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圈房子

更新时间:2023-08-08 11:07

绞圈房子,是长江口南岸地区的一种特色民居,是一种围圈而造的住房式样。有300余年历史(部分更早),这种民居形式到民国初年还有一定的发展。

民居简介

绞圈房(方言读音一般为[kɔ]),顾名思义,就是绞圈而建,四面(或三面)有房,左右对称。房子一到三埭,居中大门是“墙门间”,左右各造一到三间正屋。中间是庭心又称天井,用于洗晒衣被,晾晒果蔬等。

以五开间的绞圈房子为例,结构为:每一进平列有五间房子,前埭(第一进)居中一间叫墙门间;墙门间左右各连着一间,都叫次间,是吃饭的地方;次间两边又各连着一间,都叫落檐(落叶),为卧室。后埭(第二进)略高于第一进,居中的一间名为客堂,其余均同第一进。在前后落檐之间有竖向房子相连,便是穿堂(厢房),靠近后埭的一间也称厢房客堂。前后两埭中间则是庭心(即天井)。绞圈房子如是三进的,即在第二进后边又有五间一进房子,与第二进东西两边也由厢房连接。第三进房子的名称同第二进,只是第三进的客堂称后客堂,第二进的客堂称前客堂。

绞圈民居分布于地处长江之尾、东海之滨的太湖平原东部,长江口南岸,冈身以东的地区。主要涉及上海市的奉贤、浦东、闵行、徐汇、长宁、普陀、静安、黄浦、虹口、杨浦、宝山、嘉定12个区及江苏省太仓、常熟2个市。这一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川风物之美,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觞咏文艺之雅,涵养了江南文化的诗性气质;江海骋望之胜,拓展了包容求变的襟怀。但与同为江南水乡平原的冈身以西的“低乡”相比,该地区成陆较晚,成陆历史不超过4000年,早期多为滩涂沼泽。农田以旱地为主,水田较少,以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该地区村落的轮廓一般呈几何形状。

民居产生

各地的传统民居都是人们因地制宜、与当地自然及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产物,绞圈房子也不例外。

四合院是中国建筑文化中“合”的凸显,其存在时间源远流长,而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样的悠久历史:1974年考古发现陕西岐山凤雏西周住宅遗址;汉代墓葬中有四合院形式祭品;唐三彩中也有四合院造型作品……中原地区是四合院的起源,随着人口疏散,人的流动将建筑形式传播四方。在江南地区,四合院衍生出了自己的特色。

江南传统民居一般东、西两侧檐廊为单坡屋顶,但绞圈房的屋顶是四面全部双坡绞接的,屋顶的形态绝然不同。绞圈房脱胎于江南传统民居,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

绞圈房合院民居的诞生,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冈身以东地域成陆较晚,早期属于滩涂和沼泽地时,地耐力差,穿斗式半砖填充墙结构民居更为轻巧;

第二,地处濒海地区,为了抵御台风和暴雨,双坡绞接的屋顶压低屋面标高,有利于减少受风面积和排放雨水;

第三,防止海盗、倭寇和水火帮等湖匪的骚扰,围合的民居更为安全。

江南平原向来是富庶之地,但又容易遭倭寇侵袭,为适应这种环境,故而房屋多以绞圈而建,坚固扎实,这样建筑形制的房屋有利于防盗防窃。同时,聚族而居的生活,体现了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哥东弟西”在长幼继承中也带有浓厚宗族思想的烙印,绞圈房子对称布局、四水归堂同样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各具特色的堂名更是将耕读传家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它的每一处构件,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体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体现了“忠孝节义”的方方面面。

绞圈房子一般不以正南方向定位,而是偏东南15º左右。这是因为这一地区临江近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祖先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从本地气候变化的实际出发,认定建筑民居以正南偏东15º为最佳方位。

