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1 13:46
罗克鲁瓦战役(Battle of Rocroi) 爆发于1643年5月18—19日,法西两国军队在罗克鲁瓦( 法国阿登省的城市,十六至十九世纪为要塞)附近进行的一次交战。战争中法国军队击溃了西班牙军队,终结了西班牙在欧洲历史上的大陆战术优势,宣告了法国陆军称霸欧洲大陆的时代到来。
罗克鲁瓦战役属于三十年战争的一次会战。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法国、瑞典、丹麦、联合省共和国(荷兰)以及英国和俄国组成,并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和捷克、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运动的支持。
三十年战争是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开始的,后来则失去宗教性质。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民族形成的深远过程的反映,是和一些欧洲国家最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连的。当时,哈布斯堡王朝已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和衰亡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它竭力谋求欧洲霸权,但遭到了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的反抗。这些诸侯国形式上加入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是独立的。1576年鲁道夫二世即位,德意志开始迫害新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冲突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军事联盟:以普法尔茨侯爵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联盟(1608)和以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为首的天主教联盟(1609)。德意志的国内矛盾给欧洲列强以可乘之机。
法国支持新教联盟,以便对周围各国建立霸权,并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边界诸侯国地位的加强。丹麦在攫取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州后,又力图占领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瑞典则想把波罗的海变成本国的“内湖”。荷兰极力削弱西班牙和奥地利,并使本国商船队在古老的汉萨同盟商路(见汉萨同盟)上获得控制权。英国既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海地区加强势力,同时也不希望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各国强大;它在欧洲和近东的利益,其中包括同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与法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奥斯曼帝国虽然未参加三十年战争,但却指望利用这次战争来巩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被看作是“基督教先锋”的奥地利如若战败,可使奥斯曼帝国摆脱其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敌人。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王国进行战争,是为收复在波兰瑞典对俄国的武装干涉(十七世纪)期间被波兰立陶宛王国侵占的领土。
法国因为自身是天主教国家,一直只是假手他国以削弱哈布斯堡皇室的实力,但当丹麦、瑞典与神圣罗马帝国的新教诸侯均告失败后,法国终于直接出兵,与瑞典联合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
1636年~1637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出兵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由南北两路夹攻,并且一度进逼至法国首都巴黎,但最后为法军所败。1638年8月法国海军打败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的主力更被荷兰海军歼灭。
在尼德兰境内的罗克鲁瓦战役中,代表西班牙最强军力和领导力的佛兰德军被法国大孔代的军队所击破。人们曾对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的步兵团-西班牙步兵长枪大方阵(Tercio)评价高,称其为“步兵之花”。1643年5月间,西班牙的德梅洛将军率领两万七千人(近2.8万人,30门火炮),由西属尼德兰向巴黎进军,中途停下围攻罗克鲁瓦的要塞,并且等待一支为数六千人的援军。这支由弗朗西斯科·德梅洛(Francisco de Melo)率领的军队遭遇溃败,大部分士兵被法国骑兵或杀或擒。佛兰德军名誉毁于罗克鲁瓦,而西班牙从此开始走向中衰。
于是法军由路易二世·德·波旁(后来的大孔代)率军两万三千人(近2.3万人,12门火炮)迎战。赶来解围,抵近罗克鲁瓦。法军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并留有预备队。战斗队形的中央为15个步兵营,左右两翼为23个骑兵连。预备队为3个步兵营和4个骑兵连,另有5个骑兵连(右3,左2)成梯阶配置在前面保障两翼的安全,炮连(12门火炮)配置在中央,步兵部署于前面。
西军也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但未留预备队。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采西班牙步兵大方阵(Tercio):中央为5个步兵大营,4500名西班牙士兵组成5个方阵,每个方阵900人,右翼为14个骑兵连,左翼为15个骑兵连,炮连(18门火炮)配置在步兵前面,另有1队火枪兵(1000人)隐蔽在左翼前方的树林里。
罗克鲁瓦地形险要,外围都是森林沼泽,只有一条可以通行的狭道。但是德梅洛将军以己方占有优势位置,不肯趁机攻击通过狭道的法军,只在原地排成迎击的阵式。没想到大孔代却找到一处居高临下的山脊,并且在上面完成布阵。那个时代的欧洲军事有一条不成文的禁律,就是不能在林间作战。其实山林地带作战在战争史上并不新鲜,古罗马时代有,后来的拿破仑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也有,更不用说两次世界大战了。但是在17和18世纪,火枪不发达,只能靠集火齐射才能发挥威力,因此保持线式战术队形非常重要,穿越林地,就意味着一线式队形被打乱。因此,大孔代的最关键选择是:会战之前怎么样才能穿越林地开到中间的平原上?
