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旱芹

更新时间:2024-04-09 23:12

细叶旱芹(Cyclospermum leptophyllum (Pers.) Sprague ex Britton & P. Wilson)是伞形科细叶旱芹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光滑,根生叶有柄,基部边缘略扩大成膜质叶鞘,叶片轮廓呈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裂片线形至丝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无梗或少有短梗,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花柄不等长,花丝短于花瓣,花药近圆形,花柱基扁压;果实圆心脏形或圆卵形;花期5月;果期6-7月。细叶旱芹一名始载于《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植物学史

细叶旱芹一名始载于《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5-45厘米。茎多分枝,光滑。根生叶有柄,柄长2-5 (11) 厘米,基部边缘略扩大成膜质叶鞘;叶片轮廓呈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2-10厘米,宽2-8厘米,3至4回羽状多裂,裂片线形至丝状;茎生叶通常三出式羽状多裂,裂片线形,长10-15毫米。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无梗或少有短梗,无总苞片和小总苞片;伞辐2-3(-5),长1-2厘米,无毛;小伞形花序有花5-23,花柄不等长;无萼齿;花瓣白色、绿白色或略带粉红色,卵圆形,长约0.8毫米,宽0.6毫米,顶端内折,有中脉1条;花丝短于花瓣,很少与花瓣同长,花药近圆形,长约0.1毫米;花柱基扁压,花柱极短。

果实圆心脏形或圆卵形,长、宽约1.5-2毫米,分生果的棱5条,圆钝;胚乳腹面平直,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心皮柄顶端2浅裂。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常生长于杂草地及水沟边;细叶旱芹性喜冷凉、湿润,半耐寒,不耐高温。其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容易发芽;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易受杂草危害。

分布范围

细叶旱芹原产南美洲加勒比海多米尼加岛,20世纪初在中国香港地区引种,现产于中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在美洲、大洋洲、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地亦有分布。

生长习性

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容易发芽。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易受杂草危害。

繁殖方式

繁殖可用芹菜种子直播,春夏秋冬四季均可播种,最宜夏季。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方法是,先将种子用20-25℃的温水浸泡4-6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悬挂到井底水面上空,或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内,3-4天有大部分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后要覆盖遮阳网,出苗后及时揭去遮阳网,苗高15-18厘米,即可定植。

栽培技术

整地

选平坦、不积水、土层浓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沙质壤土。每公倾施基肥30000-4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25千克。耕翻20-30厘米,耙平,做成长10-15米、宽1米的平畦。

定植

以秋季定植为宜。经整地、施肥、起垄后栽植,每垄两行,株距6-10厘米,栽后浇透水,以视土壤墒情适当浇水,覆土高出苗生长点3-4厘米,垄面覆盖1-2厘米厚稻草等覆盖物,以利越冬。

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除草。如有缺苗,应补齐。在缓苗后15-20天,追施1次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春季肥水管理是山芹栽培中的关键。将田间枯叶、干植株清除。每公顷施300-450千克尿素。早春地温较低,第一次灌水应在株高10-12厘米时进行,每隔7-10天灌一次水。进入采收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生长中、后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和补施磷、钾肥。

采收

当植株高30厘米以上,叶片颜色开始变深,折断叶柄有少量纤维时,但脆嫩,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叶柄基部向外掰,不要损伤小叶片和生长点。

病害防治

软腐

软腐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长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仅残留表皮。

合理轮作,实行两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无病土育苗,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同时向地面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栽培管理。在定植、中耕、除草等各种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在植株上造成伤口,随后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病菌借伤口侵入,同时在芹菜生长阶段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撒入石灰等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病菌扩散;同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喷雾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

心腐

心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病症状是芹菜外叶深绿,心叶干黄、腐烂。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定植时病原菌从芹菜伤口侵入引起发病。12-36℃均能发病,最适温度为27℃-30℃。病原菌通过昆虫、降水、灌溉及各种农事操作传播。

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增施磷钾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不要过多地使用氮肥和钾肥,以避免造成硼素吸收受阻。

不使畦面过分干燥。合理灌溉,不大水漫灌。低温时,适当进行保温及灌水。

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度。

适量增施硼肥。

药剂防治。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调整土壤中氮磷钾硼钙等元素的含量。测土配方施肥。发病时可喷洒0.3%-0.5%的硝酸钙溶液。

斑枯

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上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病斑上生出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25℃,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平衡施肥。底肥要施用充足、腐熟的有机肥,追肥中要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尽量再喷施一些叶面肥和微肥,增强植株的抗性。

降温排湿。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超过20℃时要及时放风,夜间控制在10-15℃,缩小昼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勿大水漫灌。

药剂防治。用45%的百菌清烟剂或扑海因烟剂熏棚,每亩150克分散5-6处点燃,熏蒸1夜,每10天左右一次。在发病初期喷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及时清除病株。对于已经发病的棚室,要及时清除室内的病株残体,减少菌源的扩散和蔓延。

早疫

早疫病又称斑点病,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受害。叶上初期产生黄绿色水浸状斑点,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叶柄及茎上初期为水浸状斑点,后变为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病斑。高温、高湿、多雨发病重。

培育壮苗。要调节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在苗子长到两叶一心时进行分苗,谨防苗子徒长。苗期喷施“霜贝尔”500倍液,可防止苗期患病。

轮作倒茬。番茄应实行与非茄科作物三年轮作制。

加强田间管理。要实行高垄栽培,合理施肥,定植缓苗后要及时封垄,促进新根发生。温室内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透光管理。结果期要定期摘除下部病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传病的机会。

菌核

菌核病,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芹菜叶柄和叶。受害部初期呈褐色水渍状,后变软腐烂,病部生白色菌丝,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低温、高湿、多雨、种植过密易于发病。

轮作倒茬,与葱蒜类实行轮作,无病土培育壮苗。施腐熟有机肥;从无病地或无病株上采种,播种前晒种,并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加强管理,适时中耕除草,增施磷钾肥,科学浇水,杜绝大水漫灌,造成畦内积水。并适时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病菌借伤口侵入,同时在芹菜生长阶段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药剂防治,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细叶旱芹全草入药,味甘、苦,性凉,归肝、胃、肺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的功效,主治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及痛肿等症状。

食用价值

其营养成份在野菜中也是较高的,旱芹幼苗可做春季野菜。其营养功效为:

含铁量较高,能补充妇女经血的损失,食之能避免皮肤苍白、干燥、面色无华,而且可使目光有神,头发黑亮。

是高纤维食物,它经肠内消化作用产生一种木质素或肠内脂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高浓度时可抑制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它还可以加快粪便在肠内的运转时间;减少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达到预防结肠癌的目的。

可以加快胃部的消化和排除,然后通过芹菜的利尿功能,把胃部的酒精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以此缓解胃部的压力,起到醒酒保胃的效果。

观赏价值

可供观赏。

物种危害

通常生长于旱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田中,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成为多种病菌及害虫的寄生与传染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