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31 10:42
罗敷河,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也称罗夫河,古称敷水,因出于秦岭大敷峪得名。罗敷河上游有多条源头,一般称菜子坪沟为正源,按长度林家沟应为正源,以林家沟为源,罗敷河发源于秦岭林家沟,流经罗敷镇(敷水镇)、桃下镇桥营村,北流汇入渭河,全长45.6公里,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
罗敷河上源,有两种说法:
华阴县水利志谓:发源于秦岭林家沟,上源由北沟、林家沟和菜子坪沟3个支沟组成。其中林家沟最长,约3.5公里,发源于水龙关,按长度林家沟应为罗敷河正源(一般称菜子坪沟为正源),其下至港子有11条大小支流汇入。其中金岩沟水源最长。出山后,罗敷河左右有柳峪涧和竹峪涧汇入。
华阴县地理志谓:罗敷河有东、西两源,最长的东源发源于华阴县华阳乡的后沟,西源发源于华县境内,二源在华阴县华阳乡八里桥附近汇合,在华阳乡草滩附近进入华县港子街段,后于桃下镇的牛圈芋进入华阴县,流经罗敷镇(敷水镇、夫水镇)、桃下镇桥营村,北流至北洛村、北严村之间汇入渭河。
全长49.6公里(山区段长30.5公里,其中华阴境内长45.6公里),流域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华阴境内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山区116.25平方公里,平原集水面积73.75平方公里),(一说全长45.6公里,流域面积190平方公里。其中源流至港子街93平方公里,港子街至峪口3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4.28‰,山区比降6.16‰,是华阴县境内最大的渭河支流。
罗敷河的补给以雨水为主,占径流量的70—90%。主要源于南部山区。这一地区河谷深切呈“V”型,坡陡流急,纵剖面比降大,平均在5—10%。中游洪积扇段各河平时下渗成地下径流,仅在山区降水后的洪峰期方形成洪流。下游段比降较小,泥沙沉积使各河在排水干沟一带的“夹槽”地段形成地上河。
南部山区的平均径流深度在50—350毫米,山区水量占各河总水量的92.4%。受气候的影响,各河径流量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据罗敷堡水文站的罗敷河资料,径流量最大的4个月(7月至10月)占全年总量的58.3%,枯水期的4个月(11月至3月)仅占全年总量的8.54%。年际变化中的极大年是极小年的4倍以上,一般表现为连续枯水年两年,连续丰水年2年至4年,以10年至13年为一周期。由于河短坡陡,特别是在南部山区出现较大降水时,洪水一般在二三小时即可汇入渭河,降水结束后的一二天基本接近正常水位。
罗敷河山区段落差大,径流集中,水力资源丰富,全县理论水力蕴藏量为24968千瓦,其中罗敷河13276千瓦,可开发4040千瓦。
据罗敷河上的罗敷堡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3942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速1.25立方米/秒,实测最大年流速2.46立方米/秒(1958年),实测最小年流速0.6立方米/秒(1979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速243立方米/秒(1957年7月17日)。调查最大洪峰流速560立方米/秒(1901年)(此数为铁道部铁路设计院调查,陕西省水文站关东分站调查为554立方米/秒)。
罗敷河源远流长,支流密布,长度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柳峪河(8.8公里),竹峪河(全长9.6公里)等,由于流量丰富,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现已建成川街1号、川街2号、瓮岔、付家、草滩5座小型水电站。
罗敷桥,又称“敷水桥”,唐代所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华阴县贡生任大用主持募捐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部分桥孔被水冲毁,县令刘瑞麟捐款修复。1958年县人民政府又拨款加固。桥13孔,宽7米、长70米。造型美观,结构严紧,是20世纪90年代前关中东部唯一的大型石拱桥梁。