西班牙元帅德梅洛,恰恰是一个经验丰富,但有点循规蹈矩的将军。一方面,他的确有点措手不及,他的一部分兵力(六千人)还远在森林外围征粮没有归队,另一方面,德梅洛有自己的算计:他正确地估计到大孔代兵力比自己的总兵力少,而且兵员素质不如自己身经百战的西班牙军团,如果把对方放进这块四面森林的绝地,对方一旦战败,不可能有秩序地撤退,自己可以一战成功。因此,德梅洛一边召回己方兵力,一边故意不去截击法军,让孔代毫无困难地越过森林,在平原上扎营。双方对峙了一夜。
交战于5月18日以双方炮兵互射开始。法国骑兵对罗克鲁瓦方向的突破虽未成功,但却歼灭了埋伏在树林里的西班牙火枪兵。5月18日夜,法军突然向西军发起冲击,击退并驱散了西军左翼第一线部队,随后又击溃了左翼第二线部队。与此同时,西军骑兵和步兵逼退法军战斗队形的中央部分。西班牙骑兵因此全遭击溃,但是其步兵方阵仍然在原地屹立不摇。且以灵巧队形展开,使位于它正中的18门大炮得以进行齐射。不论大孔代的步兵或者骑兵如何攻击,就是无法加以击溃。到黄昏的时候,双方因为陷入僵局,不得不谈判给西班牙军光荣投降(不缴械撤离)的机会。但是大孔代在前往谈判会场的时候却遭到西班牙步兵的火绳枪射击,这一偶发的失控行为使双方又开始交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孔代大胆决定:派几个骑兵连实施突击,以巩固右翼取得的战果,派骑兵主力从后方攻击敌人。同时,得到退下来的步兵(将近8个营)补充的法军预备队成功地对敌步兵实施了反冲击。由于夜幕的降临,法军遂以火炮不断轰击西班牙军的方阵,把他们的阵形击溃打烂。
最终,在法军步骑兵的重重包围下,这支精锐的西班牙主力军团被全歼,德梅洛主帅阵亡。而且,德梅洛为大孔代准备的陷阱最终害了西班牙军队:因为这像牢笼一样的地形,战败的西班牙军团无处可退,除了逃散的骑兵,被围的方阵步兵几乎被红了眼睛的法军屠杀。大孔代立即下令制止,遂使西班牙军队的官兵纷纷扑倒在他的膝下,寻求庇护,以免死于胜利的法国士兵的狂怒之下。
法军击溃了西军,解了罗克鲁瓦城之围。西军死8000人,被俘6000人,损失火炮24门;法军死2000人,伤近6000人。此次压倒性的胜利之后,大孔代作为法国名将的声誉鹊起,立刻就成了宫廷的战争明星。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大孔代面对的是长期称霸欧洲的西班牙陆军,而且他的对手都是有经验的将领,而他只是个23岁的青年指挥官。在这次战斗当中,虽然说西班牙人失败了但是因为是附庸国部队率先出现失败,最后才是西班牙直辖的军队的失败所以并不能够称为战术体系的失败,本质性上当时不论是西班牙人的大方阵还是荷兰人的方阵都是从西班牙方阵里面派生出来的,用长枪方阵对抗骑兵冲击的体系。不论如何,作为欧洲第一人口大国,在经历了百年战争以及西班牙人富裕压制之后,法国人用长时间的尝试得到了一个不亚于西班牙人的战术体系而在双方战术思想上拉近之后,人口和财富就成为了胜利的关键——于是,法国人崛起了。
在战斗当中西班牙方阵体现出了相当强大的稳定性以及战斗力,但是在机动性上略显不足,于是在中路骑兵冲击的时候没能够成功跟进,而法国人在大孔代的带领下的进攻相当凶猛仍然未能快速攻破西班牙人的方阵也体现出了他们战斗力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