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磡观音庙

更新时间:2024-09-05 17:45

红磡观音庙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当时红磡三约(红磡约、鹤园角约及土瓜湾约)的街坊合资兴建,红磡观音庙是最大规模的观音庙,现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并由华人庙宇委员会负责管理。

历史及结构

庙门额上有“观音庙”三字的石刻,上有“光绪己丑重修”,石刻门联:“座上莲花,饶有西湖三月景;瓶中杨柳,分来南海一枝春”。红磡观音庙曾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及宣统二年(1901年)重修。

红磡观音庙分为三座,正座为观音庙,门头形状如亭,中堂有盖方如庭阶,两进则为正殿;左为“公所”,右为“书院”。左边公所改为红磡三约街坊会中医诊所,门联:“公道自在人心,公事期诸公办;所在无分中外,所行无忝所言”;右边的书院则空置。

每年中有4次观音诞,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的十九日。每逢农历正月廿六“观音开库”,都会吸引很多善信前来参拜及“借库”。

轶闻

红磡观音庙在日军侵袭香港时期(1941年12月8日凌晨)先后经历两次大轰炸,附近的屋宇通通被炸毁,而观音庙则屹立不倒,丝毫无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