罗敷河上陡下缓,夹槽区悬河沙堤。夏秋季遇到山洪暴发,常常淹没田舍造成灾害。1949年秋,山洪暴发,渭河上涨,全县冲毁淹没耕地20万亩,夹槽地区一片汪洋。1951年10月,华阴县在罗敷河入渭处的王家庄附近修建防洪闸1座。1952年9月至10月,华阴县又对罗敷河中游进行了治理。加宽石桥以南至五里村路,长约2800米,移动土方154785立方米,投工61498个工日。治理后河底宽19米,堤高6米,顶宽4米,可使该地段承受160立方米/秒洪水威胁。1953年人民政府拨“以工代赈”款3亿元(旧币),用于治河排水工程。4月2日开工,5月17日结束,完成了罗敷河田丁家湾至龙王庙长约2322米的裁弯培堤及疏浚工程。修筑土方6822214立方米,投工39742个工日。疏浚罗左、罗右、柳东、柳西排水渠约19138米,新开挖排水渠4403米,移动土方10059立方米,投工19028个工日。新修南洛和罗东引洪渠8700米(南洛引洪渠土方66254.5立方米),基本解除了63395亩耕地内涝积水之忧。
1982年,秦岭发电厂投资万元对罗敷河进行全面清淤。1984年8月30日至12月20日,本县对罗敷河老西潼公路桥南东堤830米进行了复堤加固,投工9278个,投资62892元。可抵御10年一遇的洪水威胁。
罗敷河应急分洪区,建设于2011年11月24日~2012年8月10日,西起罗敷河东堤,东至柳叶河西堤,南以二华排水干沟为界,水域面积2 722亩,库容373万m3。2012年8月19日开闸蓄水,工程开始试运行。是在华阴夹槽区低洼地带建设的蓄滞洪区,可以截留罗敷河支流的超标洪水,提高罗敷河堤防的防洪标准,储备一定的地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罗敷渠,华阴县最早的自流引水灌溉工程。开发利用于唐代。据《陕西通志》(清雍正本)载:敷水渠在华阴县西30里,敷水源出敷谷,历年洪水泛滥,唐开元二年(717)刺史姜师度凿敷水渠,渲泻洪水。开元五年(717)刺史樊忱继续凿修,使敷水渠洪水流入渭槽。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华阴知县韩应奎凿修敷水灌田水渠。敷水分两渠,东渠灌溉兴乐堡田350亩,西渠灌溉太和堡(敷水南城子)田300亩。后又修黄种渠(黄甫渠),民获其利。
1949年灌溉面积2100亩。1954年3月,华阴县动工修建罗敷河滚水坝,1954年底竣工。工程投资3.3万元。配套设施有进水闸3座(东干渠2座,西干渠1座),此工程于1955年4月动工,1955年底完成。同时还修复改善了罗敷渠东、西干渠工程。可灌溉面积4000亩。1957年7月17日,罗敷河滚水坝被洪水冲垮,9月修复滚水坝,10月竣工。国家投资2700元,群众自筹资金2500元。1966年3月,再次修复改善罗敷渠,9月竣工。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由受益区的敷水、兴建、五方公社组织投工,国家负责供给水泥、白灰等材料。此次修复后,罗敷渠灌溉面积达7000亩。1977年,因秦电二期工程施工,罗敷渠西干渠柳峪河到葱峪河2230米渠道改道。秦电二期工程指挥部投资24万元。1977年元月动工,8月底结束。1989年11月,罗敷河西干渠延伸,国家投资20万元。西干渠延伸长度2670米,属“U”型混凝土结构,1990年5月22日竣工。台头、桃园、方山、姚田、沙道、白坡等村庄的3000亩旱作农田得以灌溉。西干渠延伸后,罗敷渠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1974年3月,渭南地区水利局确定罗敷灌区为万亩灌溉区。设施面积1.2万亩,有效面积10025亩,旱涝保收面积4500亩。1982年5月,华阴县人民政府批准罗敷站为全民事业性质单位。罗敷渠除农田灌溉之外,兼有人饮、水能利用和工业供水等综合效能。
唐白居易《过敷水》诗曰:“野店东头花落处,一条流水号罗敷。芳草艳骨知何处?春草茫茫墓已无。”可见早在唐代人们就把敷水同古诗《陌上桑》中之“秦氏有女名罗敷”牵扯在一起。今称敷水为“夫水”,称罗敷河为“罗夫河”,称大敷峪为“大夫峪”。虽然是用字上的谬误,但已约定俗成。
罗敷河上游位于华阴县华阳乡秦岭山脉北支的东段华山山脉,面积约3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海拔430—2483.6米之间,绝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南部分水岭一带超过2000米。南高北低,群山拔地而起,雄伟险峻,主脊线呈东西向延伸于华阴县和洛南县交界处,主要山峰自西向东有金岩沟(2483.6米),老爷岭(2250米)、赛华山(2200米)、王道岭(2338米)。另外,五方乡和华阳乡交界处的最高峰海拔达2279.1米,西岳华山位于南部山地中部,四面绝壁,以险闻名天下。区内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V”型沟谷发育,呈南北向延伸,与山脊线相垂直,罗敷河上游即在境内大敷峪,山高谷深,相对高度500—1000米。
