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0 11:51
藤本,长2-10米;根常不定位肠状缢缩,具肉质皮层;嫩枝疏被粒状细毛,老枝近无毛,密具细纵棱,棕色至淡棕紫色,多少木质化。叶纸质,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有时卵状长圆形,长7-13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或截平,边全缘或有时具不明显细齿,上面干时深棕红色或黄棕色,光亮,无毛或有时幼叶被稀疏短粗毛,后变成紫黑色凸起点,下面淡棕红色或黄色,无毛;中脉上面稍线状凸起或平,被短粗毛或短细毛,下面脊状凸起,被细短毛;侧脉每边5-6条,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被细短毛;叶柄长约4毫米,被短粗毛或短细毛;托叶管状,长约4毫米,膜质,顶端近截平,易碎落。
花序梗4-5伞状排列于枝顶,长7-11毫米,被细短毛;头状花序具花3-5或多数;花4-5基数,无花梗;花萼下部与邻近花合生,上部环状,顶端截平,无齿,背面常具毛状苞片1枚;花冠白色,长约4毫米,冠管稍壶状,长1.2毫米,宽约2毫米,檐部4-5裂,裂片近线形,长约2毫米,外面近无毛,内面中部以下至喉部密被髯毛;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花丝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花柱外伸,顶2裂,子房下半部与花萼合生,2-4室,每室具胚珠1颗。
果序梗长10-15毫米;聚花核果由3-5花发育而成,近球形,熟时红色,直径5-10毫米;核果具分核2-4;分核三棱形,外面具浅沟2,两侧面各具沟纹1。种子与分核同形,棕黑色,角质。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生长于山谷、山坡林下和水旁灌丛中。
分布于中国湖南、广东北部(连县)、贵州。广西钦州曾有种植(当作中药巴戟天)。模式标本采自贵州。
本种根部肉质皮层较巴戟天薄,可作药材“巴戟天”的代用品。
Morinda pubiofficinalis Y. Z. Ruan in Addenda 334.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