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冠海龙

更新时间:2023-09-05 20:52

红鳍冠海龙(学名:Corythoichthys haematopterus)是海龙科、冠海龙属动物。体细长呈鞭状,躯干部为六棱形,尾部为四棱形;体高稍大于体宽;头细长,与身体在同一直线上;吻细长呈管状;眼中等大,圆形,眼眶突出;眼间隔小于眼径,微凹;鼻孔每侧2个,很小,相距很近,紧位于眼前缘;口很小,前位,上下颌短小,微可伸缩;无齿;鳃盖隆起,主鳃盖具1完全的中纵棱;体无鳞,完全为骨环所包;体呈淡灰色,头部及体侧具甚多不规则线纹且交错成网状;管状吻、体背部棱棘及尾鳍呈橘红色。

形态特征

背鳍27~30;胸鳍14;臀鳍3~4;尾鳍9~10;骨环16~18+32~37;背鳍下骨环1+9。

体长为头长5.0~7.2倍,头长为吻长1.9~2.1倍,为眼径6.0~6.5倍,为眼间隔9.0~9.5倍。

体细长呈鞭状,躯干部为六棱形,尾部为四棱形,躯干部的上侧棱与尾部上侧棱不相连,下侧棱则与尾部下侧棱相接,中侧棱平直而终止于臀部骨环处,与尾部上侧棱近相连续。体高稍大于体宽。头细长,与身体在同一直线上。吻细长呈管状,吻部背中棱低位或仅留痕迹。眼中等大,圆形,眼眶突出。眼间隔小于眼径,微凹。鼻孔每侧2个,很小,相距很近,紧位于眼前缘。口很小,前位,上下颌短小,微可伸缩。无齿。鳃盖隆起,主鳃盖具1完全的中纵棱。鳃孔窄小,位近头背缘。肛门位于体前方35处腹面。

体无鳞,完全为骨环所包。体上棱嵴突出。背鳍较长,完全位于尾部,起于第一尾环上,止于第十尾环。臀鳍极短小,紧位于肛门后方。胸鳍较宽,扇形,侧位。尾鳍圆形。

体呈淡灰色,头部及体侧具甚多不规则线纹且交错成网状。管状吻、体背部棱棘及尾鳍呈橘红色。

生活习性

红鳍冠海龙栖息于20米深的浅海沿岸,栖息地包括沙子、淤泥、珊瑚、碎石、礁滩、藻类、红树林和海草地带。对盐度适应能力较强,适温范围广,游泳缓慢,常作垂直游动。常发现于海藻、岛礁丛中或光线黑暗处,靠吻部伸长吸食食饵。幼体食微型浮游动、植物。成体食小型甲壳类(如桡足类、端足类、糠虾、细螯虾等)。红鳍冠海龙生长快,幼体尤为迅速。

分布范围

海域:红鳍冠海龙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从东非、马达加斯加和红海以东至瓦努阿图都有分布。在太平洋,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到琉球岛纬度范围内均有分布。

国家地区:澳大利亚、英属印度洋领土(查戈斯群岛)、斐济、印度(安达曼群岛、泰米尔纳德邦)、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巴布亚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小巽他群岛、马鲁古)、约旦、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沙捞越、沙巴、马来西亚半岛)、马尔代夫、毛里求斯、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亚、阿曼、帕劳、中国、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北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菲律宾、所罗门群岛(南所罗门群岛、圣克鲁斯群岛)、斯里兰卡、瓦努阿图。

繁殖方式

红鳍冠海龙是卵生的,表现为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雌性争夺和守护雄性。它们每个季节交配多次,妊娠期为9~19天。繁殖时,雌体产卵于雄鱼育儿囊中,卵在囊内受精,卵孵化后,囊自然张开,幼鱼即游出亲体外。怀卵量约为400余个。在日本南部10月至次年4月的非繁殖季节,红鳍冠海龙保持结对,配对的配偶具有配偶识别能力。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人类还没有对红鳍冠海龙进行专门的调查或种群数量估计。为了确定红鳍冠海龙的种群数量和丰富度趋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2015)。红鳍冠海龙的交易低水较低,对其威胁不大。珊瑚礁的不断丧失对其有一定的威胁,但它们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其他栖息地类型。

主要价值

红鳍冠海龙被广泛用于传统药物和水族馆贸易,也可用于干货贸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