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4 09:05
罗尗子(1913—1968),亦作罗叔子,名弢叔,别署范球、崇艺,室名无华盦。民国二年癸丑十二月十三日生。湖南新化,著名美术史论家、篆刻家、书画家。1948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擅长篆刻、书画、美术理论,同时兼擅书法。曾师从马万里、潘天寿学艺,深受前二者以及徐悲鸿、黄牧甫影响。其篆刻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被张友宪、朱光耀教授等后人称之为“罗氏印风”。
罗尗子出身书香门第,祖父罗定彩夫妇勤俭持家,慢慢有所积蓄,成为当时地方上比较富裕的家庭。正所谓:“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罗定彩老先生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培养,男子才艺双馨,女子温文贤惠。罗尗子父亲罗醉白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现湖南大学,时李达等人也从这里毕业外出日本留学),后留学日本。从日本归国后,受先进民主思潮影响,响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的呼声,罗醉白在村里创办了石冲口完全小学(现石冲口镇中心学校)并担任校长兼任教师。罗尗子伯父罗夷白受湖南省布政司委派留学海外,专攻财政,学有所成归国后,积极回报家乡,担任新化县财政局长多年。两位堂兄也是青年才俊,罗夷白长子罗特夫年少时便考取黄埔军校,为第19期学员,罗夷白次子罗卓夫参加工农红军,表现突出,解放后曾任北京医科大学总务长。从罗尗子的家庭背景可以看出,其家中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对国家以及社会责任的感的教育,这无疑对罗尗子的一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罗尗子,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篆刻家、书画家,其中篆刻才能最为突出。
1919年,时年七岁的罗尗子随父亲在石冲口高小读书,六年后顺利毕业并考入新化一中。从新化一中毕业后曾在石冲口高小任教八年,时罗尗子父亲年事渐高,想将学校交给尗子管理,但罗尗子志向很高,毅然决然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放弃其父安排的校长职务,加入到革命行列。然而,革命年代,风云变幻,身为地下党员的罗尗子受到打击,被捕入狱。情况危机,其父亲、伯父得知消息后,找到时任省参议员的曾凤光(湖南新化维山乡人),曾凤光对罗尗子的才能早有耳闻,受曾凤光青睐,特亲笔写下书信,送达新化,尗子得以释放,随后按曾凤光的安排与其见面,曾凤光深感时代所迫,交代罗尗子出走永不回乡,以免伦难。这样,罗尗子才得以死里逃生。按照曾凤光的交代,罗尗子走水路从邵阳出走,只身前往广西桂林。从此,尗子开始了一生的漂泊。
不知何故,罗尗子辗转到重庆,在此期间,曾在古董文物商店做小职员,生活十分艰难,以至于万念俱灰,想一死了之,最后吞服黄藤自杀,吉人自有天相,后被救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罗尗子随后(194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马万里等人创办的广西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在校期间,深受马万里的赏识,尗子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勤于学习篆刻、书画,取得了骄人的进步。1944年日军南下,造成举世闻名的“湘桂大逃亡”,罗尗子也在其中,随后又回到重庆。1945年,罗尗子以首名佳绩考取时设盘溪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当时考题为黄杏枝头春意闹)。1946年随校前往杭州,并拜郑午昌(浙江嵊县人)为师学习山水画。1948年,罗尗子以优异成绩从时设杭州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同年,与同窗好友前往大连担任大连旅大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1949年,离家漂泊近十年的罗尗子与肖前榆女士完婚,后育有一男一女两孩子。受当时时局影响,罗尗子带着一家人来到苏州,在苏州铁路中学任语文教师并兼任教务主任多年。1952年10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于无锡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5年,罗尗子被聘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主讲“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1958年至1959年,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先后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1959年,罗尗子被聘为南京艺术学院讲师。1955年到1959年四年任教时间,罗尗子先后在《人民美术》、《中国画》、《江海文学》、《文物参考资料》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约四十余篇,大多为文字一万字以上的专题论文。由此,尗子先生的创作力可见一斑。
