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

更新时间:2024-10-09 08:45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西医药物,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其体外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类似,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化学式:C41H76N2O15

分子量:837.047

CAS号:80214-83-1

理化性质

密度:1.25g/cm3

熔点:115- 120ºC

沸点:864.7ºC

闪点:476.7ºC

折射率:1.535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或丙酮,较易溶于甲醇或乙醚,几不溶于水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1

氢键供体数量:5

氢键受体数量:17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3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17

重原子数量:58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3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8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1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用途

本品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药典信息

来源

本品为9-[O-[(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肟]红霉素,按无水与无溶剂物计算,含罗红霉素(C41H26N2O15)不得少于 94.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引湿性。

本品在乙醇或丙酮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乙腈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82°至-87°。

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86图)一致。如不一致时,取本品1g,置10mL具塞试管中,加80%丙酮溶液2mL,加热振摇使溶解,自然或冰浴降温结晶,如结晶为糊状或絮状,重新加热溶解后再结晶,抽滤,取残渣置60℃下减压干燥后测定。

检查

碱度

取本品0.1g,加水150mL,振摇制成每1mL中约含0.7mg的混悬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8.0~10.0。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

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取罗红霉素对照品和红霉素标准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1mg的混合 溶液。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67mol/L磷酸二氢按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体积为2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罗红霉素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4分钟,其与红霉素峰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0,罗红霉素峰与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95处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0,与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2处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0。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4倍。

限度: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除N,N-二甲基甲酰胺峰(用流动相制成0.001%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同法测定,按保留时间定位)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4倍(4.0%),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1倍的峰忽略不计。

残留溶剂

甲醇、丙酮、三乙胺与二氯甲烷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二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二甲基亚砜5mL使溶解,密封。

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甲醇、丙酮、 三乙胺和二氯甲烷各适量,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甲醇0.12mg、丙酮0.20mg、三乙胺0.013mg和二氯甲烷0.024m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顶空瓶中,密封。

色谱条件: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4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30°C速率升至200℃,维持15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C,进样口温度为230°C,顶空瓶平衡温度为105°C,平衡时间为30分钟。

系统适用性要求: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各成分峰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限度: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三乙胺的残留量不得过0.032%,甲醇、丙酮、二氯甲烷的残留量均应符合规定。

N,N-二甲基甲酰胺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三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取N,N-二甲基甲酰胺适量,精密称定,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N,N-二甲基甲酰胺45µg的溶液。

色谱条件:以6%氧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似)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12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30°C的速率升至200°C,维持5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C,进样口温度为230°C,进样体积1.0μL。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N,N-二甲基甲酰胺的残留量应符合规定。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3.0%。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4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罗红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类别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制剂

1、罗红霉素干混悬剂。

2、罗红霉素片。

3、罗红霉素分散片。

4、罗红霉素胶囊。

5、罗红霉素颗粒。

药品简介

药理作用

罗红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半合成的14元大环内酯类药。其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主要是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移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其特点是能较快进入巨噬细胞、肺细胞、肺泡、多形核白细胞内。罗红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其体外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罗红霉素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比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比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罗红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链球菌(包括A、B、C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但G型和肠球菌除外)、棒状杆菌、李斯特菌、卡他摩拉菌(卡他球菌)、军团菌等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对口腔拟杆菌、产黑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以及脑炎弓形体、衣原体、支原体、溶脲脲原体、梅毒螺旋体等也具有一定作用;对螺旋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作用较弱。罗红霉素能抑制大部分革兰阳性菌,对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流感杆菌、肺炎支原体及军团菌等的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对沙眼衣原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效,对梅毒螺旋体有效。

药代动力学

罗红霉素耐酸而不受胃酸破坏,从胃肠道吸收好,血药浓度高(罗红霉素峰值血药浓度为所有大环内酯类药中最高者)。口服单剂量150mg,2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6.6~7.9μg/mL。药物吸收后在组织和体液中分布比红霉素高。在扁桃体、鼻窦、中耳、肺、痰、前列腺及其他泌尿生殖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可达有效治疗水平。但在母乳中含量很低。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及血药峰值浓度与剂量成正比。罗红霉素蛋白结合率在血药浓度2.5mg/L时为96%,清除半衰期为8.4~15.5h,远比红霉素长。药物主要随粪便以原形药物排泄,也有部分以脱糖代谢物排泄。另有约7.4%经尿液排出。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延长,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增大。严重肝硬化患者,半衰期可延长两倍。罗红霉素吸收速率不受年龄的影响,一般不良反应少,毒性低。

适应症

1、适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

2、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适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非特异性尿道炎(宫颈炎)。

4、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禁忌症

对罗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患者对一种大环内酯类药过敏时,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也可能过敏。

2、慎用:(1)肝功能不全者;(2)孕妇、哺乳期妇女。

3、长期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罗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较低(总发生率约为4%)。

1、较为多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

2、偶见轻微的皮疹、荨麻疹、瘙痒、药物热等过敏反应。

3、少数患者用药后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4、少数患者用药后偶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用法用量

1、成人:

(1)一般感染的治疗:每次150mg,每天2次;或每次300mg,每天1次。

(2)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肾功能轻度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每次150mg,每天1次)。

(3)肝功能不全时剂量:严重肝硬化者的半衰期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150mg每天1次给药。

(4)老年人剂量:不需调整剂量。

2、儿童:每次2.5~5mg/kg,每天2次。

药物相互作用

1、罗红霉素与磺胺甲基异噁甲基异噁唑联用(1∶19),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抑制作用可提高2~4倍,耐药性的发作率可从47.2%下降至10.0%。

2、罗红霉素与质子泵抑制剂(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联用时,不会改变两者的系统生物利用度,但可使罗红霉素在胃中的局部浓度升高,这种效应可能有助于罗红霉素和质子泵抑制剂联用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3、罗红霉素与华法林同用时,罗红霉素可能会抑制华法林的代谢,升高华法林血药浓度,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4、罗红霉素与苯二氮卓药(如阿普唑仑、地西泮、咪达唑仑、三唑仑)合用,可抑制负责苯并二氮卓代谢的肝酶,通过减少清除率,延长半衰期和增加分布容积导致苯并二氮卓药血药浓度升高。

5、罗红霉素与匹莫齐特同用,可能抑制匹莫齐特的代谢,导致后者的血药浓度水平增高,引起某些心血管不良反应,如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和猝死。

6、罗红霉素与地高辛同用,可清除肠道中能灭活地高辛的菌群,导致体内地高辛降解减少,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7、罗红霉素与丙吡胺同用,可能导致丙吡胺血药浓度水平升高。

8、罗红霉素与阿司咪唑同用,可能导致阿司咪唑血药浓度水平升高。

9、罗红霉素与环孢素同用,罗红霉素可能促进环孢素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使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

10、罗红霉素与麦角胺衍生物合用可致急性麦角中毒(如末梢血管痉挛)。

11、罗红霉素与避孕药同服,对口服避孕药的效用没有影响。

12、罗红霉素对卡马西平、雷尼替丁基本无影响。

13、罗红霉素对茶碱的药动学影响与红霉素相似,但较轻,可使茶碱半衰期延长8%,消除降低16%,和茶碱合用时,不需减少茶碱的剂量,但应监测其药物浓度。

14、与红霉素不同,罗红霉素对卡马西平的药动学参数没有影响,可以同时使用。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是有害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