民居元素

形制

绞圈房子,顾名思义,四面有房,绞圈而建,为庭院式的民居建筑,是几代人同住的“大宅门”。

庭心四面有房的称“一绞圈”,即四合院,为二进深,由前埭、后埭和东西两面的厢房(穿堂)组成,当中是庭心(天井)。庭心三面有房的称为“一正两厢”,即三合院,与四合院相比少了前埭,只有一进深。

由两个绞圈相连而成,具有三进深的宅院,称为双绞圈。四进深及以上通常不再称“绞圈”,而是“几堂进深”,也作“深宅大院”。此外还有不规则形制的。

绞圈房一般为单层,也有些具有二层。二层绞圈房在集镇较多。

小青瓦

绞圈房子所用的瓦是小青瓦。一块瓦片在遮风挡雨的同时,也吐露着江南人的细致。

瓦当一般雕刻着“凤戏牡丹”“圆寿”的图案,精致的滴水更是展现着“二龙戏珠”“四蝠捧寿”等。覆盖着的小瓦以绝对数量压制着这些瓦当、滴水,它们又是深藏不露的——每一片瓦片下都刻画着一个“天”字和一只只蝴蝶。这类瓦片密度高,敲起来声音清脆,质地坚固,也不易摔碎。在江南,蝴蝶又与“无敌”谐音,寓意着天下无敌。

青砖

青砖在绞圈房子中虽不用来承结构重,但其仍占有一席之地。青砖的密度比红砖高,更坚固耐用。此外,青色主水,五行中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青砖两端还有“盘长纹”“双钱纹”“方胜纹”等以及各类文字,同样从点滴处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仪门

仪门,是开在天井里、只有房内的人才见得着的门,或精美,或简洁,样式颇为丰富。

仪门俗称墙门头,装饰精美,是江南传统民居中装饰最为精致的一部分。一绞圈房屋与深宅大院,通常架设在墙门间或围墙后。等级依次为:牌科仪门、锦衣架仪门、镜框仪门及简化仪门。

装饰从上到下为:上枋,通常置各类简单装饰。中枋,中间置字碑,多为名人题写,体现出主人的传世家训、经世之道。字碑两侧为兜肚,多做各类捏作、砖雕戏曲故事,体现。下枋,通常置各类装饰。也有设置在大门外侧的仪门。仪门的装饰多展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嘉定区为例,现存嘉定农村地区仪门共有5处,其中:乾隆年间1处,徐行小庙村“天锡纯嘏”仪门。光绪年间3处,南翔新丰村“棠棣联芳”仪门(墙门间外另有一仪门)、“长发其祥”仪门。戬浜大裕村“增荣益誉”仪门。民国时期1处,黄渡星塔村“源远流长”仪门。

铺地

铺地是江南传统建筑技艺的特色之一,也是江南农村传统民居特色之一,常用于园林或民居中的道路、庭院等地面。其形式多样,图案丰富,蕴含了意境之美,充分反映了匠人的智慧和想象力,方寸之间尽显乾坤。如杜行赵家宅院天井内地面上的花瓶图案的铺地,意喻“平升三级”。

铺地在集镇与农村均有。农村常以仄砖铺地为主,有席纹、九宫格为主,也有颜色图案华丽的地插花与花岗石板铺地。

榫卯

绞圈房子的骨架为全木榫卯衔接,“檐牙高筑,勾心斗角”,抗风、抗震性能极佳。

竹枪篱

外墙的壁脚外面铺设的竹枪篱,具有防盗作用。

民居保护

浦东周浦镇最东边的旗杆村,两处年代悠久、样式地道的上海本地特色民居———“绞圈房子”被列入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绞圈房子也被列为文保单位,以市级、区级为主。张闻天故居是唯一一个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绞圈房子。但大部分绞圈房子因缺少历史、艺术价值或其价值未被发现,没有被列入文保单位,随时面临着被拆迁或自然倒塌的危险。大多绞圈房子年代久远,急需进行修缮和加固。

