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果系数

更新时间:2022-07-20 09:11

经济效果系数是指在不同供求状况下,单位数量投入或产出对外部经济效益所产出的间接影响数量。经济效果系数的资金、物资、运输、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时间等六种。

简介

它们的大小取决于三种不同的供求状况。(1)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经济效果系数最大。例如,在其它生产要素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不能生产,如果短缺的资金投入后,马上创造经济效益,那么,全部经济效益可以归功于这笔短线资金,因此短线资金经济效果系数很大。(2)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经济效果系数是负值。例如,长线物资1吨价格1万元,积压卖不出去,只能卖9500元,因此,长线物资的经济效果系数为负500元,这个系数说明谁利用长线物资,谁就对外部经济效益产生好的影响,可以减少积压损失;也说明生产长线物资的厂家对外部经济效益产生不好的影响,造成积压损失。(3)在供求平衡情况下,经济效益的取得不能全部归功于某一种投入,而要归功于所有投入,每种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只是分摊到的一部分,因此,每年投入的经济效果系数比较小。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经济效果系数沿着→低→高的发展过程变化。

意义

经济效果系数是反映我国经济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它在宏观技术经济计算中可用来定量计算每种投入所产生的间接费用和每种产出所提供的间接效益数量;它是影子价格的组成部分,为确定合理价格、资金的合理利率以及确定烧油特别税,土地使用税等合理税率提供科学依据。 表14-2列出了几种主要经济效果系数(短线效应,以1980年可比价计算)的变化情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