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9:29
《缅怀战地记者方大曾》(散文),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文韬,发表在中国红色旅游网2015.7.24。
他是最先报道“卢沟桥事变”真相的战地记者。
他是抗战初期第一个为国捐躯的热血新闻青年。
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记者方大曾冲到了战斗第一线。
方大曾祖籍江苏无锡,1927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有文化背景的外交官家庭,是理想和信念驱使他走上自己热爱的新闻道路。
因为理想,他成立“中外新闻学社”,开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活跃于平津及冀、晋、察、绥一带。
因为理想,他担任《大公报》战地特派员,先后采访写成《宛平之行》《冀南一瞥》《绥东前线视察记》《卢沟桥抗战记》《平汉北段的变化》等战地通讯,向世界真实传递着战争的残酷。同时,分别向《世界知识》《生活日报》《申报》《国民》周刊《良友》画报,提供发表了《已沦敌手之天津市》《敌人肆意摧残我文化机关----南开大学已成灰烬》《保卫卢沟桥之我29军战士英姿》《我们为自己而抗战》《日军炮火下的宛平》、《为国捐躯》《民众慰劳》《敌机轰炸我保定车站》专题摄影报道,共1000多张新闻图片。
因为理想,他和著名记者范长江相遇,并肩作战,成为一名勤奋耕耘的新闻工作者。
他是非常向往和平的,可是,日本侵略者却剥夺了他选择和平自由的权力。
他是非常珍惜生命的,可是,无情的战火却不允许他谈一次像样的恋爱,就断送了他天真、热情、正直、年轻的生命,埋没了他高大雄健的身躯。
他是为抗日战争而死的。
他虽然只活了25岁,但是,他的名字却会流传百世。
他虽然牺牲于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但是,却活在了和谐社会中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心中!
因为,他用实际行动,捍卫了一个记者的尊严。
因为,他用新闻作品,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耻辱。
因为,他用青春之歌,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
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特撰此文,以示哀悼。
【作者简介】刘文韬(1966--),曾用名刘福寿,笔名尧山兰,男,汉族,新闻专业,河北隆尧人。在北京、石家庄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多年。著有《刘文韬全集》(团结出版社2014.12)、《情系大地》(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12)。
来源:中红网201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