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9 20:55
红腹红尾鸲是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的鸟类。体大(约18厘米)而色彩醒目的红尾鸲。雄鸟似北红尾鸽但体型较大,头顶及颈背灰白,尾羽栗色。翼上白斑甚大,黑色部位于冬季有烟灰色的缘饰。雌鸟似雌性欧亚红尾鸲但体型较大,褐色的中央尾羽与棕色尾羽对比不强烈。翼上无白斑,具点斑羽衣的幼鸟已具明显的白色翼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和白顶溪鸲(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均与红腹红尾鸲很相似。但北红尾鸲体型较小,头顶暗灰色,不为白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红腹红尾鸲尾全为锈棕色,仅中央尾羽尖端黑褐色;白顶溪鸲翅上无白斑,尾具黑色端斑。区别均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红腹红尾鸲是一种典型的高山和高原鸟类,夏季主要栖息于海拔4000-5500米的高山、高原、灌丛、草甸、裸岩、沟谷、溪流、荒坡,一直到雪线下的流石滩均见有分布,耐寒和适应力极强。冬季常下到海拔2000-3000米的亚高山矮曲林和林线上缘疏林灌丛地带,尤以沟谷和山溪河谷灌丛较常见。
行为:除繁殖期成对外,多单独活动,有时也成小群。常停息在树上、灌木枝头、岩石上或地上,多在地上觅食,尾常不停地上下摆动。性惧生而孤僻。炫耀时,雄鸟从突出栖处作高空翱翔,两翼颤抖以显示其醒目的白色翼斑。有时在动物尸体上觅食昆虫。雌鸟冬季往较低海拔处迁移,但雄鸟仍留居高海拔,有时在雪中找食。
叫声:叫声包括微弱的“lik”及较生硬的“tek”声。鸣声为短促清晰的哨音“tit-tit-titer”接以突发的似喘息短促音,于突出的栖木上或炫耀飞行时鸣唱。
食性:主要以甲虫、象鼻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蠕虫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迁徙:留鸟,部分迁徙或游荡。有季节性的垂直迁徙现象,亦有部分进行短距离迁徙。
存在(居住地):阿富汗、阿塞拜疆、不丹、中国、格鲁吉亚、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东亚俄罗斯、中亚俄罗斯)、俄罗斯联邦(欧洲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可能灭绝:伊朗。
游荡:亚美尼亚。
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喀什、天山、阿克苏、西南部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南部昆仑山、中部吐鲁番、北部准噶尔盆地、东部哈密,青海东北部、东南部、柴达木盆地和西藏南部;越冬或迁经于甘肃西北部、山西、山东、河北、四川、云南和西藏南部。
繁殖期6-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地带。尤以多岩石的森林上缘灌丛和灌丛苔原地带较多。巢多置于岩石下的地洞中或岩石缝隙中。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和苔藓编织而成,内垫有羊毛、牛毛和羽毛等。巢的大小为外径11-15.5厘米,内径7.0-10.0厘米,高6.0-8.5厘米,深4-5厘米。每窝产卵3-5枚。卵白色、被有淡棕色或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毫米×14毫米。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
列入《伯尔尼公约》(Bern Convention)——附录Ⅱ。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在欧洲,估计繁殖种群数量为2200-6100对,相当于4500-12100只成熟个体(国际鸟类联盟2015年),其中欧洲占全球数量不到5%。据估计,中国的越冬个体数量少于1000只(巴西,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