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成眷属

更新时间:2023-03-10 11:54

《终成眷属》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

内容简介

海丽娜是一位名医的女儿,自父亲去世后,一直由罗西昂伯爵夫人监护。后来,她爱上了伯爵夫人势利的儿子勃特拉姆。适逢国王患病,许下诺言,谁能治好他的病就给予重赏。于是海丽娜呈献了一副治愈的药方,让国王下令勃特拉姆娶她为妻。刚举办完婚礼,勃特拉姆就携带随从帕洛去意大利参战。他写了一封信给海丽娜,说,若她想让他接受她为妻,就必须获得他手上的一枚戒指,并怀上他的孩子——这两件事,他认为她是无法办到的。海丽娜遂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朝圣者,去了弗罗棱萨。她想在那里找到勃特拉姆,不然就去当修女。恰巧她寄宿在勃特拉姆寄宿的一个寡妇人家,并同寡妇的女儿狄安娜交了朋友。其时,勃特拉姆正想引诱狄安娜,而狄安娜也假装允诺,暗地里让海丽娜替代她与勃特拉姆上床,取了他手上的戒指。

勃特拉姆心想引诱狄安娜已经成功,又听说海丽娜死在法国,于是打算返回家乡。回到法国之后,勃特拉姆计划迎娶老臣拉佛之女。关键时刻,狄安娜出现了,手上戴着一枚戒指(不过,它并非勃特拉姆的戒指,而是先前法国国王赠送给海丽娜的那枚)。她斥责勃特拉姆先是允诺同她结婚,后又将她遗弃。勃特拉姆愤怒地否认此事。正当狄安娜即将被捕时,海丽娜进来了。她不但手上戴着勃特拉姆的戒指,而且肚里怀着他的孩子。信中的条件丝毫不差地实现。勃特拉姆别无选择,只得接受海丽娜为妻。

创作背景

《终成眷属》在1623年的第一对开本中首次印出。这也是流传下来的唯一早期版本。大概是由于当时排印的手稿经过了反复的修改,因此很难确定哪些对白代表了剧作家本人的原意。

剧中的故事取材于薄伽丘《十日谈》第三天的第九个故事,威廉·莎士比亚本人则可能是从佩因特的英文故事集《娱乐之宫》中读到这个故事的。

人物介绍

登场人物

详细介绍

勃特拉姆

他既不是品行高尚的正面人物,也不是制造人间悲剧的歹徒恶棍。他只重门阀,闭眼不看海丽娜的优点。他口口声声讲荣誉,可是干的却是不怎么名誉的事。他具有执拗的贵族偏见,非常高傲,生活在贵族的优越感中。当听说国王把他赐给海丽娜做丈夫时,他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顺从。尽管他慑于君命,成为法律上的海丽娜的丈夫,但在思想感情仍然蔑视自己的妻子,从精神上无情地折磨她。如果仅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勃特拉姆不爱海丽娜是可以理解的,他不是一个坏人,他说自己早已爱上了大臣拉佛的女儿,所以对海丽娜从未萌发过爱情的枝芽,甚至到最后依然如此。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勃特拉姆同时是一个追求享乐,为满足情欲而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佛罗伦萨他千方百计引诱狄安娜,想占有她,而他认为这不过是“逢场作戏”。作为一个贵族青年道德沦丧,自然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也同帕洛的引诱和挑唆这一客观因素有关,因此勃特拉姆才堕落得如此执迷。到后来,他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过竟在大庭广众之中诬蔑一个柔弱的少女是“随军的娼妓”,“人尽可夫”,颠倒黑白地反咬一口,充分暴露了他灵魂的卑鄙丑恶。

海丽娜

正像剧中伯爵夫人所说,海丽娜具有天赋淳厚优美的性格,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她聪明机智,更具有一种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海丽娜十分注重爱情,爱勃特拉姆胜过爱父亲。当她向伯爵夫人承认她爱上勃特拉姆时说:“爱他胜过爱您,仅次于上天。”可见,爱情在海丽娜的心目中占据着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世上其他事物都不能与之相比,父母之情,恩主之谊,都在爱情之下。海丽娜也很聪明,对事物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她明知对勃特拉姆的爱情是一种妄想,可是理性拗不过炽热的感情,她要“为爱而死”,于是便深深地进了她早就知道毫无希望的爱情深渊之中。

