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

更新时间:2024-09-04 16:10

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又称“德意志第三帝国”,是由纳粹党执政的德国,官方国名一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帝国”,二是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

国号

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一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帝国”;二是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认为,他的第三帝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与威廉一世奥托·冯·俾斯麦创立的“德意志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与其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原初意义是指“圣父之国”、“圣子之国”之后的“圣灵之国”,即上帝拯救世界后,完美、无尽止、由圣父圣子圣灵统治、以基督为王的第三阶段神国(Reich,即三位一体)。到了近代,“第三帝国”的概念已脱离神学领域,而被运用在浪漫主义文学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

1923年,阿图·莫勒·凡登布鲁克在“第三帝国”一书中主张创建一个取代魏玛共和国、同时在传统上与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以及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一脉相承的新国家。这个概念在魏玛共和国时代被反民主份子与激进右派团体(包括纳粹)广为引用。根据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亚瑟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帝国,1871-1918德意志帝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为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历史沿革

纳粹崛起

20世纪20年代初期,纳粹运动在一些年轻的退伍士兵中间兴起。他们反对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以及魏玛共和国的制度,认为需要复兴雅利安民族并把犹太人当作导致德国诸多问题的原因。纳粹宣传利用“刀刺在背传说”,即认为犹太人、共产党柏林的颠覆者是导致战败的原因。

在1929年的全球大萧条前,纳粹运动并不具有很大规模。大萧条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受到压力。纳粹党由于中产阶级受到排挤而力量得以加强。

许多德国人认为,纳粹党可以恢复秩序、平息社会的不稳定并恢复德国的国际声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

1922年底,赔款委员会宣布,德国没有按时交付煤和原木,法国和比利时军队于1923年1月开进了德国鲁尔工业区。鲁尔危机重创德国经济。德国政府为了支持鲁尔区的工人罢工,印发越来越多的纸币。1923年底,德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马克变得一文不值。大人们将钞票捆起来生火或者糊墙,小孩则拿来当积木。原来一分钱一张的邮票变成了500万马克一张,一个鸡蛋要8000万马克,一杯啤酒要1.5亿马克。

经济遭受重创的同时,德国国内的极端政治势力开始涌现,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则属右翼中之一支。元首希特勒承诺,减少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

在1932年的联邦选举后,纳粹党成为了国会最大党,占有230席。

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掌控政权

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元首希特勒称其为德国共产党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于是逮捕共产党领袖。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封禁,并限制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

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国家人民党强行通过了《授权法》(只有社会民主党未赞同),是为德国踏入纳粹时代的第一步。最终,纳粹党利用《授权法》取缔了其它政党。

1933年5月10日,纳粹主义者学生响应纳粹党号召,在柏林市内,公开焚烧两万本被认为违背日耳曼民族精神的书籍。

9月1日,元首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以望德国“国祚千年”。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死后,作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接任,宣布自己为第三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立法成为德国元首,并派出间谍,监察国内评论家及异见者。

1938年,萨茨的德意志人以“德意志礼”致敬德国士兵。

1938年3月,德国与奥地利(Austria)合并。

元首希特勒认为,奥地利与德国原本就有同民族的血统,故德奥合并是一种“统一”。德军入驻奥地利,伴随着奥地利人民的鲜花和掌声。

奥地利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扩军备战所须。这也是第三帝国兴盛的原因之一。

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不再使用“德意志帝国”作为官方名称,改以“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 Reich)。

发动二战

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泱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元首希特勒就职后,积极挽救经济,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并成功举办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获得民心的同时,也使世界见证到德国的“崛起”。

在此之后,德国开始为战略扩张做准备。

1939年9月1日,德国与苏联联合,对波兰第二共和国宣战。德国以闪电战战术,联合苏联迅速瓜分了波兰。

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据估计,从1935年至1945年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以下简称德军)士兵,总共约有1300万人,约阵亡160万人。截止至1945年2月19日,德国的总死亡人数在440—531万人左右,另外在1942年边界范围内的有43.7万平民死于英美联军轰炸机机群的轰炸,还有220万以上的平民在苏联红军于1944年1月—1945年2月的攻入奥得河—尼斯河以东的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波森、东普鲁士等地过程中,被苏联红军残忍杀害。苏联武力驱逐了该地的1200万德意志人。