拆除

在上海市区,由于城市的建设,绞圈房子近百年来一直在陆续拆除,剩余的寥寥无几。

位于中山南二路729号的沈家祠堂建于清末,1993年中山南二路拓宽建造高架道路时祠堂建筑被拆除,现仅留存仪门,该仪门有幸得以保留,并成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2012年,清代仪门进行了修缮维修。如今,清代仪门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存修复,使绿化与文化相结合,做到保护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

在农村地区,绞圈房子因为翻建、拆迁等种种原因被大量拆除。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农村地区开始时髦建楼房,新的绞圈房子不再出现,原有的绞圈房子在翻建中陆续拆除,新建的农村住宅风格全国趋同,简单粗糙,失去了地域特色。

进入21世纪,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历史建筑被拆的惨剧仍屡见不鲜。老护塘上的北蔡路老街(顾高公路西侧,赵家沟南侧)原有大片绞圈房分布,2018年因赵家沟航道拓宽而被拆除。2019年,杜行老街的红卫河疏浚整治工程启动,杜行中街50号院落沿河的房屋被拆,仅残留正埭和东厢,完整性遭到破坏。

原地保护

2017年11月,在高行老街改造拆迁过程中,曹氏宅、朱氏宅两个未列入文物保护名单的老宅被列入拆迁计划。在一些文史研究者的努力争取之下,浦东新区文物保护所终于发函,要求暂停拆除工作。2018年6月,两处建筑被公布列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并进行了挂牌。

搬迁

原址位于陆家嘴地区的区级文保“喻氏民宅”,曾于2002年搬迁至高行镇解放村牡丹园内。后来牡丹园因故搬迁,喻氏民宅也被搬到洲海路北侧新的牡丹园内,总共被迁建了2次,暴露了文物保护规划的短视。

新的牡丹园内,有多座从高东、高行等地搬迁而来的绞圈房子。

平移

沈宅的平移工程是上海市民间老宅平移的首例。

沈宅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花衣街116号,拥有150年历史,具有中西合璧风味。据史料记载,沈宅由福建船商沈氏于清朝咸丰年间所建。长期被居民用为住宅。2009年1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人员调查该建筑时,沈宅已属拆迁范围,建筑年代久远,损坏严重,但考虑到部分建筑构件仍有保护价值,本着宁多勿漏思路,还是将其列为普查登录点。

2012年10月16日,媒体发现沈宅拆迁已经在进行中。17日即有当地报纸刊登有关方面予以叫停的表态,但拆房队仍在赶工,破拆行为反而加紧。黄浦区政府部门紧急了解情况,立即叫停拆迁工作。原建筑被拆仅剩一半(原为4进,已拆1、2进,现留存3、4进)。

老宅所在位置正好位于“绿城·黄浦湾”园区红线边界。如果原址修复必然会突破用地红线,涉及规划调整,困难重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百年建筑,2016年,绿城对这座宅院进行了整体平移。平移工程共耗时一个月,先将老宅旋转90°,再平移百米,到达“绿城·黄浦湾”园中的吉安里建筑群区域,并保留其原有的历史特征。

复原

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出生于航头镇王楼村。“傅雷故居”建筑始建明代,清末重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原有房36间,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至2012年为止仅剩半数,面积约300平方米,东厢房及原先沿河而建的码头均被拆除。尚存的17间房屋依然保存着浦东地区传统的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风格。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这些保留下来的旧屋仅少数几间还有人住,破败不堪,无人居住的平房内,堆放着柴草,已经成为杂物间。

2019年,傅雷故居修缮工作启动,历时半年,于当年7月6日起作为景点对外开放。此次修缮中,整个老宅被按照原来的格局全部复原。

新建

浦东老宅,是一个由浦东横沔一位老农民王炎根先生利用各处动拆迁时遗留下的旧材历时13年建造而成的建筑群,坐落于康桥镇沿北村10组,位于外环线400米林带之内。老宅占地35亩,由多个院落组成,展示了那个年代浦东“大富之家、小康人家、穷苦家庭”不同人家的居所。长廊、宅院、池塘、古桥穿插其间。古式的白墙龙檐环绕四周;古香本色的民宅群错落有致;屋内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一应俱全。院内青砖铺地,长廊蜿蜒,小桥流水,一派清雅古朴之风。其完整的再现了祖辈们当年的生活起居暨厚重文化底蕴的老浦东建筑风格。让子孙后代通过这凝固的老宅旧屋了解生动的历史,正是王炎根耗费巨大心血和财力建造“浦东老宅”的初衷。

