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10:30
区位,或者说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就是经济区位的例子。经济区位兴起与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所谓区位单位,是指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根据研究的层次不同,区位单位的具体内涵也不同。例如,在研究工业区时,某一工业整体即可视为一个区位单位;而在更微观的研究层次上,区位单位则可能是指一个工厂、大楼、公司的业务部门等。可见,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主体因素,是社会经济活动区位布局的物质实体。我们知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区位单位的空间配置问题,这也是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如果说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那么区位因素则是指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在不同的区位上,人口分布、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状况不同,从而其区位利益就具有很大差异,区位单位的布局状况也就不同。正是各区位因素的差异,才决定各区位的优劣,从而才有区位差异。如果各区位上的区位因素相同,则各区位的经济利益是无差异的,此时,区位差异是不存在的,因而区位研究也就豪无意义。
根据埃德加·M·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
(1)地区性投入: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投入的供应情况。它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以区位、难以从它处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
(2)地区性需求: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品的需求状况。
(3)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
(4)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
在不同的区位上,上述四类区位因素不同,其区位利益具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也就决定了各个区位的相对优劣。
(又称区位决策单位)的区位选择过程。如前所述,在一定对经济空间中,各区位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区位因素各异,从而其约束不同。为追逐 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各决策主体将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的区位,这就是区位决策。
必须指出的是,区位决策单位与前面所说的区位单位并不相同。尽管所有的区位单位,如居民个人、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等,可以自主选择区位,因而是自己的区位决策单位,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区位单位与其决策单位并不一致,例如,在工商界,公司是制定区位决策的单位(即区位决策单位),而具体的企业(如工厂、商店、银行分行等)则是由外部决策确定区位(即区位单位)。换言之,只有当决策主体与区位单位一致时,区位单位的区位选择是主体的;否则,则是有外部决策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