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龙

更新时间:2023-03-30 23:28

扎纸龙、舞纸龙是广东深圳平湖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以竹篾制成骨架,用纸做、彩笔绘成龙头,还用纸糊成龙身、龙尾,舞龙时需数十人。

简介

平湖纸龙舞是平湖刘氏祖先千百年来,自中原南迁入粤世代相传的一项民间习俗,是一代代居民为驱邪灭妖、除难消灾,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而在春节期间表演的民间舞蹈。平湖刘氏族人尊龙敬龙舞龙,听老人们说与公元前刘氏祖先“御龙氏”刘累有关,也与汉高祖刘邦有关。据平湖《刘氏族谱》记载:“上自源明公起,至夏累公十八世事孔甲为相,善能养龙,封御龙氏。”传说当时天降二龙,难以驾驭,只有刘累征服了二龙,被封为御龙氏。孔甲坐着刘累驾驭的龙车四处巡游,从此国内太平,风调雨顺,百姓称颂。到了秦末,通人性的瑞龙为报答刘氏而痛施苦肉计,不惜尸首分离,化作“白帝子”,被刘氏七十五世祖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中剑挥九段,从而激励起义部队的士气,推翻了暴秦的统治。这就是刘氏平湖纸龙为何分为九节、一节一节相连的原由。此后,刘氏后裔便尊崇龙的图腾,喜欢聚族舞龙。

制作

纸龙以竹篾制骨架,用宣纸(后用牛油纸)做龙头、龙身、龙尾,因此称作“纸龙”。其中龙头的制作难度最大,由口含龙珠的嘴部、前额、后脑、角、手柄等部分组成,龙身和龙尾所蒙裱的纸上绘有龙的鳞片,鳞片上贴有金银色纸。舞龙正式开始前,经过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点睛后,龙头摆动,龙目闪闪发光,龙鳞熠熠生辉。

相比市面上量产贩卖的舞龙道具,平湖纸龙的工艺要复杂得多,做出的纸龙更是每个细节都饱含浓厚的历史底蕴。刘荣康说,想了解纸龙工艺,首先便要熟知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龙文化。比如龙身加上头尾的总数一定是九截,因为在古人眼中,九在阳数中属最大,象征最尊贵之意。

对于鳞片的制作和粘贴更是有着许多讲究,为了保证龙作为至尊神兽的气势,龙身的每一块鳞片,都要通过手工自己进行绘制、裁剪,最后将一块块巴掌大的鳞片贴在灯笼般大小的每一截龙身上。因为要求高、工作量大,半截龙身的鳞片贴纸,至少要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完成,如果出现失误更是要割掉重画。

纸龙的形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编织纸龙没有秘诀,没有文字记载,靠的是代代口口相传,因此还要靠自己领悟。工艺最复杂的是龙头,因为龙的头部最能体现神龙的形象。如:龙额似驼头,它那饱满宽阔的前额表示聪明和智慧;龙角似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龙耳似牛耳,寓意名列魁首;龙眼如虎眼表示威严、龙鼻如狮鼻象征富贵。平湖龙与其他地方的龙的不同点还在于,平湖龙侧重于沉稳,有着王者的威严与神秘,使人敬而远之。

舞龙

每次舞龙时约由60余人组成,以狮鼓、大钹、锣作打击乐,以唢呐等为吹奏乐器。纸龙舞的内容和动作有许多种,包括“祥龙献瑞”、“龙入禹门”、“金龙缠柱”、“游龙戏水”、“龙逛花园”等造型;通常表演结束后,就将纸龙抬到河流侧畔,将其火化,意为“祥龙归大海”。 历史文化

纸龙舞具备美术、音乐、武术等艺术价值,也是国内最古老的舞龙品种之一。中华民族素有舞龙传统,而深圳恰恰成为了保留舞龙传统多样性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龙岗布龙舞、南澳草龙舞、平湖纸龙舞。

