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额鳾

更新时间:2024-05-30 20:48

绒额鳾(学名:Sitta frontalis):是鸟纲、鳾科的一种色彩鲜艳的小型鸣禽。体长104-129毫米。嘴红或黄色;额羽绒黑;上体紫蓝;雄鸟有一道黑眉;下体灰棕紫色。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形态特征

绒额鳾雄性成鸟:前额和眼先绒黑色;黑色眉纹狭细,向后伸至枕侧;上体紫蓝色;头顶较鲜亮;中央尾羽表面暗紫蓝色,羽轴暗褐黑色;其余尾羽均呈黑色,外缘和羽端紫蓝色,外侧2-4枚尾羽的内翈具白色次端斑;飞羽黑色;第3-5枚初级飞羽外翈基部和次级飞羽先端缘浅天蓝色,最内侧飞羽表面与背同色;耳羽葡萄紫色;颏、喉纯白;下体烟灰棕或淡葡萄棕,或微渲染紫色;尾下覆羽灰棕褐色;两胁灰棕;翅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性成鸟相似,但无黑色眉纹,下体多葡萄紫色。

雌性幼鸟:前额黑色,绒羽较少而不辉亮;上体紫色浅淡;下体多沾棕黄;尾下覆羽转深并具狭细栗端;其余羽色与成鸟同。

虹膜黄色;新鲜标本的嘴呈朱红或深红色,干制标本呈黄色;跗蹠栗褐或黑褐色。幼鸟:虹膜青黄色;嘴红黄;跗蹠角褐色,爪棕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11-16克,♀11-17克;体长♂104-129毫米,♀102-129毫米;嘴峰♂11.5-14毫米,♀11.5-14.5毫米;翅♂68-78.5毫米,♀66-74毫米;尾♂37-46毫米,♀37-44毫米;跗蹠♂15-18毫米,♀15-17.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于海拔约400-1800米的沟谷、山坡或山顶的阔叶林、干草阔叶林或混交林,在公路边或村寨附近的树丛间也可见到。资源状况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南亚地区特有种。

生活习性

绒额鳾一般单个或结小群在乔木树上活动,有时还与其他小型鸟类混群。性活泼,行动敏捷,能沿树干窜跃攀行,边呜叫边寻觅树干缝隙中的小虫,偶尔也在地上觅食。叫声似“chi-chi-chi”。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蝽蟓、飞虱和其他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以及虫卵等,偶尔吃植物浆果。

分布范围

世界

留鸟: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 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

繁殖地:菲律宾。

中国

分布于云南(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贵州(中部、西南部和南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3-6月,营巢在海拔700-1800米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巢多筑于阔叶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作巢,有时也将一些裂隙扩大成适合的巢洞。偶尔也用泥土涂抹洞口,以减少洞口的大小。洞内垫有细草、苔藓或羽毛。每窝产3-6枚卵,卵白色,长卵圆形。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