1940年4月9日,德国对挪威、丹麦宣战,发动挪威战役。丹麦在不到24小时之内便宣布投降;而挪威在国王哈康七世的带领下坚决抵抗德国,但终因寡不敌众,最终在6月10日,德国完全占领挪威,国王哈康七世流亡英国。德国由此获得了足够的从瑞典运输铁矿石线路的保障。

1940年5月,法国战役爆发。德军集结141个师和3000多架飞机和3000多辆坦克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法国战役,到6月25日战役结束,完全占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在英、法的压迫与希特勒的威胁下于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这一军事要地划分给了德国,这便是《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但德国并未停止扩张进程,于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将矛头指向了波兰,1939年4月希特勒发布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9月1日德国出动了62个师、160万人,二千多辆坦克和二千多架飞机,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的仓促应战加之武器落后、装备又差,且一味地依赖英、法两国。而英、法指望德国击溃波兰后进攻苏联。由于波兰是英、法的盟国,所以对德宣战其实是宣而不战。那时候德军在西线只有二十三个师,而英、法拥有一百一十个师的庞大兵力,却不出击,出现了所谓“奇怪的战争”、“静坐战”、“滑稽的战争”的状态。而其实,德国与苏联已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军进攻波兰同时,据内幕消息,苏联也正式从东线进攻波兰,苏联希望德国能与英法作战。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苏这一心理,从中抓住机遇,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扩张。但对波兰的战争中我们也已看出,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军自身的战斗力很强,德军的战斗力、士兵素质、战略、战术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点从对法国战争中实力展露无疑。

横扫西欧

当英、法军队错失良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线进攻的准备,丹麦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当众人都开始认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5月24日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有四十余万人,被迫退到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地带敦刻尔克。而正当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属第二装甲师挺进之时,希特勒却突然下达了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得以让盟军将33.8万人运到英伦三岛。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对这一命令有两种说法可以解释:一是不列颠民族是希特勒认为的仅次于日尔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国人一条生路为今后留有后路;二是因希特勒担心自己心爱的装甲部队过于深入会陷入孤立。即使这样,6月5号德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极具讽刺的是,希特勒挑选的签字地点正是当年“一战”德国签字投降的地点。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使法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领袖丘吉尔上台执政,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间做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他将政府在瑞士银行里的资金用于买通西班牙政界人士,这才使西班牙在“二战”时保持了中立。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由于德国的大力帮助使西班牙法西斯专政推翻共和国。所以凭此关系,西班牙一定会加入到德国这一边来的,这样以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这算是一个“第三帝国”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时又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对不列颠进行空袭,但只持续了两、三个星期,英国的主要军用设施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相反使英国人的斗志更加坚强。德国空军没有实现沉重打击英国的目标,而德国海军又难以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军无法对英国实施登陆。没有完全解决英国,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德国腹背受敌的危险。希特勒便准备进攻苏联

东进苏联

纳粹德国前后动员兵力大约在1700万左右(占全国男性人口的40%左右)。此外德国还有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众多仆从国,共计有300多万人的仆从军。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在入侵苏联之前,1941年德国武装部队8484000人,其中125万文职人员,空军168万,海军40万4000,党卫军15万,陆军500万(其中一线陆军380万人,后备军120万人)。

希特勒进攻苏联恰恰又是他犯的一个毁灭性错误。在没有完全消灭英国之前,他对苏联的战争无疑是将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此乃军事上的大忌,但他别无选择。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无法停止下来,因为纳粹德国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是无止境的,这种无限度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已经摧毁了纳粹德国的造血能力,迫使他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战争获取其他国家的收益和财富,并彻底从经济上掠夺犹太人以及各个占领区,用掠夺到的财富来支付他们天文数字一样的财政开支和军费支出。假如这个过程一旦停止下来,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必然的经济崩溃和军事失败。换句话说,纳粹德国从发动战争起就注定会失败。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30分,第一批德军轰炸机飞越了苏德边境,把炸弹投在白俄罗斯境内,三分钟以后,乌克兰的城市遭到空袭,十分钟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的考那斯和其它城市也落下了炸弹,紧接着,德国陆军及其盟友共190个师,约350万人,一举越过了长约2000公里的边境线,向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了。