帕洛

他在剧中虽是次要角色,但塑造得生动有趣。他是勃特拉姆的侍从,海丽娜说他“是一个出名爱造谣的人,是个傻子,也是一个懦夫”。他的典型特征就是毫无道德,他是勃特拉姆堕落的酵素和外在因素。帕洛具有奴才的本性,善于讨好主人,骗取主人的好感和信任。宫廷大臣说“他凭着那副吹吹拍拍的功夫,果然很讨人喜欢”。他经常给勃特拉姆出坏主意。当勃特拉姆告诉帕洛他不准备同海丽娜同居时,帕洛立即煽风点火,怂恿勃特拉姆离开法国,促使主人在新婚当天便遗弃了海丽娜。在佛罗伦萨,他充当所谓的媒人,在勃特拉姆与狄安娜之间穿针引线。帕洛是勃特拉姆干坏事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伴侣。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首先该剧的主题是严肃的。它通过上述爱情故事反映了社会各自不平等问题。勃特拉姆和海丽娜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里,他们的爱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不平等造成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它在人们中间筑起了层层高墙。莎士比亚对此是有所批判的,他通过国王之口否定“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要是把人们的血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都难以区别,偏偏在人间的关系上,会划分这样清楚的鸿沟,真是一件怪事这清楚地表明莎士比亚认为,人的高贵与低贱,不在门第、地位、血统,而在于人的品德以及他本身具有的价值。

该剧虽被划入喜剧范畴,但严格意义上说是一出悲喜剧。剧终虽带有大团圆的色彩,但它并不是有情人的美满结合,强颜欢笑难遮悲情苦泪,终成眷属却难以皆大欢喜。同莎士比亚的其他喜剧一样,《终成眷属》也赞美爱情,赞美以海丽娜为代表的人的品德和才能,表现人文主义的人生理想。但也有与喜剧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美好的爱情不能变为现实,它只存在于幻想的追求之中。在该剧中爱情的力量表现得极其微弱,它依靠了权力的帮助才得以实现。海丽娜虽对爱情有美好的憧憬,但却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深知这种爱情难以实现,因此常常以泪洗面,借以排遣自己的痛苦和郁闷,后来,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オ产生了一个获得爱情的“宏伟”计划:靠国王的恩赐得到她昼夜爱慕的夫君。然而,“强扭的瓜不甜”,她所得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憎恶和敌意。权杖并不能播下爱情的种子,国王赏赐给海丽娜的只能是法律意义上的丈夫,绝非精神世界的爱情,而且她名义上的丈夫也很快地失去了。最后她再一次靠国王的裁决,使失去的丈夫重回身边,但得到的仍然是没有真正情意的丈夫,一个爱情的虚幻影子。在该剧中,爱情在声声叹息,凄凄吸泣,它能感动人们,却无法冲破门第地位的森严壁垒;它的最好结果是把自己所爱的人选为丈夫,而不能得到他的心,更不能获得爱情带来的欢乐和幸福。同其他喜剧相比较,气氛压抑,色泽暗淡,令人伤感当然,它毕竟还没有造成更为惨痛的悲剧。该剧通过爱情主题曲折地抨击了封建思想对爱情的破坏,也揭露了资产阶级享乐思想对爱情的毒化,表明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批判倾向的增强。《终成眷属》的戏剧冲突及其独特的情调显示了该剧在艺术上有独特之处。海丽娜与勃特拉姆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构成了戏剧的基本冲突。在这一基本冲突中,两个主要人物各自走着合乎自己生活逻辑的道路,展示出截然不同的性格风貌:海丽娜善良温柔,痴情地迷恋着勃特拉姆,为此忍受了种种痛苦和屈辱,勃特拉姆傲慢自大,蔑视海丽娜低微身世,对她毫无感情。他们两人都在自己人生命运的轨道上运行着,尽管最终这两条轨道被强“扳”到一起,但没有真正地“合拢”,只是两个主要人物充分地显示了他们的面目,光彩愈益炫目,丑恶更显可憎。海丽娜的悲惨命运没有得到真正改变,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勃特拉姆的贵族偏见也未完全抛弃,因而又带有讽刺喜剧的因素。两方的冲突在“悲喜交加”地进行,使这种交杂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艺术地凸现在人们的眼前。

艺术特色

该剧的语言颇具哲理,常有闪光精辟的思想火花,戏剧情节的安排也曲折迷离,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然而无庸讳言,剧情也有不少不合情理或交代不甚明朗的地方,如海丽娜给国王医病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海丽娜的出走好像是做出的自我牺牲,可后来到处追踪,并且代替狄安娜与勃特拉姆约会,迫使他承认她的妻子身份,似与海丽娜的先前性格不尽相符;再有勃特拉姆的忏悔和转变更是不尽情理。剧中出现的有关帕洛的插曲也游离于主题之外,与主要情节没有太大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戏剧结构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作品评价

近代文学家梁实秋:其实此剧最为诟病的一点是所谓的“bed trick”,在床上李代桃僵的那一穿插。这是近代人所不能安然接受的一个情节,尤其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标准之下,这是骇人听闻的。在威廉·莎士比亚时代,观众的态度不同,更何况这是中古浪漫故事里常见的事。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b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较广泛的接触。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哈姆莱特》中的鬼魂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过是给旧剧本加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他后来成了剧团的股东,1613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1616年4月23日逝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