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02:58
清朝末年,锁井镇恶霸地主冯兰池砸碎作为公产凭证的古钟,霸占公产,农民朱老巩为民挺身,无奈敌不过强大的封建势力,气病身亡,幼子逃离家乡。25年后,流落关外多年的朱老巩之子朱老忠带全家返回,要报血海深仇。冯兰池先下手抓朱老忠的儿子大贵去当兵。朱老忠本欲与冯兰池拼命,但想起当年父亲的遭遇,深知盲目寻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久,他结识了地下党领导人贾湘农,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认清只有走革命道路才能真正复仇。朱老忠带动受苦的农民兄弟在锁井镇展开了革命工作,其中老朋友严志和的儿子运涛被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参加了北伐。后运涛因蒋介石背叛革命而被捕,朱老忠前去探望,并了解到了更深刻的革命道理,萌生了加入共产党的强烈愿望。冯兰池返乡后与反动政府的县长勾结在一起,在年关时节利用权势勒索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已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的朱老忠率领全镇农民群众奋起反抗。冯兰池利用反动政权势力镇压群众的企图在群众的强大力量面前彻底失败。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创作背景
最先拟将小说《红旗谱》搬上银幕的是天津电影制片厂,该厂1958年6月筹建之初就将具有本土特色的小说《红旗谱》作为“开锣大戏”,邀请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剧胡苏改编剧本,导演则聘请曾执导过《中华女儿》《母亲》等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北影厂导演凌子风。凌子风不但应允且主动向文化部申请调往天津。这时,文化部开始部署国庆10周年献礼片的创作生产,夏衍、陈荒煤等文化部领导都主张将小说《红旗谱》改编成电影,列入献礼片计划。鉴于天津电影制片厂成立不久,条件不足,陈荒煤提出以北影为主,由北影与天影联合摄制。北影厂厂长汪洋与天津厂达成合作协议,并动员凌子风返回北影。
剧本改编
胡苏的改编本出炉后,北影厂专门组织研究讨论后认为胡苏的剧本把小说改编成三集的电影计划过大,还是应改编成一部电影,让故事集中一些,并要求将故事结束于反割头税的胜利上。受命修改剧本的凌子风反复研读原作,前后看了七遍,又特地找来北影的另一位编剧海默一起研究,由海默执笔。海默四天四夜一气呵成赶出了修改本。凌子风的战友、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的吴坚也曾参与修改。
剧本创作修改遵循了胡苏在改编之初提出的“取精用弘”的原则,即取原著之精华部分,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去丰富原作,深化主题。小说人物众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改编者们按电影样式要求,撷取以朱严两家为代表的农民群体与恶霸地主代表人物冯兰池之间的阶级矛盾这一主线,将朱老忠的性格发展作为艺术形象的核心,以其从自发反抗走向自觉革命的过程贯穿全片,形成戏剧情节和发展纽带,集中再现大革命前后北方农村高涨的革命斗争状况,彰显小说所揭示的农民命运、前途及其斗争历史经验的主题。为此,全片以朱老巩舍身护钟开始,到反割头税斗争胜利结束,舍弃了保定二师学潮的部分,因其已转向城市革命知识分子斗争方面且涉及受左倾盲动路线影响问题。对于保留下来的部分,也下了一番改造的功夫,或集中渲染或必要生发,甚至添加了新的情节和场面。如小说的“楔子”朱老巩大闹柳林,剧中重新组织为自成起讫的护钟段落,有意识地将年仅十几岁的虎子置于斗争漩涡中,为其日后继承父辈斗争精神、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伏笔。为了使情节更集中,更能揭露地主狠毒的阶级本性,同时留下悬念,将虎子远走关东的时间,由原著中的“过了些日子”,改为由于冯兰池欲斩草除根而被逼立刻成行。
演员选择
在确定朱老巩、朱老忠父子的扮演者时,为使人物形象具有延续性,凌子风决定父子由同一演员担当。其中,朱老忠一角塑造的好坏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尽管有很多人自荐,但凌子风属意于曾主演《宋景诗》的崔嵬。其原因除了崔嵬的艺术功力,还由于他在战争年代曾长期战斗在滹沱河两岸,符合凌子风挑选演员所看重的有河北农村生活经历的要求。崔嵬读了原著和剧本后,很受感动,尽管他作为导演正在赶拍同为献礼片的《青春之歌》,仍慨然同意出演《红旗谱》。
为拍摄该片,崔嵬到率先排演话剧《红旗谱》的河北省话剧团“取经”,随后便向凌子风推荐了话剧版导演兼严志和扮演者蔡松龄和话剧版的编剧兼朱老明扮演者的村里。
该片中冯兰池一角,从青年演到老年,时间跨度大。其扮演者葛存壮当时只有29岁,从艺以来一直做群众演员,但曾两度与他合作的凌子风看出他的表演潜力,起用他担任反一号。
角色塑造