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台风行动莫斯科战役失败,起初德军约100万人兵分多路在1941年10月2日—11月30日向东逐步的突破苏联红军的防御德军的防御线推进;南线到图拉城下,北线到了卡林努,中线也就是莫斯科的正西面到了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其中还有一个师到了离莫斯科24公里的希姆基。但是就是在这个之后这个约100万人的德军就再也无法突破苏联红军的防御线了,只好在12月1日停止下来建造了几道临时的根本无效的防御线,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时苏联红军正在莫斯科附近集结起来了125万(包括从远东调遣来的25万红军士兵)。

1941年12月5日,苏联红军发动了反攻。

125万苏联红军反攻,将约100万德军向西击退了250—320公里。

德军失败,在台风行动莫斯科战役(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中,德军阵亡35757人,失踪9721人;一共有45478人的阵亡和失踪数,德军在巴巴罗萨计划未能成功,接下来则要面临着打长期战争的可能。

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的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战斗导致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一些集团军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并且牵制住了中央集团军群未能全力配合其他集团军群的行动。

1942年1月8日—5月21日的德米扬斯克包围战,德军最终成功突围,并且第6集团军在1942年5月12日—5月28日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成功地瓦解了苏联红军的谢苗·季莫申科的集团军的进攻并成功地迂回包围了其进攻的红军。导致了参战兵力有10个集团军和131万人的蓝色行动的实施。

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投入了10个集团军(A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17集团军、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和B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6集团军)和131万德军和轴心国盟友军队的蓝色行动开始阶段,起初在沃罗涅日战役中成功,但是接着由A集团军担任的在高加索战役中没能获得预想中的成绩,并在拥有4个步兵军(有27万人的组建规模和500辆坦克;平均每个步兵军6.75万人,一共12个师,平均每个师2.25万人)组建规模的德军第6集团军于1942年9月13日之后进入斯大林格勒的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中未能迅速完全消灭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而一再拖延并而失败,是为东方战线的战争转折点。

德军第6集团军在1942年9月13日后进入斯大林格勒城区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最终被苏联红军在天王星行动(1942年11月19日—11月22日)的反攻给包围和在土星行动的反攻中给打败了其余的外围的德军和轴心国盟友军的9个集团军,并且成功地在1943年12月12日—2月19日的土星行动中收复了在蓝色行动初期被德军的10个集团军占领的南部领土。是役超过30万极富作战经验和有战斗力的德军阵亡,之后德军再也无力发动全线大规模的进攻,并使轴心国获胜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之后苏联红军取得了战争的战略主动权,开始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和收复了失地,在1943年—1944年两年间发动了无数次大型进攻战役消灭了大约100万德军,并迫使德军不断地向西败退。

1943年2月8日—2月16日,苏联红军在土星行动中收复了哈尔科夫,在1943年2月9日—2月19日收复顿河畔罗斯托夫。这导致了当时德军面临着全面大溃败和被包围的危险。

于是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在1943年2月19日—3月15日的顿涅茨克战役中成功收复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地区,阻止了苏联红军的进攻。使得德军有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1943年7月5日—7月15日,库尔斯克战役爆发。由于苏军事先得知了德军要在此地展开进攻并加强了该地的防御线和增强足够的3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一共191万兵力准备,因而未能成功实现战前预期的计划。

在随后的1943年7月16日之后的库图佐夫行动和鲁缅采夫行动中,德军被五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一共262万苏军反攻中被击退,由此完全丧失了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帝国灭亡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

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100个师共150万部队,另配属1000架飞机、3万门火炮、120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共100万人。

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

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

30日下午3时30分,德国元首希特勒和妻子爱娃·布劳恩在总理府地堡自尽。

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

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

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93个师,歼灭德军近100万人,其中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阵亡30.4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

