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罗杰斯·希尔勒

更新时间:2023-07-13 15:23

约翰·罗杰斯·希尔勒(John Rogers Searle),1932年7月31日出生于美国丹佛,哲学教授。

人物简介

约翰·罗杰斯·希尔勒(John Rogers Searle,1932年7月31日出生于美国丹佛),哲学教授。

他主要研究语言的“目的性”。他不同意“强人工智能”的提法,认为感知出现于一个生物整个物理特性,人的意识是有目的性的,而电脑没有目的性,因此电脑没有意识。

他发现了一个目的现象的特性并称之为“适合方向”。比如某人看到一朵花,他的意识状态就适合了外部世界的状态。这个过程的适合方向是从意识向世界。但假如他伸手去采这朵花的话,那么他就要使的外部世界的状态适合他的意识状态。因此这时的适合方向是从世界向意识。他还提出了一个称为“背景”的技术概念。这个概念引起了一些哲学探讨。简而言之“背景”是一个目的性的行动的周围环境,其中包括行动者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别人对他的目的的了解和认识。

五论点

他从理论上证明了一个社会环境中的集体目的性。提出五个论点:

1、集体目的性的活动是存在的,它与不是个人目的性活动的总和不是一回事。

2、集体目的不能被简化为个人目的。

3、上述两个论点有两个限制:

A、一个社会只是由其个人组成的,一个社会没有独立的团体意识或团体知觉;

B、个人或团体的目的性与个人信仰的真实性无关。

为了满足这些论点,他发明了一种描写集体目的性的方式来将集体目的性与个人目的性联系起来,而同时又将两者区分开来。其结果是个人目的性可以构成集体目的性。要构成一个集体目的性,一个人必须知道别人可以参加他的目的性,因此:

4、集体目的性的前提是对他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背景了解:他人能够参加集体运动。

将这些论点集中在一起我们获得:

5、目的性理论加上上述的背景可以解释集体目的性。

他将他对目的性的分析运用到社会构造上。他的兴趣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定方面是怎样成为利用这些方面人共同的目的性的。比如一张五元钱的纸币只是凭集体目的性才成为一张五元钱的纸币的[缺乏这个集体目的性,比如在另一个国家(地区)中,这张纸币仅是一张印有花纹的纸而已]。只有因为社会中所有的人都认为它值五元钱,它才能够完成它的贸易作用。这与政府是否支持它的价值无关(假如大家都不信任它的价值,那么即使政府强制,它依然不会获得它的价值,这是为什么会出现黑市价的原因)。这样的社会构造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的语言、我们对我们私有财产的拥有以及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根本地建立在这样的目的性上。

他对社会构造的研究成果与其他不认同有这样的与意识无关的事实的论点非常不同。他认为我们所称的真理是一种社会构造。

性侵事件

2017年3月21日,24岁的华裔女助理 Joanna Ong指控希尔勒性骚扰,并将希尔勒和加州大学董事会告上法庭,要求获得性骚扰和性侵犯的赔偿。

Ong2016年7月成为希尔勒的助理,工作一周后,一切都变了希尔勒,开始对女助理调情以至动手动脚。希尔勒再三向Ong保证,她一切生活所需他都能满足,只要保持“完全信任”的关系。

Ong曾与希尔勒讨论美帝主义,希尔勒却说:美帝主义?听起来太棒了,我们现在就上床来实践一下(American imperialism? Oh boy, that sounds great,honey! Let’s go to bed and do that right now!)。

Ong这次起诉使国际哲学界陷入性丑闻。

据美国媒体BuzzFeed3月24日报道,希尔勒已于本月停止了本科的哲学课程,但保留荣誉职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