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

更新时间:2022-07-01 08:20

绿色航运不仅是指在经营时注意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结合,更重要的是强调航运效益和环境的相互协调,使之可持续发展,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港口船舶以及日常管理,使其节能高效的航运。从而能够做到不因当代人的急功近利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福祉。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的环境共生型的航运管理系统,其本质上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内涵的航运模式。

航运的内容

1.绿色航运理论主要研究的有经济航速、低碳战略、绿色造船。

2.绿色航运要求不仅是减慢航运速度,还需要有先进的供应链系统配合。

航运的价值

一、绿色航运的社会价值

1.绿色航运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航运是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在物流活动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航运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绿色航运对航运企业的价值导向

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不再仅限于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还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注重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是否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其次,实施航运绿色化,企业更容易获得一些环境标准体系的认证,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而在激烈的全球航运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绿色航运的经济价值

1.绿色航运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哈佛大学教授Nazli·choucri深刻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符合并超过政府和环境组织对某一工业的要求,能使企业减少物料和操作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际上,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绿色航运的核心思想正在于实现航运企业生产活动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以此形成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2.绿色航运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绿色航运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3.绿色航运可以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是由市场占有率、品牌的超值创利能力、品牌的发展潜力等因素决定的。绿色航运从船舶的开发设计,整个运输生产流程,到其最终消费都纳入了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其构建不但可以降低废旧船舶及原料回收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声誉,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加品牌价值和寿命,间接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绿色航运可以破除绿色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而绿色壁垒却逐渐兴起。从加入WTO开始,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了对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航运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给国内航运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航运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只有加紧发展绿色航运,积极申请绿色认证,才能破除各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航运市场中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存在的障碍

一、绿色航运观念陌生

长久以来,国人对海洋的熟悉程度远远不够,航运知识缺乏,绿色航运知识模糊,观念模糊对发展产生障碍:第一,政策决策部门不了解,则难以制定出绿色航运整体发展策略;第二,经营者对绿色航运的认识不够,他们只注重产品本身,要是绿色产品,要有绿色标识,实行绿色营销等,而忽略了绿色航运。

二、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制定、颁布了不少,但针对航运行业的还不是很多。例如,船东、租船方的减排责任区分。另外,航运包含的每个流程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多方管理容易造成航运行业发展混乱,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航运规划的时候只考虑本辖区的利益,容易短视,只考虑短期利益,忽略了长期效益,导致航运行业不能协调有序发展。

三、航运技术不能匹配

发展绿色航运,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重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全球未来发展总趋势下,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船舶”开发是大势所趋。而我们的航运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都与绿色航运要求具有较大的差距,如船舶绿色化、航运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航运材料的使用与绿色航运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四、航运行业发展相对滞后

航运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航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航线、信息化、码头、物流配送场所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设施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航运业存在规模效益,船舶的大型化、码头的共用化能大幅度的改变企业的效益。

五、航运管理人员匮乏

有资料表明,现阶段从事航运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多由计算机和管理方向专业的人员承担。在航运人才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样化航运教育体系是保证航运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航运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相关案例

案例一:大阪打造重量级码头

大阪案例的永井隆裕先生则介绍了大阪港的发展经验。在几十年前,大阪曾是亚洲最大的航运港口之一,但随着上海、釜山、新加坡等港口城市的崛起,大阪港地位受到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日本政府采取集中资源,打造“超级港口”的计划以提高竞争力。这一在日本被称为“重量级码头”的项目,主要是在大阪湾的近海通过填海造地,建造水深超过百米的深水港口。此外,平衡机场与海港之间的功能,将港口打造成亚洲航运的集散中心。

案例二:汉堡港码头实现无人作业

来自汉堡案例的安克先生介绍说,汉堡是北欧最大的港口之一,在几百年前就是如此。但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汉堡的港口设施一度颇显老态,跟不上城市的需求。汉堡面对这一问题,并没有盲目地新建港口,而是在对老港口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对航运的需求。安克先生表示,经过改造后的汉堡港,码头实现无人化智能作业,一个硕大的港口可能只要很少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全盘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