蔡松龄对自己在片中所演的严志和潜心钻研,重读小说及相关资料,从“严志和就是一头土生土长,从未离开家乡沃土的耕牛”的评价中受到启发,翻阅深入生活时所写的手记,分析人物性格,把握角色忍气吞声、懦弱怕事和碌碡压不出个屁来的基本特征。
村里在片中扮演瞎子朱老明时,除了借鉴传统戏曲中“瞎子摸杆”的表演方法,其创作主要来源于他在农村的生活经历。他在故乡长年接触过两位盲人,而且是后天的“睁眼瞎”。在排演话剧《红旗谱》时,他就曾多次走访两位盲人乡亲,观察他们的眼睛变化和形体特点。而当拍摄电影《红旗谱》时,凌子风提示他朱老明的眼是气瞎的,于是,村里为着重突出“气”字,决心把朱老明塑造成“睁眼瞎”,把自己眼球的三分之一吊入上眼眶。
葛存壮下决心要把冯兰池演好,专本买了两本原著,一本用来反复阅读,而把另一本中凡写到冯兰池的段落都剪下来,贴在分镜头剧本的相应之处,进行联想思考。最终,他抓住书中“姜还是老的辣”中的“辣”字,作为表演基调。
摄影基调
该片摄影师吴印咸从影片特定的题材内容出发,确定摄影基调是:浑厚有力,朴素扎实,忌轻浮、鲜艳、单薄,并且要有乡土气息。为此,他研究剧情结构,分析矛盾冲突,找出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确定重场戏和过场戏,针对人物、场景乃至季节、时间等,考虑不同处理方案,并对如何运用构图、光线、色彩等做出构思设计,再把自己的造型设想汇合到导演的统一意图之中。
音乐创作
该片的作曲瞿希贤同时也为故事时代背景、地域相近的影片《青春之歌》作曲,她抓住两部影片故事舞台的空间差异,采取流行于河北省地区,为农民喜爱的河北梆子作为影片《红旗谱》的基调音乐,配器上同样选用具有北方特色的唢呐、高胡等乐器,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
该片风格粗犷、激昂,表演、摄影、美工、音乐,都散发着一股浓烈浑厚的冀中平原乡土气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崔嵬的表演,他一人饰演朱老巩、朱老忠父子两代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气质,赋予了人物慷慨悲歌的燕赵遗风。(《新京报》评)
该片既忠于原著,又根据电影这种艺术样式的特点,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做了某些必要的充实。在情节的提炼和结构的布局上,突出了矛盾冲突的主线和人物之间最主要的纠葛,因而也就加强了作为作品思想内核的阶级斗争的主题,使戏剧矛盾得到不断发展,使人物在斗争中展现了活生生的性格,所以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再创造。但影片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运涛接触到共产党的偶然性,不能更有力地突出党领导农民运动的作用;影片的后半部显得较为松散,有些场景粗犷有余,细腻不足。(《北京文艺》评)
该片在艺术创造上一个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农民形象。崔嵬扮演朱老忠时,紧紧抓住他性格中战斗性的一面,使它在和冯兰池的斗争中发挥主题的积极意义。这是有成效的,角色创造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从整个角色看来,它的形象的体现还不够完整,一般的外在的“表演”多于具体的内心的体现。这和剧本的人物创造中的先天不足有关,角色体现中缺乏具体的设计也不无影响。严志和的创作者在许多关键的地方用了富有特征的动作和语言,把他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是令人叫绝的。这个角色在分量上的比重比朱老忠小得多,在艺术上的成就却比朱老忠要大,从头至尾有起伏、有变化、有发展,但又始终保持着他的个性特征。扮演朱老明的村里对于角色的整个设计是真实可信的,动作富于残疾人的特征,又不过分夸张,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演,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影片的创作者给观众展示了许多富有地方色彩而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广大的生活场景,辽阔而富有诗意的抒情画面,出色的艺术描写显示了导演和摄影师卓越的艺术才能。在音乐方面,作曲家大胆采用河北梆子的旋律并加以创造,不但加强了影片的地方色彩,也为电影音乐进一步民族化提供了经验。该片的不足之处,一是后半部分的结构松散,许多事件与主要线索、主要人物游离了。二是人物描写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后半部分中朱老忠的变化没有根据其性格基调并通过其个性特征表现,无法使人具体看到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贾湘农更是写得没有生气,其情感、爱好、个性都没有给予具体描绘;冯兰池的形象也比较平面,其地主恶霸的狠毒本质揭露得不够深刻。(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副主席袁文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