创新

浦东石门村有一座新建的名为“横沔府”的仿造绞圈房子。仿绞圈房子瓦片采用了筒瓦,外墙由瓷砖贴面。整个建筑虽然方正,但是前后埭与东西厢房高低一致,没有标志性的前后埭的歇山顶。大门朝西,西侧正面中间建有一座门厅,门上悬挂着扇形的门额,书“横沔府”三字。庭心面积比常规的绞圈房子大很多。周围是一圈围廊,没有客堂间等区分,每一个房间都是一样的格式。门上有小标牌,标有各厅的名称,有“石门厅”、“怡园厅”、“沿南厅”等,均以横沔镇下属的行政村来命名。宅外布置有人工湖和假山石。

民居研究

研究绞圈房子的知名学者有褚半农、冯国鄞、徐大纬等。

褚半农

1983年起,莘庄人褚半农有幸参加上海第一轮编修地方志工作,由此,他最早将绞圈房子记载到《上海县志》中,以后陆续发表推介文章和学术论文,至2016年共计发表12篇,另为绞圈房子做了十件实事,成了名符其实的上海研究绞圈房子第一人。

自第一篇文章起,根据方言词语“绞”的读音,以及房子建筑特点,就将房子名称定为“绞”圈房子。12篇文章是:

1.《也谈老式本地房》(1991年9月27日《劳动报》)。

2.《褚家塘社会情况调查》,载《上海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绞圈房子的形制、结构和各间房子的名称等内容。

3.《典型的旧式上海农村住宅——绞圈房子》,载1993年第4期《上海住宅》。

4.《想起了上海农村绞圈房》,载2002年第2期《上海住宅》。

5.《老宅》,载2002年第6期《电视·电影·文学》(收入散文集《听雨怀忠堂》时标题改为《老宅姓褚》)。

6.《绞圈房子:极具特色的上海本地老房子》(2009年第八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载《海派文化与城市创新——第八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的论文集》,文汇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一个将清光绪九年(1883)、即120多年前传教士著作中关于绞圈房子的记载在论文中公布。

7.因我非常熟悉绞圈房子的方方面面,在《褚家塘志》中写出更加具体、详尽的内容,还第一个画出了五开间绞圈房子平面图,见《褚家塘志·住房》卷。

8.《关注又一种老房子》(载2012年2月25日《文汇报·笔会》)再次将将清光绪九年(1883)、即120多年前传教士著作中关于绞圈房子的记载公布在《文汇报·笔会》(附照片)。3月10日《光明日报》文摘报转载时改名《被遗忘的上海绞圈房子》。

9.《绞圈房子啊,我为你立传》(获上海市作家协会首届“城市建筑与文化诗歌散文大赛”三等奖,消息报道见2012年12月6日《文学报》第6版)。

10.《绞圈房子:极具特色的上海传统民居》(载《上海研究论丛》第二十一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11.《绞圈房子》(2013年2月1日《新民晚报·夜光杯》B6版)。

12.《曾经住在“一绞圈”》(2016年第4期《城市季风》)。

徐大纬

年过七旬的女建筑师徐大纬,受褚半农等人的文章启发,从2014年下半年起,开始对绞圈房子进行调研,出版《上海绞圈房子和中国古民居探秘》一书。2016年她发表文章《石库“门”有何玄机》,提出了“上海石库门脱胎于三合院绞圈房”的观点:

“在上海市区,绞圈房被作为改良的民居模版,发展出了早期的上海石库门民居。

“从上海开埠、设立租界、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东征造成大批难民逃进租界,是产生上海石库门产生的历史背景。其中,前17年里难民租住在兵营式的二层联排木板房中,是上海石库门弄堂的雏形。由于火灾频发,上海租界工部局决定建造防火功能较好的二层绞圈房替代木板房,于是,石库门应运而生。

