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织造署旧址

更新时间:2024-08-08 09:42

苏州织造署旧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带城桥下塘(今苏州市第十中学西南部),是清朝时期的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带城桥东明末贵戚周奎(明崇祯帝周皇后之父)故宅建织造局,又名总织局。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改为织造衙门,称织造府或织造署,由内务府派郎官掌管,并将总织局迁至衙门以北孔副使巷。织造署除在苏州、松江、常州三府自设机房雇工织造以供皇室消费外,兼管三府机户和征收机税等事务,当时与江宁(今南京)、杭州织造署并称“江南三织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织造署西部建行宫,作为清帝“南巡驻跸之所”。

苏州织造署旧址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火。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

民国十五年(1926年),苏州织造署旧址改为振华女子学校,由王谢长达之女王季玉任校长。

1953年,苏州织造署旧址改名为“苏州女子学校”,后为江苏师范学院附中,现为苏州市第十中学。

1996年,苏州织造署旧址整修。

建筑格局

苏州织造署旧址原有厅堂、廨宇、园池、机房、吏舍齐备等。现存清代建筑头门和仪门及民国时的多祉轩。苏州织造署旧址是“江南三织造”中现存遗迹最多的一处。

主要建筑

多祉轩

苏州织造署旧址多祉轩,小青瓦歇山屋面,嫩戗发戗。檐口为蒲鞋头云头挑梓桁,下悬万川挂落。正、背立面坐槛,山墙面上有三方碑刻,北侧龙井一口,后面“龙井”二字为瓦翁所题,此井已作整理,基本恢复原貌,井水清沏甘甜,仍然可以作饮用水,原来的雕龙井栏残件被放置校史陈列室内。

头门

苏州织造署旧址头门为硬山造,面阔三间13.4米,进深6.4米,于脊柱间安断砌门(将军门)三座,门扉六扇及门簪、抱框、连楹、下槛、砷石等均为原物。

仪门

苏州织造署旧址仪门面阔五开间,硬山造,正三间为鱼龙吻脊,设垂脊,东西梢间为哺鸡脊。檐口为蒲鞋头云头挑梓桁,室内方砖铺地,覆盆式连磉柱础。梁架结构为前后双川。梢间为书条式短窗下半墙。

长廊

苏州织造署旧址长廊连接多祉轩与仪门。与仪门相接处为歇山半亭。双坡屋面,纹头脊,檐口飞椽做法,下悬万川挂落。方砖铺地,坐槛。

瑞云峰

苏州织造署旧址瑞云峰原为宋花石纲之太湖石奇峰,由主峰及底座两部分组成,置水池中,高5.12米,宽3.25米,石峰嵌空,透漏具备,峰座相配。此峰四面成景,渦洞相套,褶皱相叠,是江南“四大太湖石峰”之一,被誉为“妍巧甲于江南”。池周围配以湖石驳岸、假山、石桥、平台。因石头上刻有“臣朱勔进”字样,故被认为是北宋末年花石纲遗物,历代均有著录,是一块流传有序的太湖石。

文物遗存

苏州织造署旧址存清顺治《织造经制记》及顺治、乾隆、同治年间的碑刻共五方。其中包括立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石碑,名《重建苏州织造署记》。该碑记载了苏州织造署的沿革,纠正了一些史料的错误。

文物价值

苏州织造署旧址“江南三织造”中现存遗迹最多的一处,留存的建筑、碑刻等实物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苏州织造署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苏州织造署旧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带城桥下塘(今苏州市第十中学西南部)。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苏州织造署旧址,路程约5.9千米,用时约22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