历史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纸龙舞被视为“四旧”曾停止表演达42年,直到2008年才重新抢救整理出来,春节期间为平湖的居民献演。为了让传统的纸龙恢复原有的神采,刘旦华几次登门拜访,请到平湖唯一懂得扎纸龙、舞纸龙,当时年已93岁的老人刘寿发“出山”,一手一脚、一招一式地教,用了半年多时间才用纸和竹篾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纸龙。同时,又召集年轻时舞过龙的老人们,回忆当年舞龙的动作姿势,将舞蹈慢慢复原集成。两年时间赢得了同遗忘的赛跑,两年之后刘寿发老人去世,要不是刘旦华的力主和平湖社区领导班子的重视,独具特色的平湖纸龙舞可能就此湮灭。

平湖刘氏纸龙舞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渭水流域中有一条鲤鱼经过千年的修行,又经过三次腾跃大禹治水时劈开的龙门,终于化成一条神采飞扬的金龙,这就是古代传说中“鱼化龙”的故事。但鱼化龙之后,仍然困在渭水不能远行。这时,玉皇大帝派来两名仙童化作金鲤,伴龙游戏,从中激励和引导它继续修行,从而使金龙得道进入龙宫,达到主宰大海世界,为天下百姓苍生造福的境界。表演一场纸龙舞需20多分钟,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含义。其中包括鱼跃龙门、金龙闹海、飞龙定海、游龙戏水、鲤戏神龙、龙游四海7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舞步及音乐的节奏都大不一样。如鱼跃龙门,俗称“开盘”,在舞蹈中表现为金龙在礼拜之后起舞时,先在禹门之外,首尾相环,不停转动。三次起伏之后,才开始上下翻飞,左右腾挪,但仍然无法跃过禹门。这时,两名仙童化作金鲤,伴龙游戏。舞蹈中,金龙、鲤鱼在禹门前追逐起舞,随后在金鲤的引导下跃过禹门,进入四条飘着祥云的殿柱——金碧辉煌的龙宫。

在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习俗中,龙被视为吉祥的化身,民间百姓一直把龙当作神、当作是负责下雨打雷的神物来敬。水是农业的命脉,而平湖无江无湖,历史上曾干旱缺水,老一辈有“平湖水,石龙油”之说。平湖刘氏族人代代敬龙舞龙,除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外,也有期盼龙王兴云降雨、使农作物丰收这一自然环境的原因。在舞纸龙的仪程中,大年三十晚要到河边“请龙神”,正月十五晚要拜河焚化金龙“送龙神”,让神龙回归大海,来年再扎制新龙,也都表示神龙之气须水来聚之,寄寓新的一年蛟龙得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传承

纸龙舞具备美术、音乐、武术等艺术价值,也是国内最古老的舞龙品种之一。中华民族素有舞龙传统,而深圳恰恰成为了保留舞龙传统多样性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龙岗布龙舞、南澳草龙舞、平湖纸龙舞。

扎纸龙是件技艺活,龙的骨架由竹篾制成,‘皮肉’由纸做成,身上的色彩用彩笔绘成。用竹片扎成龙头、龙身后,糊裱上宣纸和牛油纸,再漆绘上鲜艳油彩的“龙鳞片”,鳞片上贴上金银色纸,一条彩色的纸龙才大功告成。扎成一条纸龙往往要历时数月。

纸龙的形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编织纸龙没有秘诀,没有文字记载,靠的是代代口口相传,因此还要靠自己领悟。工艺最复杂的是龙头,因为龙的头部最能体现神龙的形象。如:龙额似驼头,它那饱满宽阔的前额表示聪明和智慧;龙角似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龙耳似牛耳,寓意名列魁首;龙眼如虎眼表示威严、龙鼻如狮鼻象征富贵。平湖龙与其他地方的龙的不同点还在于,平湖龙侧重于沉稳,有着王者的威严与神秘,使人敬而远之。

现在,平湖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传承纸龙文化的行列中,纸龙队伍已经从一条增加到4条,有两条成年队,还有女子队和少年队。而音乐与舞蹈动作的优化问题也引起了平湖社区的重视,聘请专业老师指导后使舞龙节奏更紧凑、姿态更优美,更能吸引人。在继承的基础上适当创新,加入一些现代原素,可以扩大影响力,为年轻人所接受,有利于纸龙舞的传承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