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属

更新时间:2023-08-01 11:11

细辛属(学名:Asarum L.)为马兜铃科下的一个属,本属的模式种为欧细辛(Asarum europaeum L.)。约90种,分布于较温暖的地区,主产亚洲东部和南部,少数种类分布亚洲北部、欧洲和北美洲。中国有30种、4变种、1变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最多。本属染色体数多为X=12或X=13,稀X=6。本属绝大多数种类为药用植物,主要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关节疼痛、牙痛,或治跌打损伤。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匍匐横生,或向上斜伸,或短而近直立;茎无或短;根常稍肉质,有芳香气和辛辣味。

叶仅1~2或4枚,基生、互生或对生,叶片通常心形或近心形,全缘不裂;叶柄基部常具薄膜质芽苞叶。

花单生于叶腋,多贴近地面,花梗直立或向下弯垂,花被整齐,1轮,紫绿色或淡绿色,基部多少与子房合生,子房以上分离或形成明显的花被管,花被裂片3,直立或平展,或外折;雄蕊通常12,2轮,稀减少,或具1~3个细小或瓣状不育雄蕊,花丝比花药长或短,花药通常外向纵裂,或外轮稍向内纵裂;子房下位或半下位,稀近上位,通常6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分离,顶端完整或2裂,或合生成柱状,顶端石裂,柱头顶生或侧生。蒴果浆果状,近球形,果皮革质,有时于腐烂时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椭圆状或椭圆状卵形,背面凸,腹面平坦,有肉质附属物。

近属区别

生长环境

细辛喜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好。忌强光、怕干旱,因此东北主产区多选林下栽培,用老参地或农田种植必须搭棚遮荫。林下栽培对树种要求不严,但以阔叶林最好,针阔混合林次之。坡同以东或西向为好,坡度最好在10度以内。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整地宜在春夏季进行,早整地有利于土壤熟化,使细辛生长好,病害轻。刨地前将林她的小灌木或过密树枝去掉,保持林下有50%~60%的透光率,刨地深度15~20厘米,消除石块、树根,搂平土面,作成宽1~1.2米、长10~20米、高20厘米左右的高畦,作业道宽50~100厘米,土层厚作业道可稍窄,土层薄作业道宽些,以保证畦面有足够的土量。

繁殖方式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分根繁殖。

⑴种子繁殖种子处理的方法是在林下背阴处挖一浅坑,深约15厘米,大小依种子多少而定,将1份种子与5份以上的沙子拌匀放入坑内,上盖约5厘米沙子,上面再盖树叶或稻草。常检查,注意保温不积水,经45天左右应及时播种以免发芽。

播种方法:撒播、条播、穴播均可。撒播可将种子与10倍细沙或土拌匀撒于畦面每平方米播种子30克左右。条播在畦上按行距10厘米,播幅4厘米,每行播130粒左右。穴播行距13厘米,穴距7厘米,每穴播7~10粒。播后用腐殖土或过筛的细土覆盖,厚约2.5厘米,其上再盖草或树叶3厘米左右。保持土壤湿润。

细辛可直播,在原地生长3~4年收挖产品。在种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产区为充分利用种子扩大种植面积,多采用育苗移栽。以移栽2~3年苗为好,在每年的秋末春初地上部枯萎后或幼苗萌动前进行。栽植方法是在施足基肥的畦上横向开沟,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将种根在沟内摆好,让根舒展,覆土厚度以芽苞离土表5厘米左右为宜,上面盖草或树叶。还可按行距15厘米挖穴栽植,每行栽7~10穴。

⑵分根繁殖利用收获的植株,将根状茎上部4~5厘米长的一段剪下,每断必须有1~2个芽苞并保留根条,然后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挖穴,每穴种2~3段根茎。

田间管理

⑴浇水除草细辛根系浅,不耐干旱,特别是育苗地,种子细小,覆土浅,必须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土壤干时及时浇水,以保证苗全、苗壮。应注意及时拔草,畦上畦沟均应无杂草。

