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5 13:13
红额朱雀(学名:Carpodacus subhimachalus):中型鸟类,体长16-21厘米。雄鸟前额、眉纹、颏、喉深红或橙红色,眼先至眼后灰褐色,头顶至背包括翅上覆羽褐色或暗褐色、具宽的暗红色或橄榄绿黄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橙红色,两翅和尾黑褐色或褐色,外翈羽缘红色或橄榄绿黄色。喉、胸红色具白色斑点,其余下体灰褐色。雌鸟额和眉纹金橙黄色,颊、喉、胸亦为金橙黄色,其余和雄相似。
该物种在1836年由英国博物学家布莱恩·霍顿·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以双名法“Corythus subhimachalus”命名。物种名“subhimachalus”源自拉丁语sub,意思是“在...之下”,印地语词“himachal”意思是“雪”。红额朱雀以前被划分在松雀属(Pinicola)中,但是基于线粒体和核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它被确定转移到朱雀属(Carpodacus)。
雄鸟前额、颊和眉纹深红色,眼先、眼后和耳羽灰褐色或暗褐色,头顶、枕、后颈、背、肩和翅上覆羽暗褐色或褐色、具宽的暗红色或橄榄绿黄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橙红色,尾羽黑揭色,外翈羽缘红色或橄榄绿黄色;两翅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羽缘红色或橄榄绿黄色。颊、颏深红色,喉、胸深红或橙红色,羽毛中央白色形成白色斑点,其余下体淡褐灰色,腹中央较淡,尾下覆羽淡灰色,羽缘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褐灰色,羽缘橄榄黄色。
雌鸟前额、眉纹金橙黄色,头顶枕、后颈暗橄榄黄色。背、肩灰褐色,羽缘橄榄绿黄色。腰和尾上覆羽橄榄黄色无纵纹,两翅和尾暗褐色,羽缘橄榄黄色,颊、颏、喉、胸金橙黄色,其余下体淡褐灰色。
虹膜红褐或淡褐色,嘴肉褐色或角褐色,脚淡褐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5-50克,♀35-48克;体长♂161-210毫米,♀180-197毫米;嘴峰♂12-13.5毫米,♀12-13毫米;翅♂90-100毫米,♀91-98毫米;尾♂72-84毫米,♀70-80毫米;跗蹠♂19.0-24.0毫米,♀19.5-23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于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森林上缘的矮树丛、杜鹃灌丛、竹丛和草地。海拔高度2000-5000米,夏季分布较高、多在林线上缘灌丛草地或有稀疏树木生长的灌丛草地和林缘地带,冬季分布较低、多在3000米以下的沟谷与河滩灌丛和林缘地带。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及四川海拔3500-4200米的较高针叶林。
食性:主要以草子为食,也吃灌木和树木果实和种子。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亦喜成群,常成小群在树枝间或灌木丛中,有时也到地上活动。不做长距离飞翔。除繁殖期间外,很少鸣叫,活动时毫无声响,性较安静。但繁殖期间也善鸣唱,婉转悦耳,富有变化。
叫声:甚寂声。鸣声为多变的颤鸣,也作ter ter tee,偶有似麻雀的吱吱叫。
世界:分布于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
中国:分布于四川西部康定、白玉、巴塘、西南部木里、甘洛、南部重庆、中部成都、都江堰、峨眉、宝兴、南充,云南西北部中甸、丽江、怒江与澜沧江山脉、东北部永善、西部泸水、新平、中部昆明,西藏南部聂拉木、绒辖、东南部察隅、通麦、林芝、易贡湖、扎曲贡、达格章和昌都地区西南部。
繁殖期5-7月,通常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分散成对,雄鸟站在小树或灌木顶枝上鸣叫,并不时地在上下树枝间跳跃飞翔,或从一棵树飞到邻近的另一棵树上,雌鸟飞来站在雄鸟下面的低枝上或地上,交配亦在低枝上或地上进行。营巢于蔷薇等有刺灌木丛中和小树枝权上。距地高0.5-1米,较隐蔽。巢呈杯状,结构较松散,用枯草茎、草叶和须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的须根和少量兽毛。营巢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附近鸣唱和警戒。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13-14天。雏鸟晚成性,经过15-17天的喂养,幼鸟则可离巢。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