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12:44
红背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erythronotus)是鹟科、红尾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雄鸟前额、头顶至后颈灰色或浅蓝灰色,背、腰、尾上覆羽和下体棕红或锈红色,两翅黑褐色,翅上有大块白斑极为醒目,眼和眼以下脸颊有一大块黑斑,向后经耳羽、颈侧一直延伸到翅端,特征极为明显,野外不难识别。雌鸟野外识别特征不很突出,头和上体褐色,翅上亦有白斑,但较雄鸟小。下体浅灰褐色而沾橙棕色,尾下覆羽浅棕色。
雄鸟夏羽头顶、枕、后颈灰色或浅蓝灰色,前额、眼先、脸颊、颈侧一直到肩端黑色。背、肩、腰、尾上覆羽等上体以及颏、喉、胸和两胁棕红色或锈红色。尾羽棕色或锈红色,中央一对尾羽暗褐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具暗褐色端斑。两翅暗褐色.翅上小覆羽、内侧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小翼羽大部白色,初级覆羽中部具白色宽斑,彼此共同构成翅上大而显著的白色翅斑。飞羽暗褐色或褐色,外翈羽缘浅灰色,脸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秋季刚换新羽后头部具粉褐色羽缘,掩盖了头顶的灰色,背和下体的棕红色亦被宽阔的灰色羽缘所掩盖,腹和尾下覆羽皮黄色,较夏羽淡,但到冬季以后,上述羽缘亦都消退,全身羽毛又恢复到夏羽状态。
雌鸟上体包括头顶、头侧、后颈、颈侧以及两翅等整个上体全为褐色或灰褐色,小翼羽几全白色,飞羽具淡色羽缘,尤以次级飞羽较明显,翅上覆羽缺少白斑,仅翅中覆羽具宽阔的浅棕色羽缘和一块小的白斑,眼周有一不明显的白环。下体淡灰褐色微缀以棕橙色,腹和肛周较淡,尾下覆羽浅棕色或黄褐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踱和趾亦为黑色。
相似种雄性贺兰山红尾鸲(Phoenicurus alaschanicus)整个头和上背蓝灰色,头侧和颈侧无黑色斑。区别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红背红尾鸲主要栖息于多岩石的山地灌丛和针叶林中,尤以林下植物茂密的山间溪流和沟谷森林以及多灌丛的砾石滩和林缘灌丛地带较常见,有时也活动于荒漠中的绿洲和富有灌木的沙石滩。
行为:常单独活动,多在地上、岩石上或灌木枝头活动和觅食,有时也见在树上活动。性活泼。鸣声清脆,常频繁地上下摆尾。雄鸟在春季甚喧闹。尾上下轻弹而不往两边甩。越冬于中海拔地带的荒漠灌丛及林地。
迁徙:中国为夏候鸟,4月迁来中国繁殖,10-11月迁离中国。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
存在(居住地):中国、印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存在(繁殖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亚俄罗斯、中亚俄罗斯)。
存在(非繁殖地):阿富汗、巴林、伊朗、伊拉克、阿曼、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存在(通道):卡塔尔。
游荡(非繁殖地):科威特。
游荡:以色列、土耳其。
存在和起源不确定:乌兹别克斯坦。
在中国分布于新疆西部天山、西南部喀什、塔里木盆地西缘、北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和中部及东部盆地。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石头或树根下面地上,巢四周常覆盖有厚的苔藓掩盖,甚为隐蔽。巢底层系一些粗的枝条作巢基,然后用苔藓和草茎混合编织而成,巢呈杯状,内垫有羊毛和毛发。巢的大小为外径10-12厘米,内径5-6厘米,高9-11厘米。深4-5厘米。每窝产卵3-6枚.卵淡绿色,被有灰褐色斑。卵的大小为18.4毫米×13.9毫米。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但该物种在俄罗斯南部本地丰富,在中国罕见,在巴基斯坦冬季常见的地方相当普遍(del Hoyo等人,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