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第三帝国的灭亡、苏德战争欧洲战争的终结。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准备对德军的最后一战——强击柏林时,严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商定和宣布的迫使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无条件投降的政策。参加柏林战役的有: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为特里布茨海军上将)一部,空军远程航空兵第18集团军(飞机800架,司令为空军主帅戈洛瓦诺夫),国土防空军及第聂伯河区舰队。此外,还有波兰第1、2集团军。苏军集团共有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250万人,火炮和追击炮约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余辆、作战飞机7500架。这样就造成了数倍于德军的优势:人员比德军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飞机多1.3倍。

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的对德军优势更大。柏林战役目的是,粉碎防守柏林方向的德军集团,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并于战役结束前使苏军前出易北河与盟军会师。战役企图规定,在宽大正面实施数个猛烈突击,合围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逐一消灭。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特别重视时间这一因素,要求战役高速度进行,在12—15昼夜内结束。各方面军司令根据大本营的企图定下了决心。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朱可夫)奉命以第47集团军(司令为佩尔霍罗维奇少将)、突击第3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9军,司令为库兹涅佐夫上将)、突击第5集团军(司令为别尔扎林上将)和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为崔可夫上将)的兵力从屈斯特林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于战役第一日突破第一、第二防御地带,保障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加强有坦克第11军,司令为卡图科夫坦克兵上将)、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司令为拉济耶夫斯基少将)进入交战(在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攻占塞洛高地支撑点后)。至战役第六日,方面军主要集团应攻占柏林,尔后,突击第3集团军辖坦克第9军务于第八昼夜进至柏林以西地域;第47集团军则于第十一日前出易北河一线。第61集团军(司令为别洛夫上将)和波兰第1集团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北,而第69(司令为科尔帕克奇上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茨韦塔耶夫上将)和近卫骑兵第2军的兵力在屈斯特林以南分别实施辅助突击。第3集团军(司令为戈尔巴托夫上将)为方面军第二梯队。近卫骑兵第7军担任预备队。步兵和坦克应利用夜暗于拂晓前1.5—2小时,在30分钟炮火准备之后发起冲击。为了冲击时对地面照明,共准备了140多部探照灯。

苏军计划以三路进击柏林: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作为最强大的集团和攻击的先头部队突破奥德河东、西两岸防线和附近若干地段,从东面攻击。以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前出到尼斯河东岸的南部直到苏台德山麓,从南面攻击。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前进到奥德河下游,从北面攻击。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整,朱可夫下达了攻击命令。

140多个探照灯全部亮了起来,德军阵地被照得通明。

20分钟后,苏军的炮弹倾泄到德军的防御阵地上,轰炸机轰鸣着向德军投掷下大量炸弹,整个大地都陷入了可怕的颤抖之中。

苏军乘机向对方阵地冲去。很快,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在柏林外围的第一道防御地带。

与此同时,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亦于晨时在尼斯河畔发起进攻,迅速渡过了尼斯河。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御地带后,当天中午即进抵到德军第二道防御地带,但是,当苏军推进到该防御地带的枢纽泽洛夫高地时,却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

德军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扼守每一条战壕,每一个散兵坑,并给予苏军很大的杀伤。朱可夫于是不断增加突击力量,并将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但几次进攻都被德军打退。

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方面军的几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前面的一批坦克被击中起火,后面的一批坦克于是顶走它们,继续前进。

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向前冲击,前赴后继。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德军已是伤痕累累,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

4月18日晨,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歼灭德军近3万人,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

20日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抵达柏林近郊,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程之内。

20日下午1时30分,苏军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内轰击。

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强渡了尼斯河后,突破了德军在尼斯河的防御地带,尔后强渡了斯普雷河,前进了30公里。当朱可夫的部队在泽洛夫高地受阻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第3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发起进攻,至19日强渡了东奥德河,牵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

至此,德军在奥德河——尼斯河的防御体系被苏军突破,苏军3个方面军昼夜不停地向前突进,开始对柏林实施合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切断了德军第9集团军与柏林的联系,并合围了该集团军。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北面迂回柏林的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柏林以西会合,从而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集团,也遭到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的夹击,处境十分困难。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近卫第5集团军西进到易北河,在托尔高地与西线美军第1集团军会师。

