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10:21
胜利中学地处大别山南麓,巴河上源,国家森林公园——薄刀峰森林脚下。它北临安徽省金寨县,西接麻城,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是罗田县教育的“北大门”。
三十年巨变
三十年前的胜利中学,是一个年青的育人单位,他诞生在泗洲山下的一个破祠堂里,起初只有三、四个教师,开三个班,来几十个学生,师生们同甘共苦。几经周折,在困难中发展壮大,后成立了胜利县,县委县政府为了发展教育才将胜利街上,命名为胜利第一中学,53年胜利县撤并后,又将胜利第一中学搬迁到原县政府(即现在的地方),并更名为罗田县第二中学,直到今天办公木楼(当年只有此房是二层)还是当年县政府的办公楼,当时是十四个教学班,四楼教室、在校学生七百多人,四十个教职工,师生们全部住在一个四合院内,面积只有2200平方米,教学设施非常简陋。(见图)
历经3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普通高中和初级中学于一体的大型完全中学。在校教职工200多人,学生近3600多人,60个教学班,校园面积180余亩,实验基地23亩,拥有高标准教学楼、舒适的学生公寓,现代化装备的科技楼和教师生活区。学校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大型计算机室、语音室、网络教室和高规格的理、化、生实验室,还有大型的成果展示厅;并拥有藏书38万余册的图书馆。我校师资队伍雄厚,其中研究生7人,本科学历120人,中高级专任教师87人,他们是我校的骨干。
教育质量是学校第一生命线
(一)学校50多年来培养了4万多合格初、高中毕业生,其中佼佼者有学术明星有杂交水稻“亚父”之称,黄冈市目前唯一健在的朱英国院士(61年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冯新华教授(79年毕业生,美国德州医学研究中心工作)、雷景新博士(83年毕业生,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有政坛新星金学锋(80年毕业,全国政协秘书局局长)、文盛堂(78年毕业,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肖菊华(84年毕业,团省委书记);有传媒新秀方立新(84年毕业,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闫思甜(79年毕业),《湖北日报》新闻网络主任)。
(二)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02—05年连续四年荣获罗田县“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高考先进单位”称号。特别是05、06年我校高考成绩连创佳绩:普高考生一本(重点大学)、二本上线率均名列全县普高前矛,总上线率87%;大批学生虽然进校基础差,进步非常显著,均考上理想大学。其中06届我校胡蓉同学以571分获全县普高文科第一的好成绩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2008届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本2人、二本13人、三本58人,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县教育局所规定的指标,一、二、三本的完成率分别为200%,163%,145%。县教育局在全县高考工作总结会上,对我校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胜利中学在六所普高中荣获罗田县高中教学质量奖,胜利中学文综组荣获优秀备课组(在全县八所高中占第二名)。(见图片库)
管理到位
(一)校园环境
学校环境和谐幽雅,教学设施完善,配备了藏书丰富的图书室,配制高档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和远程教学网络。生活条件优越,建有全电脑管理的学生食堂,生活方便、经济、实惠;建有先进的篮球运动场等体育设施,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建有功能齐全的学生公寓,住宿舒适。
为了让教师安心教学、学生静心读书。学校对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是以改善教师住房为突破口,加大基础建设。我校校园面积狭小,教职工多,加之资金缺乏,教师住房是一个头痛的问题。99年学校自筹大部分资金,向教师借一部分资金和胜利小学合作在胜利车站建了8个单元的教师住宅楼。2000年又自筹资金和向教师借资在学校操场边靠公路处兴建了12个门店、24单元商住综合楼。2003年开发土地让教师自己建起了住宅楼。又在教育局立项扶持下正建起一栋5000多平米的集办公、商业及住宅综合楼。这栋楼建成后,我校的办公用房、教师住房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二是美化校园,净化环境,以“安心、静心、舒心”为标尺,大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努力创建以人为本的后勤管理新理念。
(二)后勤管理
近几年来胜利中学后勤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大局,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极积完善后勤保障工作,力求把各项措施做到实处,并树立科学
发展人性化管理。工作内容细化到对财务、基建、水电、绿化、教师伙食。按照 “后勤保障有力,各司其职,尽责尽力,整体安排,开源节流”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完善各种机制,达到了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安心的满意效果。
(1)强化后勤人员大局意识。
胜利中学后勤人员多,觉悟高,大局意识强,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加强服务思想意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后勤各部门做到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扎实开展各自岗位工作,乐于奉献。一是加强学习。后勤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全体后勤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总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一样,是学校的两大支柱之一,具有鲜明的服务保障性、经济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特征,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通过交流、谈心、写心得体会。后勤人员一致认为:有了教学工作,总务后勤工作才有了服务对象,没有总务后勤工作,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两者的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通过一系列强化认识的措施,全体后勤人员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虽然不是站在教学一线,但所做的一切细琐、繁杂的工作都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体同志树立了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甘为后勤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2)规范后勤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对于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职工对总务处负责,总务处对学校负责,责任明确,职责分明,奖优罚懒,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是强化监督。这种保障作用还得依赖于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更依赖于监督,为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所有的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达到优质服务,学校成立了社会、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组织,还不定期组织县、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后勤工作的督办和检查。我校教职工近二百人,为了增强凝聚力,由校后勤处牵头,于2000年组建了“职工协会”。该协会具体负责教职工婚礼安排、教职工直系亲属故亡慰问及教职工大病探视工作,也负责对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学生进行慰问,并组织捐款活动,也组织了对灾区和贫困地区的捐款或捐物活动,特别在四川5.12大地震中,更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作用。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校园文明。协会的资金由学校支援部分,每位教职工力所能及的拿出一部分,每一笔钱或物总务处都做如实的登记,并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真正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才,充分体现了后勤的特殊作用,和不可替代功能,说明了后勤在师生生活中的位置和育人环境中的成份,胜利中学后勤与教学工作齐头并进,正让校园沐浴在和谐阳光下永远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