁徙个体和约50-1,000个越冬个体,但全球数量尚未量化。 >约10,000只在中国台湾迁移,且<约10,000在中国台湾越冬;在韩国约有10,000-100,000个繁殖对和约1,000-10,000只个体; 在日本,约有100-10,000个繁殖对和约50-1,000只个体迁移,在俄罗斯约有100-100,000个繁殖对和约50-10,000只个体迁移(2009年)。
趋势论证: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日本物种数量减少80%之后,据估计该物种数量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