鉴于苏军已兵临柏林城下,元首希特勒决定德军统帅部撤离柏林,他本人则留下,与柏林共存亡。

他下令,军事机关的所有参谋和文职人员都应毫无例外参加战斗。对于按兵不动的指挥官和德军士兵,要在5小时内处决。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编制内的第3突击集团军第79军的远程炮兵首先向柏林开炮。经过近一天的战斗,柏林接近地的德军防线被突破。德军防御部队在先前的战斗中遭到惨重损失,已极度疲惫,无法阻挡占据优势的苏联红军的强大突击。

4月21日,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突破到柏林城下,由于道路狭窄,苏军调整战术,将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协同起来准备肃清残敌。同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也接近柏林防御圈。科涅夫将炮兵第10军、突击第25师、高射炮第23师加强给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歼击航空兵第2军担任空中掩护。同日,苏军从后方调来了大口径要塞炮用于摧毁德军坚固据点,每发炮弹重量达到500公斤,在后面13天的战斗中,要塞炮共发射约180万发炮弹,战斗到了空前惨烈的地步。

4月26日清晨,在柏林上空,苏军数千架飞机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汽油弹。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门的各种火炮集中射击,柏林转眼间成了一个昏暗的世界。轰炸和射击结束后,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

由于有了斯大林格勒的经验,苏军战士们知道如何去攻占一个城市。苏军在进攻前首先用火炮和飞机对目标地域进行轰击,步兵在坦克和配有喷火器和爆破器材的工兵掩护下,一小段一小段地前进,从后院、地下室甚至地下铁道和下水道渗透进去,攻占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房。但柏林是德军精心设防的城市,防御体系完整,工事非常坚固。越是接近市中心,苏军前进越艰难。坚固的楼房、隐蔽的地下室、地下铁道、排水沟壕等等,都为德军提供了发扬火力的支撑点。因此,苏军不得不逐栋楼房争夺,逐条街道攻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此时元首希特勒坚持。他对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说:“局势会好转的,我们的第9集团军即将到达柏林,同第12集团军一起,对敌人实施反突击,俄国人将在柏林遭到最惨重的失败。”

一向对元首“报喜不报忧”的德军将领,使他们的元首不了解,部署在柏林东南的布施将军指挥的第9集团军已被苏军分割包围了,无法向柏林运动。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团军,由温克将军率领拼命向柏林靠近,但终因受到美军的牵制和苏军的阻击,在进至费尔希地域后就再也前进不了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希特勒,在总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况,仍在不断地发出由他签署的无线电报,调兵谴将。实际上,一些将领已不能再那么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了。

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凯特尔才给柏林打来一个道出实情的电报,承认第12集团军不能继续前进,第9集团军也无法突出合围。

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并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他还报告说,弹药只够2昼夜了,粮食和药品几乎告罄。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支持魏德林的突围建议,认为从军事的观点看,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这场战争。他拒绝离开柏林,他要在这里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属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守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崔可夫上将指挥的近卫第8集团军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当天下午跨过了兰德维尔运河,占领了德军的通讯枢纽,掐断了柏林与外界的主要通讯联络。深夜,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

德军进行着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全军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29日凌晨1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12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苏军攻占国会大厦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着,第3突击集团军第150步兵师是最接近国会大厦的部队。30日下午6时,苏军士兵又一次向这座大厦发起冲击。盘踞在这里的近2000名德军,他们的顽抗,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血战中,即使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的楼层,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也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一层楼地与守敌搏斗,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敌的抵抗。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30日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5月1日凌晨3时55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克莱勃斯对崔可夫说:“我想告诉您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您是我通报此事的第一位外国人,希特勒已于昨天自杀了。”克莱勃斯接着要求苏军先停战,然后等到德国组成新的政府后再进行谈判。崔可夫立即用电话将情况向朱可夫做了报告。十几分钟后,斯大林莫斯科发来了最高指令:“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9时45分,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苏军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给戈培尔等人,戈培尔见到通牒后,知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便令妻子用氰化钾胶囊毒死自己的六个孩子,傍晚戈培尔夫妇在总理府的花园内自杀身亡。

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投降令。至中午时分,柏林剩余守军约15万人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此役苏军共歼灭德军10万人,俘虏48余万人,摧毁和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2万余辆,摧毁和缴获飞机6000余架,摧毁和缴获各种火炮2.3万门。