“早期石库门相对于绞圈房的改进之处,在于石库门取消了庭心复杂的仪门,增加了后天井和灶披间。

“石库门的发展过程漫长。1872年第一个石库门里弄兴仁里诞生。前38年的木结构建造的早期石库门,是纯中式的。早期石库门的平面图和绞圈房的平面布局相似度极高,‘客堂、次间、稍间、厢房、天井’等房间名称也基本相同。早期石库门多为一正两厢,其立面形态与三合院绞圈房相似,都是三面双坡屋顶绞接。

“1910年以后的30年是砖墙承重和钢筋混凝土圈梁建造的晚期石库门,以巴洛克风格点缀门楣、窗楣和山墙,是中西合璧的。

“上海石库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合院联排民居建筑,是汉民居中的特色民居。上海市区地处濒海地区,受到台风和暴雨的侵袭,选择绞圈房作为改良的民居模板是唯一和必然的选择。”

其他信息

除专家学者外,还有一些爱好者,通过自媒体将相关知识向大众传播

民居分布

宝山区

罗店镇:

远景村西小塘子2号(远景村王宅)

罗泾镇:

洋桥村方何宅17号

月浦镇:

月狮村周姚村宅5号(姚宅)(建于1954年)

黄浦区

淮海中路街道:

进贤路138弄15号(所在里弄名为“裕民里”)

进贤路174弄9号(所在里弄名为“松德里”)

老西门街道:

艾家弄80号

小东门街道:

乔家路77号(宜稼堂)(二层)

花衣街116号(沈宅)(二层)(建于1860年,原为4进,2012年被拆1、2进,现留存3、4进,2016年被旋转90°并平移100米)

豫园街道:

北孔家弄65-73号(延陵世第)(二层)

静安区

北站街道:

海宁路780弄22-24号

山西北路469弄12号(二层)(所在里弄名为“福荫里”)

江宁路街道:

康定路114号(二层)

闵行区

主要集中的区域有二,一是沿黄浦江的庞家宅-中心河一带,二是召稼楼周围及召稼楼与周浦之间的地域。

马桥镇:

江川路2060弄101支弄11~39单号(金庆章故居)

江川路2060弄101支弄80号(金氏宗祠)

浦锦街道:

近浦村2组14号(近浦丁家住宅)

近浦村6组14号(庞家南荫堂住宅)(建于1906年)

近浦村6组16号(仁德堂)

芦胜村8组11号(庞家诵德堂住宅)(建于1906年)

芦胜村9组28号(康家师济堂住宅)

浦江镇:

杜行南街61~64号(赵家宅院)

杜行中街50号(二层)(2019年西厢和墙门间被拆)

革新村8组4号(礼耕堂)(建于1793年)

革新村12组2、53号(奚氏宁俭堂宅院)

召楼保南街34、36、38、50、52、54、56、58号(赵元昌商号宅院)(二层)

召楼保南街44、46、48号(奚家恭寿堂住宅/绿野)(二层)(建于清代光绪年间)

召楼道南街8、26、28、30号(奚氏瑜住宅/崇本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做过召楼乡政府办公室、召楼乡文化广播站,而后七十年代是杜行公社最早的服装厂)

召楼镇梅园(梅园/平寿堂)(建于1738年)

正义村7组500号(向观桥徐氏宗祠)

资训路1号以北(资训堂)(为浦东望族奚氏邸宅,始建于清光绪初年,解放初解放军借作指挥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改作卫生院,1988年被拆卖,仅残存西券门)

吴泾镇:

共和村花厅(建于1644年,厢房早已不存,仅留有正埭)

颛桥镇:

