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满江红

更新时间:2024-06-27 11:35

细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 Lam.)是槐叶蘋科、满江红属植物。细叶满江红与中国常见的满江红不同在于植株粗壮,侧枝腋外生出,侧枝数目比茎叶的少,当生境的水减少变干或植株过于密集拥挤时,植物体会由平卧变为直立状态生长,腹裂片功能也向背裂片功能转化。大孢子囊外壁只有3个浮膘,小孢子囊内的泡胶块上有无分隔的锚状毛。

形态特征

细叶满江红植株粗壮,侧枝腋外生出,侧枝数目比茎叶的少,当生境的水减少变干或植株过于密集拥挤时,植物体会由平卧变为直立状态生长,腹裂片功能也向背裂片功能转化。大孢子囊外壁只有3个浮膘,小孢子囊内的泡胶块上有无分隔的锚状毛。

生长环境

温度

细叶满江红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变化不仅影响植株生长,还影响其国氮能力,在短期内能忍耐-5至-8℃的低温,但恢复生长一般要求5℃左右,15-20℃为最适温度,35℃以上停止生长。与已经用于农、牧业的其他几种满江红相比,它属于耐寒种类。广布于中国的满江红则是耐热种类,40℃时才停止生长。 细叶满江红固氮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于满江红,10℃时比满江红高3倍,18℃时高 48%,到25.1℃时则低于满江红25%。细叶满江红有平卧水面漂浮、斜生漂浮、直立漂浮等 3种生态型。不同生态型对温度的反应也不同,平卧水面漂浮型在-5℃时经140小时,不会死亡,而直立漂浮型在-3℃时经120小时,顶部的叶已被冻枯。

光照

光照是细叶满江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也是激发固氮酶活性的因素。如在春季固氮酶活性在自然光照的3800-50400勒克斯范围内随着光照的增强而提高。满江红能生长在3500-120000勒克斯范围内,在25000-47000勒克斯时可得到最高的生长率和固氮率,如果在500-1500勒克斯低光照下,一周后植株将逐渐死亡。

水份

细叶满江红与土生植物不同,它漂浮水面与水关系密切。水对它的影响包括盐分浓度、酸碱度(pH)、温度、深浅、水面的波动等。细叶满江红有较好的耐盐性,能在不同pH值的水域生长,但是生长量和固氮作用因pH值不同而不同。水的深浅和温度比较稳定,波动又少的条件对生长有利。

分布范围

原产于美洲,已扩散到全世界。中国20世纪70年代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国东部引进放养和推广利用,也几乎遍布中国各地的水田。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

细叶满江红的无性繁殖通过侧枝断裂和在主茎上形成次生侧芽进行,具有惊人的繁殖速度。在中国浙江南部的气候条件下,一年的繁殖次数(或繁殖量)可达200-32次。其次是有性繁殖,结孢子果的高峰期分别在4-5月和10至翌年1月,成熟期分别在5月底到6月初和11月底到12月初。形成孢子果的最适气温为日平均13.0-25.3℃。在这范围内随气温升高,结孢率增加,成熟期提前,如在21℃时,只需20-25天。成熟的孢子果其重量约占营养器官的1-3%,采收成熟孢子果的程序如下。

育苗播种

采用湿润苗床,即用水贮大孢子果播种在含水量为41-43%的湿土表面,小气候湿度87%左右时,可得到最高的萌发率。苗床先用1.5-2千克国产的“呋喃丹”糟毒杀害虫,再铺上粗砂2-4千克。为使群聚的湿润大孢子果均匀分散,可用通过30号筛的干土拌种(用量为孢子果量的3-5倍)。拌入的干土,分数次加入,做到轻拌,拌匀,然后采用分段定量播入苗床,以达到匀播。播种密度可控制在每亩用湿润纯孢子果10千克。播种后,既要防止雨水冲击又要保持湿润。

苗期管理

幼苗生长可划分成幼苗期,小苗期、繁殖期3个阶段。幼苗期即1-8叶期,侧芽尚无或不明显;这时生长缓慢,植株娇嫩,平均每天长叶0.6-0.7枚。小苗期为有2-5顶芽期,每天能长4-5叶。繁殖期指6个顶芽以上阶段,生长很快,每天能生叶10-15权。