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在柏林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从此第三帝国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曾经飘扬的代表纳粹主义与战争荣耀的“”字旗也不复存在了。2020年,俄罗斯公布了其收藏的部分详细记述1945年占领柏林情况的历史档案。

行政区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低地三国(荷比卢)、挪威芬兰意大利、除苏联外的斯拉夫民族国家这时间皆在第三帝国的傀儡政府或军管之下,整个欧洲只有苏联和英国保持主权独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瑞士保持中立。

政治

政党

纳粹党(NSDAP),实际是盟军对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称呼。所谓的“纳粹主义”其实就是民族社会主义,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法西斯主义。迪特尔·拉甫的《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中的介绍比较好。

利用国会纵火案,“在选举之前就把政治上的左派排除掉。”“通过一个新的紧急法令,即‘总统关于保护人民和国家法令’,实际上暂时取消了所有的基本权利。”在国会获得微弱多数,得以上台。

修改宪法,向国会提出《授权法》,“把为期四年的立法权授予政府。”《授权法》通过后,希特勒公布法令,“取消各州议会,使各州政府完全服从中央。这样,德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禁止政党和工会,“剩下的只有‘唯一的政党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附属团体。并公布法律,这个党被宣传为‘同国家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集权,用元首希特勒的话说:“一个人身兼党、国家、行政数职已成为迅速得以实现的民族社会主义统治原则。”

纳粹党组织了一个混杂各种职能的“精英组织”——党卫队(Schutzstaffel,缩写SS,其标志为两个闪电型的字母S,代表胜利与太阳),其中包含准宗教职能、情报机构职能、准警察职能和一支武装力量(称作“武装党卫队”)。这支部队原本由经过严格挑选具有雅利安血统的人组成(但后期随着局势恶化而成分混杂,甚至大街上的流氓也能参加),号称纳粹武装力量中的精英,在战争后期常常充当战场消防员的角色。

国名

纳粹德国(Nazi-Deutschland),1933.1-1945.5正式国名为德意志国(Deutsche Reich)和大德意志国(Großdeutsche Reich),又称第三帝国(Drittes Reich)。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当时它处于阿道夫·希特勒的独裁和民族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体)的意识形态的坚固统治之下。

民族社会主义一般又称作纳粹主义,“纳粹”(Nazi)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简称,原意是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简称国社党)的党员与拥护者。今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则泛指一般极右法西斯主义者。

政权

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白种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通过迫害被认为是不纯的事物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特别针对少数人群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治敌人(这一时期的政治反对派,参见德国抵抗运动)。这种迫害在政权的最后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大约六百万犹太人、一千万斯拉夫人及各种各样的其他人被有组织地杀害。这种灭绝种族的罪行在英语中称为Holocaust(意为“大屠杀”),在希伯来语中称为Shoah,纳粹委婉的在德语中称其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ösung,一般将犹太人杀死就叫“最终解决”)。

国家象征

国徽

德国国徽的渊源可追溯到12世纪曾经统治过普鲁士、后成为德国王室的霍亨索伦家族。自古以来,德国人对雄鹰的崇敬都是虔诚而深沉的。早在古罗马时代,雄鹰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上帝的象征,它保护着上帝的子孙和信徒不受侵害。上帝把自己比作雄鹰,谁相信它,谁就可以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活力。同时它又是太阳之鸟,它的锐眼能经受住太阳神的照射。在封建王朝时代,雄鹰是皇权的象征,帝王们希望以此使皇位永固。以雄鹰入图,早在九世纪就已经出现。据说,该图案是由法兰克国王查理一世的军队从罗马帝国传入德国的。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三色旗的来历众说纷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在后来16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和17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飘扬在德意志大地上。1918年德意志帝国垮台后,魏玛共和国也采用黑、红、黄三色旗为国旗。1935年9月15日颁布的《帝国国旗法》规定到,从这一天开始德国国旗只能是卐字旗(带左旋的卐字),不能再使用黑-白-红三色旗作为国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依然采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采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锤子、量规、麦穗等国徽图案,以示区别。1990年10月3日,统一后的德国仍沿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旗。三色国旗可在机场、宾馆、宴会和其他场合悬挂。联邦政府机构和驻外使馆等悬挂带有黑鹰图案的国旗。

