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胁吸蜜鹦鹉

更新时间:2024-10-14 16:55

红胁吸蜜鹦鹉(学名:Charmosyna placentis)羽色鲜艳,雄鸟鸟喙和眼睛之间、下巴、翅膀内侧覆羽、胸部两侧均为红色;雌鸟脸颊、下巴、腹胁和翅膀内侧覆羽均无红色,前额和头顶为绿色;耳羽为蓝黑色。

形态特征

红胁吸蜜鹦鹉身长15-17厘米,体重34-48克 ,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额和头顶前端为黄绿色;鸟喙和眼睛之间、下巴、翅膀内侧覆羽、胸部两侧均为红色;耳羽蓝紫色,并带有浅蓝色的放射状条纹;尾巴上端臀部为浅蓝紫色;尾羽上方绿色,尖端橙黄色,内侧为黄色;尾羽外侧为红色和黄黑底,翅膀弯曲的地方到内侧飞行羽为黄色。鸟喙珊瑚红色,虹膜橙色。

雌鸟脸颊、下巴、腹胁和翅膀内侧覆羽均无红色,前额和头顶为绿色;耳羽为蓝黑色,并参杂著黄色条纹状羽毛。幼鸟和雌鸟的颜色很相似,但是耳羽为蓝色,羽毛尖端为黄色;成鸟的眼睛和鸟喙之间均有红羽,雌鸟前额带有黄绿色。鸟喙为棕黑色。

栖息环境

红胁吸蜜主要栖息于林区和次生林、森林边缘地带、湿地、部分开垦过的地区和椰子园,在印尼海拔不超过300米,但在新几内亚东部可达1400米;有时也会在狭长的林区、平原地带、沼泽地区和红树林活动。偶尔会前往邻近村庄或是花园等处。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大多成对或是组成10到20只左右的小群体,喜欢聚集于花朵盛开的树上;偶尔会和其他同属的吸蜜鹦鹉一起集结觅食;生性非常活泼,在群体中时常听见红胁吸蜜鹦鹉彼此喋喋不休的发生争吵,发出的噪音相当引人注意。平常安静的在林间活动,则因为身体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所以不容易被察觉。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尖锐的鸣叫,很容易看见。红胁吸蜜鹦鹉主要以花粉、花蜜、花朵、软性水果、草地植物的小种子等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摩鹿加群岛、巴布亚岛、 布干维尔岛、俾斯麦群岛、安汶岛、塞兰岛和阿鲁岛。

繁殖方式

在野外一整年都可以繁殖,但是主要的繁殖期在当地的旱季,会在白蚁塔中或是腐烂的树干中筑巢;在新几内亚,会定期探测白蚁丘,特别喜欢在有蕨类植物和苔藓覆盖的地区筑巢,也利用这些材质铺巢。繁殖季节从2月至10月期间,在其他月份也可繁殖。

人工饲养的红胁吸蜜鹦鹉配对非常困难,除非当它们还是幼鸟的时候就使其熟悉并生活在一起,否则成鸟大多会互相攻击。红胁吸蜜鹦鹉一整年都可以繁殖,可以提供20×20×35厘米的厚木巢箱。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为22到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5到6周。羽毛丰满后仍留巢约1个月。如果饲养得宜,一年可以繁殖3次,亲鸟有拔去幼鸟羽毛的倾向,因此要适时取出手养。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注:红胁吸蜜鹦鹉图册网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