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鳞毛蕨

更新时间:2023-04-22 22:10

纤维鳞毛蕨(Dryopteris sinofibrillosa Ching),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植株高约40-70厘米。根状茎直立,密被深棕色、披针形、先端钻状,边缘具锯齿鳞片。

形态特征

Ching: Fraser-Jenkins in Bull. Br. Mus. Nat. Hist. Bot. 18 (5): 342. 1989, pro parte.

植株高约40-70厘米。根状茎直立,密被深棕色、披针形、先端钻状,边缘具锯齿鳞片。叶簇生;柄长10-15厘米,基部密被鳞片,鳞片褐黑色、狭披针形、先端钻状,扭曲,向上鳞片渐稀疏;叶片披针形,羽状渐尖头,基部狭缩,长约30-55厘米,中部宽15厘米,二回羽状;侧生羽片约25对,近水平开展,互生或近对生,彼此相距约2厘米,披针形,渐尖头,基部最宽,几无柄,中部的长约7厘米,宽约1. 5厘米,向基部数对羽片渐缩短,基部一对羽片长仅3厘米,羽状深裂;小羽片14-16对,略斜展,彼此以狭间隔分开,长约1厘米,宽3-4毫米,长圆形,圆钝头或平截,略有钝牙齿或波状,两侧近全缘,略反折。叶干后薄纸质,棕黄色;背面叶脉略可见,羽片背面有淡棕色鳞片,上面近光滑,叶轴下部背面的鳞片褐色,披针形,上部的棕色,并被棕色纤维状鳞毛,羽轴上面光滑,下面疏被鳞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叶边与中脉之间,囊群盖圆肾形。染色体n=82。

生长环境

生针叶林下,海拔2800-4000米。

分布范围

产四川(西部、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尼泊尔、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也有。

主要价值

来 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纤维鳞毛蕨的根茎。

功 效:清热平肝、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主 治: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用于治疗各种虫积腹痛症,用于红崩白带、刀伤出血诸症。

性味归经:苦,微寒。入肝、肺、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6一12克,水煎服。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考 证:始载于《西藏植物志》。

物种特点

本种是中国一喜马拉雅成分,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和中国西南部的高山。因其无融合生殖,种内的变化甚大。著者在秦仁昌先生指导下完成《西藏植物志》时,曾借阅了印度标本,其叶柄基部鳞片褐色或近于黑色,狭披针形,并常扭曲。在检查了产于云南、四川高山的大量标本之后,认为上述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确定本种的依据。Fraser-Jenkins(1989),将本种作为Dryopteris pulcherrima的异名是不妥当的。后者分布于中国北部的河南、陕西等地,其特征是侧脉大多数单一,少有分叉,叶柄鳞片不扭曲,可以区别。

植物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