国歌

《德意志高于一切》。纳粹党冲锋队头目霍斯特·威塞尔生前所作的进行曲《威塞尔倒下了》,由纳粹德国时期的宣传部长戈培尔(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5日—1945年5月1日)定为纳粹党党歌,从此该歌曲被作为纳粹党仪式的正式歌曲,1934年后作为非正式的纳粹德国国歌。

经济

纳粹德国经过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基本得到了复苏: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以1928年价格计算)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但是,纳粹德国1933一1938年的经济年均增长2.6%低于1870一1913年的平均水平2.9%,更远远低于1950一1960年的7.6%或1950一1970年的6.2%。所以,纳粹德国的经济只能叫复苏。

农业

农业领域在纳粹党上台前的1932年,德国农、林、渔业的总产值为87.13亿金马克,纳粹统治的第一年增加到102.9亿,1934年为95.53亿,1935年为92.06亿,1936年一跃为105.98亿,1937年降为95.15亿,1938年又达到102.59亿。粮食自给率由1932年的75%上升到1933一1934年的80%和1938一1939年的83%。1928年消耗的食品热量“出自本身”供给的占68%,1932年占75%,1936年占81%。1937一1938年,德国的粮食有89%、牛奶制品有90%、肉类品有95%、鱼消费量有74%、蛋消费量有79%是本国生产的。

工业

工业领域在1936年,德国工业生产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1937一1938年,仍持续上升。德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令美、英、法等国望尘莫及。根据英国学者汤因比的数据,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联合王国生产的总和。到1938年,德国的钢产量达2330万吨,居欧洲第一位。到1939年,德国的铝产量为19.9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位。德国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颜料生产的2/3和颜料输出的90%。在30年代,德国控制了全世界钾输出额的70%。德国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收音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1933年一1939年,德国的军工生产增加了7倍。以军用飞机生产为例,1934年的产量是840架,而1939年达到了4733架。德国大批的机场、国防公路和防御工事等工程都己投入运行。这些都为希特勒军队在战争初期阶段取得节节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外贸

德国通过推行“划拨清算制度”,在中欧东南欧日益建立起了自己的经济优势。1938年,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以及希腊的进口贸易中,德国所占比例已经分别达到了30%,35%,33%,48%和29%。1933一1938年,德国通过易货贸易、限额制度等手段加大了对巴西、智利、墨西哥和秘鲁等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至1939年,德国己经占到了上述拉美国家出口份额的1/4。德国在这些国家的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仍低于美国,但其出口增长幅度却明显高于美国。

德国的输出品主要是工业成品,而输入品则主要是原料和食品。1937年,德国工业成品在输出总额中占82%(1929年占73%),而原料和半成品只占16.5%。在德国输出的成品当中占最重要地位的是机器设备、光学仪器以及精密机械设备。化学工业制品是德国输出重要部分,曾占全世界第一位,这种制品在德国输出总额中占12一13%。德国输出的原料主要是煤和焦炭,输出的半成品主要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德国的国外投资在1938年仅为6.76亿美元。如果把专利权、隐蔽资本和其它财产页计算在内,德国的国外资本在二战将近结束时约为62亿美元。德国在亚洲各国(中国、日本伊朗等)的投资也很大。1937年,德国在中国的投资达1.37亿美元。

财政

德国外债由1932年的200亿马克下降为1938年的90亿马克,银行利率由6%降到了3%,国民收入由430亿马克上升到800亿马克。

就业领域希特勒上台两年后,使德国的失业人数从600万降至了400万,到1936年基本达到了充分就业。以9月30日为每年统计截止期限,德国1933年的失业率为20%;1934年为20.5%;1935年为9.6%;1936年为5.7%;1937年为2.5%;1938年仅为0.95%。德国失业人数1933年为550万,1935年为200万,1937年不到100万,1939年只有几万了,基本上“消灭”了失业现象,并且出现了劳动力短缺。

