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3 10:53
细裂叶莲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 ex Stechm.)是菊科、蒿属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主根、根状茎略粗,木质,茎通常多数,丛生,高可达80厘米,下部木质,上部半木质,紫红色,茎下部、中部与营养枝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分裂,第一至二回为羽状全裂,每侧裂片间排列紧密,边缘通常具数枚小栉齿,稀无小栉齿,叶柄基部有小型栉齿状分裂的假托叶;苞片叶呈栉齿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为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头状花序近球形,外层总苞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背面有灰白色短柔毛或近无毛,边缘狭膜质,中层总苞片卵形,无毛,边缘宽膜质,雌花花冠狭圆锥状,背面有腺点,花柱线形,略伸出花冠外,两性花,花冠管状,花药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叉端截形,瘦果长圆形,8-10月开花结果。
《中国植物志》编委们比较了Artemisia gmelinii Web. ex Stechm. (1775) 与后来被定名为Artemisia santolinifolia Turcz. ex Bess. (1834) 的模式标本(存英国邱植物园标本馆),发现二者体态、叶、头状花序等特征完全相同,故后者为晚出异名,应归在前者中。
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主根稍粗,木质;根状茎略粗,木质,直径1-2厘米,有多数多年生木质的营养枝。茎通常多数,丛生,高10-40(-80)厘米,下部木质,上部半木质,紫红色,自下部分枝,稀不分枝;茎、枝初时被灰白色绒毛,后渐稀疏或无毛。叶上面初时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渐稀疏或近无毛,暗绿色,常有凹穴与白色腺点或凹皱纹,背面密被灰色或淡灰黄色蛛丝状柔毛;茎下部、中部与营养枝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分裂,第一至二回为羽状全裂,每侧裂片4-5枚,裂片间排列紧密,小裂片栉齿状的短线形或短线状披针形,边缘通常具数枚小栉齿,栉齿长1-2毫米,宽0.2-0.5毫米,稀无小栉齿,叶柄长0.8-1.3厘米,基部有小型栉齿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一至二回栉齿状的羽状分裂;苞片叶呈栉齿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为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
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3-4(-6)毫米,有短梗或近无梗,斜生或下垂,密集着生在茎端或在分枝端排成穗状花序或为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窄的总状花序式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背面有灰白色短柔毛或近无毛,边缘狭膜质,中层总苞片卵形,无毛,边缘宽膜质,内层总苞片膜质花序托凸起,半球形;雌花10-12朵,花冠狭圆锥状,背面有腺点,花柱线形,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两性花40-60朵,花冠管状,背面微有腺点,花药线形,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钝,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长圆形,果壁上有细纵纹。花果期8-10月。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部)及西藏(八宿、工布江达、南木林、浪卡子、隆子、定日、聂拉木、吉隆、普兰、扎达、噶尔、日土、改则、那曲。);蒙古、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欧洲部分)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500-4900米的山坡、草原、半荒漠草原、草甸、灌丛、砾质阶地、滩地等,在局部地区成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
细裂叶莲蒿在中国新疆1月初萌发,7月初开始开花,8月初开始结实,9月以后开始枯黄。
经济:含挥发油,成分有酚及醛。
饲用:细裂叶莲蒿在中国牧区作饲料。该种适口性中等。羊、骆驼喜食,其次是马,牛多不采食。冬春季节马喜食。霜打后适口性更有所提高,蛋白质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纤维素含量较少,生长后期纤维素增加也不显著,开花期纤维素含量为14.16%,结实期纤维素为21.56%。含脂肪较高,是秋季家畜抓膘及春季恢复体膘的优良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