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8:18
基本字义
绥suí
⒈ 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
⒉ 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
⒊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⒋ 古代的旌旗和旒。
基本词义
◎ 绥suí
〈名〉
(1) (会意。从糸( 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合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2) 同本义 [rope]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3)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4) 上古五服之一 [one of the five areas in ancient times]。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5) 绥江 [Sui river]。在福建省西部
(6) 旧绥远省略称 [Sui province]。1928年设省,1954年撤销
(7) 绥州,古州名 [Sui prefecture]。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
词性变化
◎ 绥suí
〈动〉
(1)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appease;pacify]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 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2)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3) 临阵退军,向后撤 [retreat]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4) 制止;止 [stop]
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 绥suí
〈形〉
(1) 舒缓的 [easy]
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2) 平安;安好;安泰 [peaceful]
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3)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常用词组
绥靖、绥靖主义
〔古文〕夊《广韵》息遗切《集韵》《韵会》宣隹切《正韵》蘇回切,𠀤音虽。《说文》车中把也。《注》徐锴曰:礼升车必正立执绥,所以安也。《仪礼·士冠礼》壻御妇车授绥。《注》绥,所以引车者。《礼·曲礼》仆人之礼,必授人绥。
又《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传》绥,安也。安服王者之政敎。《诗·周南》福履绥之。《传》安也。
又《左传·文十二年》乃皆出战交绥。《注》古名退军为绥。《疏》《司马法》将军死绥。旧说绥,却也。
又《荀子·儒效篇》绥绥兮其有文章。《注》安泰之貌。或为葳蕤之貌。
又州名。《广韵》春秋时白翟所居,秦幷天下为上郡,後魏废郡置州,取绥德县为名。
又《集韵》双隹切,音榱。毵㲤,毛长貌。一曰狐貌。㲤,或作绥。《诗·衞风》有狐绥绥。《传》匹行貌。
又《集韵》儒佳切,音蕤。緌,或作绥。《诗·大雅》淑旂绥章。《传》大绥也。《疏》绥者,卽交龙旂竿所建。《礼·王制》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注》绥当为緌。緌,有虞氏之旌旗也。
又《明堂位》夏后氏之绥。《注》绥,读为冠蕤之蕤。
又《集韵》思累切,音瀡。隋,或作堕。亦作绥。尸所祭肝脊黍稷之属。《仪礼·士虞礼》不绥祭。《注》事尸之礼,始於绥祭。绥,当为堕。
又《集韵》呼恚切,音毁。义同。
又《集韵》吐火切,音妥。《礼·曲礼》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注》绥,读曰妥。妥之谓下於心。《又》国君绥视。《注》视国君弥高。妥视,谓视止於袷。
又《集韵》通回切,音推。妥,或作绥,安坐也。
粤语:se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