其他领域1933一1939年,德国的铁路营运里程由5.8185万公里增至6.1940万公里;兴建了被称作“autobahn”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系统,公路在德国中心地区蜿蜒了2000英里,司机可以以每小时50英里的惊人速度持续直线行驶好几个小时。这可以说是现代高速公路的先驱。普通的德国人只要有了车就可以享受高速公路系统带来的便利,而希特勒允诺给每一个劳工家庭都配车。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运动、阅兵、火炬游行等,甚至还有奥运会这项崇高的赛事。

德国商业银行存款由1933年的69.53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82.98亿马克;政府岁入及主要税收由1933年68.50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235.75亿马克;而物价指数如以1913年为100,1933年到1939仅由68变为了78。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德国在1933一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据估计,从1933到1939年有100多万德国农民搬迁到城里。尤其能充分展示德国成就的是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成功举办,希特勒以一种王者之风在耗资7700万马克壮丽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宣布开幕,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

人口

根据《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中得到的数字是1933年,德国人口大约为66030000,被德国合并时,奥地利有近700万人口,苏台德区有300万人口,萨尔区(我不知这个地区是否已经算在前述德国人口统计中)75万人口,梅梅尔区应该还有若干万,波兰200万德意志人,罗马尼亚90万,意大利25万,阿尔萨斯――洛林150万。

社会

纳粹德国在1933到1934年间用于兴办公共工程的开支共约50亿马克。其中最大的是建筑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共16.1亿马克,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筑物与住宅(后来不少成为兵营)约7亿马克,开垦荒地与改良土壤等约7亿马克,整治河道、开凿运河和架设桥梁等3.5亿马克,修复和更新铁路设备约5亿马克;对参加公共工程的私人发放补助金和减免税金约6-7亿马克。

货币新经济政策,拒绝接受国外借款,以生产为德国货币的基础,而不以黄金为本位。用直接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停止所谓“外汇自由”,即准许在货币方面实行赌博并按照政治情况,把私有的财产由国移到彼国。当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资时,就制造货币,而不向外国借债。

社会福利政策。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扩大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使工人享有过去只有资产阶级才能享受的休假旅游。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

这些措施对于起动处于危机最低点的德国经济,减少庞大的失业人数,起了很大作用。客观评价希特勒,不能抹杀他对德国经济的贡献,就经济发展而言,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纳粹创造了德国经济恢复的奇迹。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使得二十年前失败的德国,又重新崛起成为欧洲大国。

外交

纳粹主义的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与军国主义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同盟集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策动国和主要参与国之一。

民族

纳粹德国崇尚的民族社会主义一般又称纳粹主义。“纳粹”(Nazi)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直译的简称,原意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DeutscheArbeiterpartei,NSDAP,简称纳粹党)的党员与拥护者。今天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则泛指一般极右翼法西斯主义者。如图《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旗》所示为纳粹德国国旗,二战后被视为血腥、杀戮与恐怖的标志,在大多数场合下(除教育科研、拍摄反纳粹主义的影视作品、抨击批判等用途)被禁用,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与欧洲国家交往时要尽量回避出现该旗帜。

纳粹主义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斯拉夫等民族视为劣等民族(这也就是极端民族主义中的Pan-Germanism);又称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中最危险的。希特勒还许诺纳粹党上台后立即废止凡尔赛和约,重整军备,收复失土,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大德意志帝国即第三帝国(公元962年—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为第二帝国)。就这点而言是第三帝国的兴盛原因之一,希特勒《我的奋斗》这本书从思想上感染了大多数德国热血青年,使他们踊跃参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的确使整个德国团结在了一起,为今后的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另一方面而言,当初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因而政治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从而间接导致了希特勒在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时的如此顺利。

希特勒说:“民族社会主义既不把个人也不把人类作为其考虑问题、发表意见和作出决定的出发点。它有意识地把民族当作它整个思想的中心。这个民族对它来说是一种由血缘决定的现象,它认为这是上帝授予的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是会消亡的,民族是永存的,自由主义世界崇拜个人,必然导致民族的毁灭。相反,民族社会主义则要求保护民族,必要时牺牲个人为代价。必须使每个人逐渐认识到,他的自我同整个民族的存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影视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