颛桥后东街2号(曾用作颛桥供销社、颛桥茶馆等)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绞圈房子最集中的区域有:川沙城以南的储店、七灶、龄楼、陈桥一带,川沙城以西的界龙、黄楼、三王庙、孙小桥一带,川沙城以北的暮紫桥、小湾一带,瓦屑与六灶之间的六灶港沿线,坦直以东的区域,高东一带,顾路一带,从龚路以东至祝桥以东的钦公塘沿线地区。除了农村,一些集镇有大量绞圈房子,尤以高桥、新场、大团、横沔为甚。

高桥镇:

凌桥村四队韩家角东33号(凌桥谢氏宅)

凌桥村四队韩家角东21号(凌桥范氏宅)

龙叶村吴家湾76号(凌桥杨氏民宅)(建于1929年)

镇北村钟家弄74号(钟家祠堂)(建于1930年代,抗战胜利后,祠堂改作清溪小学校舍,解放后,先后改为钟家弄小学、高桥中心校,现改为道教宫观“天后宫”并开放)

航头镇:

方窑村557号(朱家潭子)

王楼村523、524号(傅雷故居)

金桥镇:

永宁路114号

康桥镇:

百曲村807号

石门村横沔府(是一个仿绞圈房子形态建造的一个现代建筑)

沿北村901号(浦东老宅)(建于2002年,历时13年完工,是一个利用动拆迁遗留的旧材建造而成的建筑群)

陆家嘴街道:

陆家嘴东路15号(陈桂春住宅,又称“颍川小筑”)(建于1917年,1991年因扩筑陆家嘴路而拆除了大院门墙,现用作“吴昌硕纪念馆”)

钱仓路350号(陈氏民宅)(二层)(建于1930年代初,曾被日军用作慰安所)

栖霞路11号(庄家祠堂)(在栖霞小学内)

南码头路街道:

东三里桥路7弄54号(南码头临江民宅)

三林镇:

久丰村桃园队徐家里35号(久丰村徐氏宅)

久丰村桃园队徐家里35号东(久丰村徐氏民宅)

临江村庞家队庞信隆20号(庞锦如故居)

三鲁公路7650号(浦文阁)

洋泾街道:

泾南路34号(李氏民宅)(建于1935年,现用为“洋泾文化展示馆”)

张江镇:

长元村曹家宅113、122、123号

长元村曹家宅115号

江东路33弄2号(吴伯鸿老宅)(二层)(曾用作张江乡政府)

沔北村顾家宅36号(残留前埭东次间和落叶)

张江新西街36号(张江关帝庙)(曾用作张江乡少年儿童图书馆)

中心村小桥宅65、70号

中心村养正宅57号

中心村养正宅61、62号(艾氏民宅)

太仓市

浏河镇:

阅兵7组42号

徐汇区

湖南路街道:

淮海中路1412弄28号

康健新村街道:

桂林路128号(二层)(在桂林公园内)

斜土路街道:

中山南二路729号(沈家祠堂)(建于清末,1993年中山南二路拓宽建造高架道路时祠堂建筑被拆除,仅留存仪门)

徐家汇街道:

南丹路17号(南春华堂)(建于明代,原址位于梅陇路南春华堂5号,2003年迁此,在光启公园内,现用为“徐光启纪念馆”)

杨浦区

杨浦区现存的绞圈房子多夹杂在区南部的黄浦江沿线(俗称“杨树浦”的地区)的旧式里弄中。以下所列举的,多数只有个别房间残留,完整保存的很少,且房屋状况堪忧。

大桥街道:

杭州路613号(残留东半个前埭、东半个后埭及东厢)

杭州路655弄2号(残留东厢)

杭州路681弄6号(残留后埭及东厢)

临青路233弄90号

杨树浦路1581弄9号(所在里弄名为“东华里”)

定海路街道:

军工路沈家桥51号(残留东半个后埭)

军工路沈家桥64号(残留西半个前埭)

军工路沈家桥68号(残留后埭及西厢)

杨树浦路2623弄31号(所在自然村名为“沈家滩”,仅残留东厢的一间)

平凉路街道:(以下三处皆位于八埭头地区)

通北路298号

榆林路449弄

榆林路479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