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昌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11:12

缪昌文,1957年8月19日出生于江苏泰州,建筑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人物经历

1957年8月19日,缪昌文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

1974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

1978年03月至1982年01月,就读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2月至1984年06月,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

1984年07月至1994年05月,担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所长。

1986年01月至1987年01月,在丹麦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系混凝土材料科学与技术做访问学者。

1992年0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委书记。

1994年,创办了科技产业化基地——江宁道鹭建设材料厂。

1994年06月至2000年10月,担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00年11月至2002年05月,担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2年05月,担任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年创办了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同年年底调入东南大学工作。

2015年06月,当选为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缪昌文在混凝土基础理论的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服役寿命及耐久性能提升技术的研究、多功能土木工程材料的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并成功通过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检验,取得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研究出了生态型高与超高性能结构混凝土材料,研究成果被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用微粒细丝复合技术,强化了微珠-CSH凝胶界面、水泥浆-细集料界面、水泥浆-纤维界面、水泥砂浆-粗集料界面,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物理力学行为和动态效应。制备出系列化防护工程材料,并在一些军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采用多元复合技术,解决了大掺量工业废渣长期存在的早强低、泌水大、收缩大、易碳化、冻融、易剥落等缺陷,制备出了低熟料(15%~30%)、低能耗、低收缩、高耐久的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相同等级的P·O52.5级水泥。研究成果用于西部盐卤地区,将电杆的使用寿命从3年可延长到50年(实际已使用15年未损)。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二、在水泥混凝土早期变形研究方面,运用热力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发明了混凝土早期自身变形测试方法及装置,首次建立了早龄期毛细管负压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混凝土自加水成型始的分阶段全过程收缩测试,并建立了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预测新模型和水泥石干燥收缩的数值模型,同时发展了毛细管张力理论,为准确揭示混凝土早期变形,有针对性地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三、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论研究、性能设计和制备技术方面,利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对混凝土的微结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完善并发展了水泥基材料的微结构理论,研制出了低水泥用量(380kg/m3)、低收缩、大流动性的C80高性能混凝土、高体积稳定性的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高耐久高抗裂混凝土,研究成果帮助三峡三期工程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无结构性裂缝,实现了苏通大桥306m超高索塔混凝土一次性泵送成功,解决了三峡工程引水压力钢管回填狭窄空间施工难题,创造了江苏田湾核电站常规岛和核岛混凝土工程无结构性裂缝的先例。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

四、在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方面,运用分子裁剪理论和接枝共聚技术,发明了中国第一代接枝共聚型混凝土外加剂。首次将两性聚电解质结构引入混凝土外加剂的分子结构设计中,实现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多功能化。通过在主链上引入螯合基团,打破了中国外学者认为传统缩聚物与共聚物不能混合的禁区,获得了两种材料性能互补的奇效。研究成果为优化混凝土内部结构,提升混凝土耐久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满足重大工程混凝土100年以上使用寿命的设计要求提供了保证。提升了中国水利、水电、市政、港口、桥梁、隧道、铁路、核电、军工、民建等领域的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此外,首次进行了力学―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建立了力学―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方法与系统,揭示了耦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材料损伤劣化过程中的损伤叠加和正负效应交互作用机理,建立了耦合因素作用下耐久性评价方法和寿命预测体系,并提出了新的混凝土冻融机理——水分迁移理论。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截至2019年12月,缪昌文先后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或ISTP收录超过150篇。

截至2019年12月,缪昌文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

截至2019年12月,缪昌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近80项。

人才培养

2019年3月29日,在江苏省工程师学会STEM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缪昌文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如何建设创新体系问题提出建议。他表示: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关键是好的平台氛围;解开制约创新活力的“封印”,科学引导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

1999年,缪昌文在东南大学开设《混凝土外加剂》课程,为本科生上课。

2016年9月23日,应东南大学土木交通学部的邀请,缪昌文莅临“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堂”,作客“2016东南大学新生文化季”并做主题为《成人·成才·成功》的演讲。

2016年11月5日,缪昌文来到母校——姜堰区大公式初级中学,为全镇近千名师生和家长作《成人·成才·成功》的演讲。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缪昌文的母亲和祖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父亲也是个教师。

人物评价

缪昌文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三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第一线,为中国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缪昌文是中国混凝土外加剂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在低能耗、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和推广、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创新贡献。(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财富排名

2020年,缪昌文以2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2303位。

职务任免

2023年5月,苏博特公告,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提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公司董事会同意缪昌文辞去董事长职务的请求。作为公司实控人,缪昌文仍担任公司董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