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33
细鳞太攀蛇(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是眼镜蛇科、太攀蛇属爬行动物,世界上毒性最强的陆栖毒蛇,又名内陆太攀蛇。体长平均1.8-2米,最长记录达2.5米。头部扁平、略尖,呈黑色或有黑色斑纹;躯干的鳞片是灰色到黄褐色,有时会镶有细黑边;躯干部呈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为黄白色。头部毒牙长7-13毫米;眼睛相对较大。寿命15年左右。
细鳞太攀蛇最初由McCoy在1879年描述为Diemenia microlepidota,后修改为Pseudonaja microlepidota。种加词microlepidotus是以希腊语mikros(意思是小)+lepidotos(意思是有鳞)命名,指的是它背部相对较小的鳞片。
中型到大型的蛇,体格健壮,头部深而呈矩形。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体长平均1.8-2米,最长记录达2.5米。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鳞片有灰色到黄褐色,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而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毒牙长7-13毫米。背部颜色从浅浅的小鹿色到黄棕色再到深棕色不等,头部和颈部比身体深几到很多深。颜色随季节变化,个体在冬天变得更深,在夏天变暗。许多背鳞具有黑褐色的下前缘,沿身体长度形成断裂的人字形图案。腹面淡黄色,有橙色斑点;这种颜色通常延伸到最下面的横向鳞片。眼睛很大,虹膜很黑,瞳孔圆。中体鳞片23行,腹侧211-250行,肛门鳞片单行,尾下节分开。
细鳞太攀蛇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干燥平原、草原、荒漠及干枯河床等地。它们常栖身于鼠穴(洞穴原来的主人经常会被它们吃掉)、较深的地表裂缝或凹洞,有时也寄居于石缝和墙洞中。
细鳞太攀蛇分布于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北领地)。
细鳞太攀蛇在表面的活动主要是昼夜活动的。它们在清晨的前半部分最活跃,在深土裂缝和动物洞穴中或附近短暂晒太阳和觅食,然后在一天的剩余时间里退到避难所。在凉爽的天气里,也可能在下午活跃。
细鳞太攀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两三下。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细鳞太攀蛇与其他蛇不同,一般的蛇攻击时都会咬着猎物不放,而将毒液注入。尽管毒性很强,细鳞太攀蛇的性格剐比较温熏如果侔不捕捉它们,它们是不会轻易被激怒的。
细鳞太攀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细鳞太攀蛇经常在河滩地上干硬的泥巴裂缝中猎食啮齿类及小型有袋动物。
细鳞太攀蛇的天敌为秃鹰和狐狸。狐狸狡猾,有时极为凶残,它的速度很快,因为身材短小,所以,敏捷的爪子和坚硬的牙齿成为它的最大武器。秃鹰有着不可轻视的强有力的爪子,加上尖锐的嘴,打造了这个凶狠的天生猎手。但是,细鳞太攀蛇也不可轻视,它与狐狸或秃鹰厮杀的时候,会用尽全身力气咬住天敌,使天敌丧命,之后,它就匆忙离开。
细鳞太攀蛇为卵生蛇类,每次产约12-20枚卵。据记载,圈养个体在雄性16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雌性在28个月大时达到性成熟。有记录显示,雄性战斗的典型行为发生在冬末,发生在两个大型但未交配的个体之间。在大约半个小时的战斗中,蛇交织在一起,抬起头和前身,闭着嘴巴互相“猛烈攻击”。细鳞太攀蛇也被观察到,可能是在冬末的野外交配。春季中期(11月下半月)可以发现有输卵管卵的雌性。窝器尺寸范围为11-20厘米,平均为16厘米。产卵时,卵的尺寸为6厘米×3.5厘米,在27-30℃下孵化需要9-11周的时间。新孵化的幼蛇总长度约为47厘米。在圈养条件下,雌性可以在一个繁殖季节内产下两条幼蛇。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Mirtschin和Davis(1985)报告称,大多数标本都是从昆士兰州迪亚曼蒂纳河和库珀溪的洪泛区和河道中采集的。然而,后来的目击事件大多发生在库伯佩迪附近(S.Macdonald,pers.obs.)。由于缺乏对该物种的系统调查,其分布范围内的种群趋势尚不清楚。随着长毛鼠密度的变化,种群往往会波动。
该物种可能受到啮齿动物食物来源丧失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非本地捕食者(秃鹰和狐狸)的捕食。此外,未来大规模使用水道灌溉周边地区可能会影响该物种喜欢的土壤结构及其啮齿动物猎物。
细鳞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它的毒液使受试生物死亡所需的绝对量只有0.0021毫克/千克,但排毒量却能达到125-400毫克,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与钩鼻海蛇的致死情况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前十位。它每咬一次受害者,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
细鳞太攀蛇的毒素种类为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它的毒液分子是从一个名叫尿钠排泄缩氨酸的蛋白质家族进化而来,在脊椎动物中,这些缩氨酸的作用是使心脏周围的肌肉松弛的、这些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合点,抑制和麻痹神经末梢,阻断肌肉与神经的联系。患者一开始会头疼、恶心、呕吐,继之以腹痛、晕眩和视力模糊,严重者还会痉挛和昏迷,并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瘫痪。它还会造成受害者大出血、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肾衰竭,它的毒素中还含有能破坏肌肉组织及阻止血液凝固的毒蛋白。
细鳞太攀蛇不仅是陆地上毒性最强的蛇,而且咬对手时注入的毒液数量也较多,一次所注入的毒液最多可达几百毫克,毒性之强烈,常常是它对猎物发起袭击后尚未松口,猎物已丧命,或猎物尚未察觉自己遭受伤害,就因毒性发作失去知觉。
在连续攻击方面,细鳞太攀蛇也是速度最快的蛇,这是因为曾经有人类被这种蛇咬了之后,那人说被咬了一口,但实际观察时,发现已被咬了3-4口。被细鳞太攀蛇咬到后,所出现的症状亦有别于其他蛇,被它咬到后,人的血液并不会凝固,但被咬人的七孔会微出血,再过一会后被咬人会看见四周的事物出现重叠影像,之后被咬人全身的机能会慢慢停顿,导致瘫痪窒息而死。当被咬人被太攀蛇咬到后,若几分钟内没注射到太攀蛇抗毒血清及得到适当治疗的话,就必死无疑。
世界上陆地毒性最强的蛇:细鳞太攀蛇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5万只老鼠,半数致死量0.025毫克/千克。(吉尼斯世界纪录)
对不同的毒蛇,防治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只有正确识别毒蛇,才能进行对症防治。毒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按其形态,可以分为沟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额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前毒牙和后毒牙;但是这种鉴别在应用上很不方便。另一种方法是从蛇的外形和色斑上来鉴别。在野外施工、旅游时,一旦被蛇咬伤要迅速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
一是看蛇形: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纹,尾短而细:无毒蛇头多呈椭圆形,身上色彩单调,尾细而长。最好将咬人的蛇打死以供诊断参考。
二是看伤口:毒蛇咬伤的伤口表皮常有一对大而深的牙痕,或两列小牙痕上方有一对大牙痕,有的大牙痕里甚至留有断牙;无毒蛇咬伤则无牙痕,或有两列对称的细小牙痕。如果蛇咬伤发生在夜间无法看清蛇形,从伤口上也无法分辨是否为毒蛇所伤时,万万不可等待伤口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此时必须按毒蛇咬伤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