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7 18:31
《红色中华》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
《红色中华》创刊之初为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后改为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全国总工会、青年团中央的联合机关报。它是党和苏维埃政府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在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时多达四万多份。
1931年12月11日,红中社开始出版印刷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并成立了“红中”编委会。《红色中华》报在1931年12月11日创刊后,由项英具体分管。《红色中华》报早期负责人、工作人员名单:王观澜、周以栗、李伯钊、钱希均、李一氓、杨尚昆、沙可夫、韩进、任质斌、瞿秋白、向仲华、廖承志……
1934年10月10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苏区党、政、军、群团等首脑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从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在中央苏区另外成立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继续领导军民坚持斗争,以掩护红军主力秘密突围转移。瞿秋白服从组织安排,留在苏区担任中共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继续主编《红色中华》。为迷惑国民党军,保守主力红军撤离苏区的秘密,《红色中华》仍以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机关报的面目出现,社址不变,印刷厂不变,版式不变,一切照旧。而且报纸内容仍以报道战争通讯为主,刊载军事电台收到的各苏区捷报,但不提红军的具体行动情况。
本刊自1937年第325期开始改刊名为《新中华报》。
本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主要目的是组织解放区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指导各级苏维埃的实际工作,纠正各级苏维埃在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尽量揭破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及一切反动政治派别进攻革命苏区工农的阴谋。
这张报,见证着党建立红色政权的初心使命;这张报,储存着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密码。
眼前这片残破的报纸,纵23厘米,横44厘米,只有整张报纸的三分之一,是《红色中华》报在中央苏区出版的最后一期报纸。是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