1961年,罗尗子跟随陈之佛(浙江余姚人)进京编写《中国工艺美术史》,1962年1月15日陈之佛因病逝世,此书主要由罗尗子在原先基础上完成。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时局大变。1964年,罗尗子与众多教师被安排到海安搞“社教”。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罗尗子等文人志士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牵连,而对尗子的指控是其光着身子在家中吃西瓜,随后便被捕进入“牛棚”中进行改造,在“牛棚”中,罗尗子坚持篆刻等工作的进行,其最后的作品、刻刀以及印蜕全部交给了好友张道一(东南大学教授)。对祖国前途担忧、对民族命运担忧的尗子,无法忍受这巨大的痛苦,于1968年自缢于古林公园的一片小树林里,结束了他孤寂苦闷的一生。
罗尗子在年少时便显示出篆刻方面的特长,罗尗子年少时,曾为老家的曾祖母以及一位同乡老者篆刻碑文,这两块墓碑现今仍立罗家祖坟上,其上字迹清洗可辨,其字“上称下载”,疏密均匀,颇似唐˙《褚遂良孟法师碑》中的手法。
建国后,罗尗子为西泠印社理事及江苏省书法印章会理事,其篆刻更是声誉日盛。他所著论文《印章起源及其演变》(1961年《江海学刊》)、《试论“西泠四家”的篆刻艺术》(《西泠艺丛》第二期)显示出过硬的学术水准,深受同行们的肯定,罗尗子留下的印章并不多,由黄惇、晏西征主编的《无华盦印存》为我们仅见的作品集。
罗尗子1968年于金陵黄瓜园溘然辞世时年仅55岁,故而在不少研究者看来,因其早逝,他应该并没有形成独立鲜明的个人风格。如南京已故印人秦士蔚在看了罗尗子的遗作后云:“偶从王道云同志处假阅罗尗子先生遗作——印章小册,觉伊虽涉法黟山而未尝扬泥,其中自由独创之处,调高在此。惜短命死矣,否则将末造就又何可限量哉。”秦士蔚认为,罗尗子篆刻虽然有独创之处,但却是“涉法黟山而未尝扬泥”,此种说法可谓很有代表性。罗尗子在篆刻方面曾从师马万里、潘天寿等名家,黄牧甫的风格也对其产生过一定影响,但罗尗子在篆刻方面还是有自己的风格所在。
黄惇教授云:“历来标志一名印家成熟风格的作品往往也就十数方,而罗尗子至六十年代前半期的作品已有十多方令人拍案叫绝(《六十年代》、《石头夏》、《江山如此多娇》、《换了人间》、《陶冶》、《一百工也》、《左手书画》、《缶庐继起迈先行》、《西州老民》等)”这显然足以说明他已形成了自己个人的成熟风格。
江苏大学朱光耀教授认为:尽管罗尗子令人惋惜地过早的离世,但说其尚没有形成自己的印风也不尽然,尤其是将其置于黄牧甫的烛光阴影中,此对长眠中的罗尗子也是不公正的,受建国后那段特殊年代的局限,罗尗子的印风显然还不具备成为一个派别的追随群体和影响力,故而我们不妨将其名为“罗氏印风”。
朱光耀教授认为:“罗尗子在绘画上的才艺是多方面的,花鸟、山水以及指画均擅,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然惜其早逝,未能字绘画上走得更远。”
一般认为写意花鸟对用笔的质量和表现力有着更高要求,而精于篆刻者往往又深谙此道。虽然罗尗子有着多元师法途径(马万里、潘天寿、陈之佛、徐悲鸿等),但其始终坚持自己个人的风格取向——金石味较淡,卷轴气息浓厚。
罗尗子的外甥晏西征藏有一副罗尗子所绘的《松鹫图》,一株老松由左向右上延伸,图上伫立着一只老鹫,约占去半个画面,鹫的头部以浓墨写出,造型简练准确,显示出作者对此类题材在技法上的驾轻就熟,而鹰脖子以下的部位则以含水量极大的淡墨泼染而出。在此类作品上,朱光耀教授认为:“在笔墨上潘天寿以拙见长,罗尗子则贵在轻巧。在气息上,潘天寿以霸悍的气魄独领风骚,罗尗子则以风姿意趣胜人一筹。”
罗尗子青年时在家乡时也创作了部分作品,罗家人一直将这些作品保存到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罗家人缺乏对罗尗子先生的了解,以及受对画作欣赏水平的局限,罗家人在九十年代初期将其早期作品化为灰烬,其中有巨幅《孔雀开屏图》也未能幸免,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罗尗子的代表画作有《江山无尽》、《松鹫图》、《鹫图》、《鹰》、《双栖图》、《腊嘴葡萄》、《兔》、《荷》、《双鸡图》、《花鸟》、《雨过》(指画)、《太湖渔舟》等。
罗尗子美术理论主要撰写时间为1955年至1963年的八年。八年间完成的相关著作有:
《北朝石窟艺术》(上海出版公司,1956年版);
《北魏石窟浮雕拓片选》(与余希宁合编,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
《顾恺之研究资料》(与俞剑华、温肇桐合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刘汝醴合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版);
《中国院画录》(不详);
《中国院体画》(不详);
《中国工艺美术史简编》(与陈之佛合编,1963年文化部通过采用);
《中国纹样史》(不详);
论文方面,据林树中先生统计约有五十篇,均为一万字以上的专题论文,比较重要的有:
《北宋画院与郭熙》(《中国画》1958年创刊号);
《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江海学刊》1961年第5期,后被香港《大公报》转载);
《印章起源及其演变》(《江海学刊》1961年第7期);
《中国人物画表现方法的演变》(《江海学刊》1962年第8期);
《中国人物画的理论依据》(《江海学刊》1963年);
《试论“西泠四家”的篆刻艺术》(《西泠艺丛》第2期);
其他的则有:
《洞庭东山紫金庵古塑罗汉考察记》(《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9期);
《杭州五代宋元石刻造像复勘的一点意见》(《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
《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
《“学而不思则罔”》(《美术》1959年第9期);
南京印人孙洵先生这样评价罗尗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金陵颇有建树而饮誉全国者首推丁二仲,五十年代之佼佼者是罗尗子。”罗尗子治印才能可从其篆刻的《张道一》一印中窥得一二,“一”字难刻,众所周知,可罗尗子先生在处理时,将“道”字的走之底有意向下拖了一个尾巴,与“一”字相照应,运筹巧妙,令人不禁为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