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2 21:51
“缘意识”是佛教用语,通俗地讲就是泛指一起事物的发生或者消亡都是由一定的关系和条件所决定的,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同时,缘意识也反映在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讲究因果报应。
“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缘”是佛教思想的重要范畴,亦名“缘起”(梵Pratityasamutpada)、“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众‘因缘’(条件)和合而生,亦因众‘因缘’的演变而变异或消失。” 所谓“缘起”,通俗的讲,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是由一定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反映在世界观里,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反映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和普度众生联系起来。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论,佛教经论和各个宗派,都以“缘起”说作为世界观和宗教实践的理论基础。《中阿含经》卷四十七:“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以及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最早的缘起说是“业感缘起”即“十二因缘说”, 主要用以解释社会不平等和人生痛苦的原因。此后,佛教各派作了许多发挥。般若、中观学派都以“缘起性空”说,说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认为只有一切事物的本性体空,才能生起一切事物。《中论》称之为八不缘起。瑜伽行派用“三界唯心”、“唯识无境”说明世界的本源,称为阿赖耶缘起。《胜鬘》、《起信论》等经论都以真如心、如来藏、佛性作为世界的本源,称为真如缘起。华严宗结合“判教”,把缘起分为四种:1、小乘教的“业感缘起”:由烦恼恶业招苦果,因果相续,六道辗转,生死轮回。2、大乘始教的“阿赖耶缘起”:由阿赖耶识之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亦现行诸法为缘,生烦恼恶业而招致苦果,三世因果辗转相续。3、大乘终教的“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如真或如来藏为染净之缘所驱,生种种事物,其染分现六道生死轮回,其净分现四种圣人。4、《华严经》圆教的“法界缘起”:法界通常指真如、实相等,即真如法性之本体为一法界。又为一切法缘一切法成一大缘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生一法,一与多、心与境等圆融无碍。由此,“缘起”的具体内容也相应更加丰富。
另外,丁福宝编撰的《佛学大辞典》还将佛教中的“缘”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狭义方面而言,“缘”指引起结果之直接原因(内因)外之间接原因(外缘)。广义而言,系合因、缘两者之称。分为四类: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缘还可作动词用,意思是攀缘、缘虑,谓人之心识攀缘于一切境界而胶着不舍。
缘起说是原始佛教针对当时各种宗教哲学主张宇宙是从“大梵天造”、“大自在天造”,或从“自性生”、“宿因生”、“偶然因生”、“生类因说”等理论而提出的,是佛教理论的基石和核心,用以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和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
缘起论是佛教诸乘诸宗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显示了佛教对生命和存在的看法,被视作佛教徒三皈依的中心“法宝”的同义语,故有“若见缘起即见法,若见法即见缘起”。缘起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中阿含经》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来概括。盖佛陀对印度诸外道所主张“个我”及诸法具有实在之自性等论点,均予否定之,而谓万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独立之自性,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建立特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显著的特征。
中观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龙树是佛陀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他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后文又作了进一步阐释:“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里所说的“法”,原意为“护持人间行为的规范”,其后发展为真理之意。“法”的意义非常宽泛,凡意识可以思及的,皆可称之为“法”。《中论》谒中所言的“法”,是宇宙中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概括。“因缘”则指生起“法”的内外原因。通常“因缘”并举,但“因”是内在的、直接的,“缘”是外在的、间接的,故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说。龙树认为,对于因缘和合的一切事物,认识到他是空以后,还要认识到它是假名,从本质上看,事物由因缘起,故没有自身独立的实体存在,本性是空,即性空(非有)。后来,中观学派的著名大师月称发展了龙树的无自性说,把缘起性空论演变成为性空缘起论,认为“正是因为无自性才可以说是缘起,也就是说,虽然一切现象是性空,但是缘起是有的。” 但事物又确实可观可感,龙树认为那只是施假名以示其有(非无)。性空缘起论者认为,佛家的“有”,是假“有”,其实质还是“空”,但是“空”也并非虚无,而是一种没有客观实体的状况。
缘起又可分为含有宗教伦理价值的缘起和与价值无关的一般缘起。十二缘起及四谛说,谈的只是价值缘起。所谓价值,有‘生死轮回之迷的状态’的负面价值,及“不死涅盘之悟的状态”的正面价值二种。负面价值的缘起称为“流转缘起”;正面价值的缘起称为“还灭缘起”。佛教的种种缘起列表如下 :
┌─────┬────────────────┬────┐
│缘起说 │缘起略说 │四法印 │
├─────┼────────────────┼────┤
│ │此生故彼生┐ │诸行无常│
│一般的缘起│此灭故彼灭┘(时间的前后) │ │
│(缘起一般)├────────────────┼────┤
│ │此有故彼有┐ │诸法无我│
│ │此无故彼无┘(空间的、论理的) │ │
├─────┼────────────────┼────┤
│ │缘无明有行──┐ ┌苦(果)┐│ │
│ │缘行有识…… ├流转┤ ││一切行苦│
│ │缘生故老死等一│ └集(因)┘│ │
│价值的缘起│切苦蕴生───┘ │ │
│(十二缘起四谛)├────────────────┼────┤
│、 │无明灭故行灭─┐ ┌灭(果)┐│ │