大敷峪,在华山西30里,又称敷谷。今华(阴)、金(堆)公路穿峪而过,至秦岭顶峪60多里。岭南则为洛南县境。入峪3里有百索潭,20里有挝鼓潭,潭旁石壁有一处石纹很像龙,有道有尾,形象生动。峪中的金岩沟森林茂密,遮天蔽日,为华阴市唯一原始林区。其中的天门峰海拔2483.6米,是华阴境内最高点。大敷峪涧水北出入渭,古时称敷水,今叫罗敷河。大敷峪因敷水从谷中流出得名。
罗敷河中下游依次为山前洪积扇、渭河阶地、河漫滩。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平坦。河口位于河漫滩地带,地表物质由全新世粘质沙土及沙组成,西高东低,地势平坦,高出渭河面约1—7米,洪水期常被淹没。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后,由于渭河回水和黄河洪水期倒流,河床淤积,滩地逐渐升高。
中游地区属渭河二级阶地,由于自然条件较好,地势较低,井灌为主,农田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一年多熟,劳多地少,装备较好,是全县农业稳产高产中心区。
渭河滩区,1960年移民迁出后称作三门峡库区(当时按淹没区对待),后因三门峡水库建设方案改变,先后有地区农垦局华阴农场和几个驻军农场复垦。至1986年,利用土地达18.77万亩。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移民返迁4万人,划给土地10万亩。至1990年已返迁2.8万人,经营耕地8万多亩。由于1960年与1961年曾两次拦洪,大面积耕地沙化,很少林木生长,生态条件不佳。
横阵遗址,位于县城西16公里的敷水镇横上堡东边。南至秦岭发电厂,北接老西潼公路,沿大华公路西均为遗址面积。据1955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58年至1959年,三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经过详细复查证明,该遗址的文化性质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二者并有叠压关系。前后共开探坑21个,探沟7条,从地层堆积剖面看,第二层以上出土有汉代罐、盆、筒瓦、板瓦等陶器;第三层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盆、罐、豆、釜等陶器;第四层出土有龙山文化晚期的鬲、碗、壶、盆、单耳罐、双耳罐、器物盖等;还有龙山文化早期的罐、鼎、盆、杯等陶器;第五层出土有仰韶文化遗物罐、钵、盆、杯、瓮、碗,以及红底素面上有黑色彩纹圆点几何纹的陶罐、尖底瓶等物。共发掘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280件,龙山文化晚期陶器783件。在出土陶器总量中属仰韶时期的彩陶占30.7%。可分为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和装饰用品三类。此外,还发掘出大量的骨器、蚌器和石器。遗址的龙山文化明显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时期。早期的双刃石刀在出土石器中较为罕见,它反映出龙山文化的石器制作技术的提高,表明生产力水平比仰韶文化有了发展。骨器、蚌器的出土也说明当时骨器、蚌器已被普遍使用。这里的出土文物多属龙山文化早期,与庙底沟二期文化近似,应属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范畴。
告平城遗址,位于县城西15公里的敷水镇西南2公里、秦岭电厂东北240米,新西潼公路北约150米处的平坦耕地上,西距大华公路100米。据清《华阴县志》记载:“敷水南山石山之敷谷有告平城。相传武王伐纣告太平于此。”据《魏书·地理志》载,称为高平城。1988年9月文物普查发现告平城遗址范围:现有城墙残迹,东西约45米,南北380米,呈南北走向,残墙高约2—4米,夯土层厚约8—12厘米,平夯内夹杂有鹅卵石,为周代古城遗址。
太白庙,位于县城西敷南村。据清《华阴县志》载:清顺治初年,南山有寇,山寇夜袭太和堡时,很远望见城上站着一位身着白衣的银须老者守城,城内戒备森严,战鼓声四起,山寇吃惊,遂即逃遁。以后有从山寇中逃回的人讲起此事,人们以太白神仙保佑村堡安宁免遭灾祸,即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修建太白庙。庙址约10亩,为群体建筑,座北向南。解放前曾驻过军队,新中国建立后改设为敷水粮站。太白庙大殿面阔3间,进深3间,东西18米,南北10.8米,面积124.8平方米。为五架梁用三柱,屋顶式样为歇山顶,夹布板瓦有砖,山墙有琉璃浮雕双麒麟。该庙西厢房墙上嵌有“雪映宫”碑石一通,字迹漫患不清。1989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