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诗

更新时间:2023-05-14 17:33

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

内容

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理论

在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等提出纯诗思想,追求诗的纯粹性和暗示性,《为幸福而歌》、《微雨》等诗集风靡一时,象征诗取代格律诗引领新诗发展。而在30年代梁宗岱提出的纯诗理论可谓对20年代诗学的全面超越,是新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何谓纯诗?梁宗岱说:“所谓纯诗,便是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及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原素——音乐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底感应,而超度我们底灵魂到一种神游物表达光明极乐的境域。”这纯诗所构成的是一个“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我认为这种纯诗就是求“含蓄”“融洽”的诗歌意境。何谓含蓄?在有限中体味无限,“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何谓融洽?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情与景,意与象底恍惚迷离,融成一片”惟其含蓄,诗方有韵味!惟其融洽,诗方能动人!惟其含蓄、融洽,诗方能独立、自由、纯粹、不朽。因为求“含蓄”“融洽”,梁宗岱的纯诗论超越自由诗学,由注重白话转而注重诗,对自由体诗的散文化和缺乏诗情进行反拨。因为求“含蓄”“融洽”,他的纯诗论超越格律诗学,实现从内容—形式二元论到内容—形式一体化,“元气浑全的生花”更胜格律诗这一“纸花”一筹。因为求“含蓄”“融洽”,他的纯诗论超越初期象征诗学,对象征进行深入探究,实现由杂碎的感想到精深系统理论的过渡。

在诗歌形式方面,梁宗岱提倡格律,注重音韵,主张通过完美的诗形营造诗歌含蓄融洽的境域。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梁宗岱提出“契合”说,主张通过契合,创作或欣赏诗歌含蓄融洽的意境。

价值

梁宗岱的纯诗论,它源于法国象征主义诗派,受象征大师瓦来里纯诗论的深刻影响,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意境、兴味等观点,在融合古今中西的过程中,针对了新诗的时弊,具有一定的针砭性。另一方面,梁宗岱的纯诗论理想色彩太浓,追求一种所谓的“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对当时甚至现在的诗歌而言都是一个美丽的乌托邦,不能完全的付诸于诗歌的创作实践中,但它本身的价值人具有一定的价值,它毕竟为世人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图画:“在蓝天深处翱翔着的鸟儿最先只代表那翱翔于人间种种事物之上的永生的愿望;但是立刻你已经是鸟儿自己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