│ │行灭故识灭……├还灭┤ ││涅盘寂静│
│ │生灭故老死等一│ └道(因)┘│ │
│ │切苦蕴灭───┘ │ │
└─────┴────────────────┴────┘
上述表中的“诸行无常”是就时间的先后关系论述无常;“诸法无我”则包含了时间关系、空间的同时关系(不含无常)或理论的逻辑关系。若以此配置缘起略说,则可见“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表示时间的先后关系;“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表示空间或逻辑关系。其次,“一切行苦”表示迷的轮回状态,因此是负面价值。而“涅盘寂静”是表示悟的涅盘状态,因此是正面价值。十二缘起之中,“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生故老死等一切苦蕴生”,是表示迷界的流转缘起;“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生灭故老死等一切苦蕴灭”则表示悟界的还灭解脱缘起。四谛中的苦、集二谛是流转迷界的因果关系;灭、道二谛是悟界还灭的因果关系。
佛教认为缘起是理法,作为理法,它就是有客观性的、普遍性的,所以“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杂阿含经》二九六)。另一方面,由于缘起的初意在解决因果问题,法由缘生亦即是由因生,于是导致因果分析;所分析的对象也不限于生命现象,而是扩大到客观上的“法”,结果产生部派的因果论。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缘起”辞条的解释,六因、四缘、五果的关系如下表:
[六缘] [六因] [五果]
┌俱有因┐───士用果
├相应因┘
因 缘───┼同类因┐───等流果
├遍行因┘
等无间缘─┐└异熟因────异熟果
所 缘 缘─┼─能作因────增上果
增 上 缘─┘ 离系果
随着佛教从小乘发展到大乘,从印度传到中国,对于缘起理论的解释逐渐发生变化,内容也不断充实,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印度佛教到中国、日本的佛教,几乎全部的佛教,都是以缘起说为中心思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大体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顶峰。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与本土的儒道相互交融,调和儒、道思想的倾向也日趋明显,以至愈来愈失去原来印度佛教的本色,成为儒化的佛教,但是就总体上来说,缘起在佛教中的理论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在佛教看来,社会、人生的一切活动,都要按照缘起的法则而生灭变化,但是缘起说的重点不是说明事实世界的现象关系,而是为了使人们能正确了解苦乐迷悟,去探讨与人类命运有关的社会或人生之宗教、伦理等现象。
从缘意识的演变过程来看,最原始的是“业感缘起”论,即“十二因缘说”;其次便是“缘起性空”说,称之为“中道缘起”论;之后是瑜伽行派的“三自性”和“唯识无境”的“自性缘起”论;密教的“六大缘起”论。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增添了几种缘起理论,这就是“《大乘起信论》宣传以先天的‘清净心’为世界本原的‘真如缘起’论,天台宗的鼓吹的‘性具实相’论,华严宗的倡导的‘法界缘起’论和禅宗奉行的‘自心顿现’论。” 本文把佛教有关“缘起”的这一整套理论体系统称为缘意识,分“因缘生法”、“缘起性空”、“因缘果报”“、业报轮回”四个范畴,四者的联系与区别简述如下:
“因缘生法”,是佛教缘起论的基本组成观念,佛教经论对此多有论述。 “法”是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概括,“因缘”则指生起“法”的内外原因。缘起说认为,世间万象纷纭,都是由各种关系、条件相互联系交织而成的因缘之网,其中无一能孤立独存。“因缘生法”论抽空了宇宙万象存在的物质性,而将其归诸于心,认为大千世界事物的生与灭都是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此来以解释宇宙、社会、人生以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因缘和合而世间的万事万物生起。。
“缘起性空”,基本意义即是:万法是“众因缘具足和合”而成的,因为“特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龙树在其《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中的谒颂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即是说,世间万事万物(即“法”)是在各种条件完备的情况下而形成的,因而万事万物没有一个自足的、不变的质的规定性;离开了众因缘,就无法判断该物是什么,物本身没有自己质的规定性,这就叫作“空”。但是,众生所见的现象界并非如此,此物非彼物,牛非马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了引导众生达到对般若实相的体认,便设立一个假名来表示世俗人们所见到的世界,这个“假名”世界便是世俗谛。“世俗谛是指一切法性空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于世间是实。但“诸贤圣真知颠倒法性,故知一切皆空无性,于圣人是一义谛名为实。”很显然,“缘起性空”说,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世界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的问题,从物“无自性,故空”的实然状态出发,对世界作出价值判断。应该说,龙树的“缘起性空”说,是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对现实世界作出的价值否定,达到了原始佛教想达到而实际上没有达到的宗教目的。
“因缘果报”,佛教认为运用缘起法则观察人类自身、探究生死根源时,应首先着眼于被释迦牟尼认为造成生死苦恼的最直接原因―― “业”,表现于“业”中的因果律,是缘起法则的重要内容。业、因果,是释迦学说中道德教化的理论基础。如果用惑――业――苦三者的恶性循环来总括众生的生存现实及四圣谛中苦、集二谛的内容,那么与人生诸苦直接关联的“业”,当然应成为集圣谛。这里 探讨的重点,与多数宗教将人生苦难和命运的主宰乃至世界和人类的创造者说成是神明不同,释逛牟尼明确指出:三界一切,业力所造,人生诸苦,以业为因。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谒所说:“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
“业报轮回”,主要指是生死轮回、三世业报。佛教的轮回说,不但解决了生死的问题,也为果报之说做了一个圆满的答复,因为“命系于业,业起于人;人禀命以穷通,命随业而厚薄。厚薄之命,莫非由己……” “轮回”也是佛教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主题。佛教传入中国后,“轮回”观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宗教通史》指出:“自汉代以来,我国僧人都持灵魂不死说,认为人有一个不灭的灵魂,可以成为业报轮回的主体,一旦成佛便可长生不死。” “果报”主题与“轮回”主题密切相关。“果报”观与佛教的“惩恶扬善”互为一体,表现的主要形式是 “业力”和“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