⑵调节光照5月份以前气温低,细辛苗要求较大光照,可不用遮荫。从6月开始,光照应该控制在50%~60%的透光率,利用老参地栽细辛必须搭好荫棚,林间栽培也要按细辛对光照的要求补硼或修理树枝。

⑶施肥培土细辛是喜肥植物,种植在瘠薄的土壤里,如果不施肥,生长极其缓慢。根据辽宁的经验,基肥以猪圈粪为最好,熏土肥(老虎粪)次之,化肥以过磷酸钙为好。每年5月和7月可分别用过磷酸钙1千克加清水50千克搅拌溶解后取上清液,用喷壶向畦面浇灌,每20米2用过磷酸钙1千克。

入冬以后,每亩用猪圈粪4000千克掺入过磷酸钙40千克一起发酵,将已发酵好的肥料与5倍左右的腐殖土混合一起撒盖于细辛畦上,既起到来年的施肥作用,又可保护芽苞安全越冬。因为细辛根茎每年向上生长一节,其上芽苞如果不加保护,易受冻害。

⑷摘除花蕾多年生植株每年开花结实,消耗大量养料,影响产量,因此除留种地以外,当花蕾从地面抽出时全部摘除。

主要价值

药用物种

其地下茎均纤细而有辛味,故有细辛之名,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中药细辛之原植物为辽细辛(A. heterotropoides.F.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awa)及华细辛(A.sieboldii Miq).之全草,除上述正品外,在某些地方亦用本属中的其它种类作土细辛用。此外尚有杜衡(A.forbesii Maxim.)亦入药。

注意事项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毒性研究

华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于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而死亡,呼吸先于心跳而停止,对心肌、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醇浸出液在兔身上,能拮抗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对小鼠灌胃与静脉注射,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23.75mg及7.78mg/10g。细辛醇浸出液之毒性大于水煎剂。

小鼠腹腔注射细辛油的半数致死量 为1.2±0.04ml/kg。甲基丁香酚给于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456.67±43.43mg/kg。3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30.8mg/kg,麻醉后再继续给药30分钟,平均总给药量达90mg/kg,停药后维持麻醉时间30分钟。于给药后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除白细胞略有上升外,其它指标均属正常。2只犬和2只猴分别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总药量分别为198.1mg/kg、136.6mg/kg,24小时后进行血象、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白细胞和尿素氮略有上升,给药72小时后尿素氮恢复正常。5只犬分别每天静脉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连续给药3天,第4天处死解剖,取心、肝、肺、脾、肾、胰腺、胃、肠及脑等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均无病理性变化。

化学成分

本属多数种类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黄樟醚(safrole)及1,8-桉油精(1,8-cineol)、其他有沉香醇(linalool)、呋喃双叶细辛酮(furano-caule-sone)、双叶细辛内脂(caulesactone)、大屯细辛酮(asatone)、考罗内酯(caulo-lactone)A、B等。另外含有具强烈强心作用的生物碱一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l-demethyl coccu-laurine)。

地理分布

分布在北温带,主产亚洲,约83种,欧洲只有1种,北美洲16种。狭义概念的属中,细辛属(狭义:Asarumscnsu stricto)分布范围最广,遍及亚洲、欧洲和北美洲;Geotaenium Maekawa属为中国特有;Hexastylis Raf.属为北美洲特有;Asiasarum Maekawa属、Japonasarum Nakai属、Heterotropa Morren&Decne.属均只分布在亚洲。中国共有细辛属植物40种,是该属在亚洲的一个分布中心

本属分类

本属分2亚属、5组、4系。

1 细辛亚属 花被在子房以上分离,无明显的花被管,或仅基部合生成一极短的管;雄蕊通常具较长的花丝;花柱合生成柱状,顶端分裂成辐射状6短枝或6裂片,柱头通常顶生。

2 杜衡亚属 花被在子房以上合生成各种形状的花被管;雄蕊的花丝短或近无,稀有明显花丝;花柱6,离生或仅基部合生,顶端通常二裂,柱头着生在裂缝外侧,稀顶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