调节光照和施肥是加快苗期生长的有效措施。播种后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幼苗呈红色,生长缓慢,覆盖尼龙薄膜的幼苗嫩绿生长快,在尼龙薄膜上再盖草帘的生长更好,但到后期则不利。因此应随着幼苗生长逐步加强光照,最适强度约为1-2万勒克斯。田间育苗施用厩肥和磷肥土粉为好,粉肥不仅提供了幼苗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还有培土护根的作用。

苗期管理可以归纳为3个时期。幼苗期的防止雨水冲击又要保持湿润,护苗期的调节光照和施肥,起苗期的及时起苗。繁殖期是细叶满江红由湿养改变为水养,萍体由土表湿生进入漂浮水生的转变时期,这时的小苗平均每株已有5个顶芽,叶数约25枚,苗床内已出现挤苗,为了保护小苗加速生长,必须及时起苗。在起苗前几天就要灌水使土壤湿度增加,起苗前1天所灌的水要漫过苗床,次日用竹耙或徒手作耘田动作,使小苗漂浮水面,同时在苗体表面喷水,使小苗均匀分布。

栽培技术

细叶满江红的养殖场所有冬水田放养、夏秋间稻田短期放养和河塘水词放养等。

放养方式

中国南方冬季的光照能满足细叶满江红生长发育的要求,每亩鲜萍产量可达3000千克以上。根据中国文成县的养殖试验,每亩田2000千克细叶满江红作水稻基肥比施用50千克氨水增产10.9%。江山县于1987年在冬闲田养殖细叶满江红2556亩,经12个试点统计,早稻亩产378.9千克,比未养的亩产347.7千克增产9%,与施用厩肥1000千克作基肥的亩产376.2千克的十分接近。

在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的农业地区,夏秋季节可利用调整作物茬口间隙的10余天时间,短期放养细叶满江红。在连作晚稻专用秧田放养。

连作晚稻专用秧田的前作往往是三麦或冬绿肥留种田,这两种田一般都在5月底列6月上旬收获,距离育秧有近20天以上休闲时间,放养一次,每亩获鲜蓣2000-2500千克。

在绿肥一早稻一晚稻田中养殖。绿肥翻耕后,需要经过10天以上时间的腐熟才插秧,可将绿肥移出一部分,翻耕后即放养细叶满江红,养殖10-15天,亩产约可达1250-1500千克。

在麦一萍一稻田中养殖。这是在春粮和单季中稻的二熟制地区,主要在山区或浙西北。 在麦稻或稻麦之间都约有15-20天休闲,因此在麦收后养成为中稻基肥,在稻收后放养成为麦田基肥,同时也可成为稻一萍一麦的耕作制。

选择水面平稳、水质较好的内河、池塘等放养,可为农牧业提供大量的绿肥和饲料,同时还有净水、防蚊等效果。河塘水面放养可利用它的耐特性在冬季进行。河塘的水温变化比浅水的稻田小,冰冻少,在浙江南部地区更能用于冬季繁殖。但为了控制群体均匀分布水面,要设置围栏并分割成许多小区,以防风吹雨打的破坏因素。

管理方法

细叶满江红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磷、钾肥和矿质元素。磷是决定细叶满江红光合强度和固氮能力的重要元素,可施用水溶性的过磷酸钙。钾是维持植物体和共生蓝藻正常生长的重要元素,又能增强抗寒性能,在生产上一般是施草木灰,也可施化肥。氮索在正常生长的植株中不需要增加,只在生长环境不良、植株生长不好或遭受药害的情况下可短期施用。钙肥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含氮量。有机肥料在春,秋莰种繁殖期施用有明显效果。

用尼龙薄膜覆盖越冬,不能忽视空气流通,否则,影响生长。对于湿度要求波动幅度大,平均湿度低,能增加群体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湿度高,波动幅度小,植株表面积水,将阻碍正常代谢,生长衰弱。相对湿度以67-95%为适宜。

细叶满江红是高产种,高产与它具有3种生态型有关。据统计,长到25天时固氮量最高,亩产800千克的都是平面漂浮型,亩产800-2000千克的约有37-70%是斜生漂浮型,亩产2500千克以上的均为直立漂浮型。

主要价值

细叶满江红植株比常见的满江红粗大,耐寒,能大量结孢子果和容易进行有性繁殖,已经用作稻田绿肥和禽畜饲料的经济蕨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